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海湾海岸线特性与河口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宏观上的渤海湾海岸带地质、地貌、潮汐特性 ,以及微观上的各河口的水文特征、泥沙性质、运移和淤积规律等几方面论述渤海湾的演变 ,对河口治理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渤海湾的中心位置,针对渤海湾海洋灾害的特点特别是风暴潮对滨海新区产生的灾害损失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潮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对策,以提高整体防潮水平、保障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1前言滨州沿海位于渤海湾的西南岸末端,是风暴潮的多发区和严重区。根据埕口站51年实测潮位资料,对滨州沿海潮汐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今后黄河三角洲沿海风暴潮预报和防治潮害有所裨益。2风暴潮灾害概述滨州沿海位于渤海湾西南岸,其灾害多发生在盛夏台风活动季节和春秋过渡季节。在春秋季,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地方,冬季频繁受冷空气和寒潮大风袭击。据统计,1954~2004年,滨州埕口站共出现50cm以上的风暴潮增水3351d,平均每年66d;出现100cm以上的温带风暴潮增水453d,平均每年8.9d。埕口1~12月均出现4.69m以上高潮…  相似文献   

4.
以渤海湾西岸这一典型淤泥质海岸为背景,从研究古气候环境出发,利用相关考古资料和前人的成果,重建渤海湾西岸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得到渤海湾的气候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孢粉化石资料,初步恢复渤海湾地区4个特征位置的古气候、古环境.针对渤海海域水环境,建立距今2500~2000年前、距今1000年前和公元2004年的渤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流场变化构建出从古至今海岸变迁演变过程(冲淤演变).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与海岸变迁的关系,探索古气候环境影响下的海岸变迁的内因和外延,综合古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等影响因素,总结得出渤海湾海岸古气候环境(温度、降水、潮流风浪等)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并对未来海岸线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冬小麦需水量图与灌溉需水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项研究使用作物系数法估算华北地区372个县站的冬小麦需水量并绘出全华北地区的冬小麦需水量等值线图.华北地区冬小麦需水量地理分布规律是从南向北逐渐升高.300—400kg/亩产量水平的冬小麦需水量,在全区变动在400—525mm范围,最低值区在河南南部,高值区出现在渤海湾一带.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田海堤、进海路及海油陆采平台工程,其护面结构多采用预制安装混凝土块体作为防风浪及风暴潮的第一道屏障。混凝土护面块体在1~2年后易出现水泥浆剥蚀、石子外露或脱落现象,影响外观质量及耐久性。针对此问题,本文以胜利油田桩古46海堤隐患治理工程和孤东东大堤隐患治理工程为依托,研究渤海湾海洋环境下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耐久性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提出混凝土块体耐久性综合控制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围填海工程造成的潮流变化进行研究与探讨,所使用的数学模型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津大学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软件。文中以天津港与曹妃甸港的中间海区为例,分析了目标海域和其它海域的潮流特征变化,着重研究围填海工程对渤海湾造成的联合影响。最后得出几点结论:1围海工程使得渤海湾沿岸海区的潮流运动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化;2围海工程对渤海湾近岸海区的影响表现为流速的增大和潮流动力的增强,对离岸海区的影响则相反;3单项填海工程对海湾内整体潮流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大堤震害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工程地基液化及处理措施,笔者曾对1937年荷泽地震和1969年渤海湾地震造成的黄河大堤涵闸震害作了调查,并作了初步分析。试图在宏观震害调查的基础上,就大堤抗震设计提出几点建议,供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第四纪沉积理论基础上,对第三纪沉积速率提出计算方法,并选择牛顿法解渤海湾盆地沉积速率,研究了中国大陆东部边缘渤海湾盆地的沉积过程,得出盆地区域内沉积速率的变化存在3个高峰值,其年龄分别为:距今0~2Ma、24.0~32.6Ma、38.0~42.0Ma,为认识古代环境与地质演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论述了黄河的造陆过程,指出第四纪以来黄河对渤海湾盆地沉积贡献最大。约距今10万年,原海岸线大约以燕山、太行山、嵩山、大别山、黄山等为界,距今10万~1万年间,我国的东部海岸线向外推移1000余km。华北平原是以黄河为主和其他河流一起挟带泥沙沉积形成的,就是现在陆地海拔在0~200m高科之间的、占国土面积约12%的中国东部平原。  相似文献   

10.
王成刚  王得军 《海河水利》2004,(4):27-28,37
地处渤海湾的天津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经常遭遇风暴潮的侵袭,每次发生的风暴潮都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在分析风暴潮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潮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Delft3D建立了渤海潮波模型,对1976年-2013年渤海湾岸线变化及海平面上升情景下的渤海潮波系统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黄河入海口东迁和渤海湾大规模围垦引起渤海湾和莱州湾M2分潮潮时提前,渤海湾M2分潮振幅增加4 cm-14 cm,并引起辽莱州湾和辽东湾的振幅减少4 cm-10 cm和1 cm-4 cm。海平面上升(1 m、2 m和0.2 m-0.8 m)加快潮波传播速度,将引起渤海湾M2分潮潮时提前和振幅增加,渤海中部及秦皇岛海域振幅减小。不同历史岸线条件下海平面引起的振幅变化表明在海平面上升1 m时,渤海湾内大规模围垦会进一步增加局地潮波振幅;当海平面上升至2 m后,围垦对近场振幅增加的促进作用减弱,而对远场振幅增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渤海湾滨州岸段实测潮水、气象、地理资料,对该段沿海风暴潮发生的原因及灾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简易的风暴潮经验统计预报模型,并成功预报该沿海发生的风暴潮,为渤海湾滨州岸段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国家吹响建设"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同时,一个重要的难题摆在世人面前:由华北平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干旱少雨局面,给建设"渤海湾经济圈"带来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以来全国多地先后出台政策,海上风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场区工程地质特点,对渤海湾海上风电勘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渤海湾海上风电勘察工作提供一定指导依据,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渤海湾重要泥质河口概况 渤海湾入海河口按建闸位置的不同,可分为长短两种引河.像南排河、永定新河、漳卫新河等属于长引河建闸河口,子牙新河、青静黄、北排河等属于短引河建闸河口.  相似文献   

16.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国家吹响建设“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同时,一个重要的难题摆在世人面前:由华北平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干旱少雨局面,给建设“渤海湾经济圈”带来不小的压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天津地处渤海湾,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之一,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可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的不足。当前海水淡化工艺技术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下力气进行技术攻关,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实现海水淡化产业链.切实实现海水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地形高程测量误差,利用渤海潮汐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和2015年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大范围加密地形测量资料等,首先研究了三角洲岸边有、无潮滩对测验断面沿程水位及海底高程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验潮站位于有、无潮滩的岸边时,岸边与断面测点同步水位都具有越向深水区差值越大的特点,但是当验潮站位于有潮滩的沟道时,潮滩附近出现陡坎式水面线,岸边与断面测点同步水位差值还会在浅水区出现极大值,岸边与测点同步水位差值最大为1.3 m。基于水位引用造成的断面高程平均误差最小化原则,给出了渤海湾、莱州湾地形测量典型断面最佳测量时段:渤海湾有潮滩的断面最佳测验时段是高潮前、大潮后的低潮前,无潮滩的断面测量则是低低潮前、后和高低潮前、后;莱州湾无潮滩断面最佳测验时段是低低潮与其前、后高高潮之间,有潮滩的断面则是低高潮前、后和高高潮前。最佳测量时段长占一个潮周期的25%~50%,这些时间断面测量平均误差较小,为0.04~0.12 m。  相似文献   

19.
舒安平  王梦瑶  秦际平  王澍  朱福杨 《水利学报》2020,51(10):1223-1233
由于我国渤海湾近海环境的不同程度污染及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人工鱼礁的建设作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加渔业产量的重要措施已受到了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渤海湾辽东湾区觉华岛近海人工鱼礁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9组室内水槽模拟实验,采用PIV测试技术,重点研究了不同流速及鱼礁间距条件下人工鱼礁区域上升流、背涡流及海床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流速增加,在相同人工鱼礁群间距条件下上升流特征值均呈现增加趋势,背涡流特征值变化不大;在同一流速下,不同间距的人工鱼礁群上升流在扩大25%间距时各项特征值达到最大;首个分礁群后背涡流特征值随间距增加而有增大趋势,最大面积也出现在扩大25%间距鱼礁区域;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人工鱼礁投放前、后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变化特点,表明在投放人工鱼礁后,各个单体礁前后区域较未投放人工鱼礁群前海床泥沙更容易起动;对于相邻的单体礁,沿水流方向的前一个礁体前后的泥沙较后部礁体前后的泥沙更易起动。本项研究成果对渤海湾觉华岛等近海人工鱼礁优化布局与投放操作流程和渔业资源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西南部近海水域风天含沙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渤海湾西南部近海水域的泥沙来源、风天水体含沙量的分布特征及含沙量随动力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由风与含沙量的相关关系,进而推出了利用风力计算含沙量的经验计算式.此法所求结果基本与现场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