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手术途径子宫全切除术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全切除患者24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情况和性功能评分,卵巢功能自评量表评分越高,说明卵巢功能越差;性功能评分采用FSFI量表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性生活质量越高。结果:观察组50岁以下患者58例,卵巢功能评分为(7.46±4.24)分,总体性功能评分为(71.42±6.34)分;对照组50岁以下患者66例,卵巢功能评分为(7.43±4.65)分,总体性功能评分为(70.34±6.23)分。两组卵巢功能评分和总体性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50岁以上患者62例,卵巢功能评分为(12.46±2.32)分,总体性功能评分为(67.34±5.32)分;对照组50岁以上患者54例,卵巢功能评分为(12.53±2.54)分,总体性功能评分为(61.57±5.26)分。两组卵巢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体性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手术途径对50岁以下女性性功能无显著影响,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50岁以上女性患者的性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9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B组9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手术方式对A、B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性功能评分的影响。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相关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50岁以下患者较A组在卵巢及性功能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患者相比,B组较A组在卵巢功能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性功能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较好,有助于提高50岁以上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琳  周敏 《中国性科学》2019,(6):101-103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性功能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什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LH(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组、TVH(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和TAH(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每组各30例。对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性功能以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TL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均显著少于TAH组,在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达到最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性功能比较,TLH组与TVH组均显著优于TA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LH组与TVH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卵巢功能比较,TLH组E2、FSH与TAH组比较有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相对较小,能够促进患者性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对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等临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HAMD及FACT-G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HAMA、HAMD及FACT-G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3.24±3.18)d明显短于对照组(14.62±3.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后,观察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分别为11.43%、10.00%和95.71%,与对照组18.56%、14.29%和91.43%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患者临床预后优于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2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在术后3个月时降低,术后6个月后增高。其中在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时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治疗性功能均可得到良好恢复,但次全切除术恢复速度较快,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6.
《中国性科学》2019,(12):62-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中年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22例中年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BISF-W评分)。结果①手术指标:两组患者肌瘤清除数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②术后康复: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③疼痛: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2/61)低于对照组患者(14.8%,9/6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性功能:手术前,两组患者BISF-W各维度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更具有微创优势,且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对改善中年患者性功能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的疗效、卵巢功能及患者性功能状况。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卵巢功能以及性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83.44±10.21)min、(59.38±14.59)m L、(6.03±1.98)d均少于对照组的(92.72±12.49)min、(77.83±16.54)m L、(7.12±1.5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FSH、LH、E2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中异常症状、射精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方式均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可改善患者性功能,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唐山弘慈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切除阴道长度等手术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6. 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 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与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的应用,能够降低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性激素水平、生活质量与性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FSH和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较对照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躯体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其他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性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相似,但对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好,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盆腔自主神经功能保留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院并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并行腹腔镜下广发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比较两组术后性功能、生命质量及尿流动力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功能FAFI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FAFI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年FAFI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术后1年FAFI评分较术前下降,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FAF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及情绪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会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症状子量表总评分、总健康状况评分及总生命质量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尿意初始时的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排尿次数、残余尿体积、尿意强烈的膀胱容量等尿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有利于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注意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处理,对照组使用标准术式,对所有患者采用术后电话及门诊随访结合方式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统计两组发生排尿功能不适情况、术后6个月性生活质量及术后开始性生活时间与恢复规律性生活时间。结果:观察组最大尿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膀胱顺应性优于对照组(P0.05),最大逼尿肌压力及最大尿道压力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尿频、尿急、尿潴留、尿失禁及用力排尿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质量标准中性欲望、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疼痛及性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性生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恢复规律性生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对于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能有效保留其排尿功能,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促进早日恢复规律性生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对男性肾盂结石患者血液流变学、性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广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2例男性肾盂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研究组采取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LP)。统计两组应激反应、血液流变学、性功能指标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 d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但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全血低切及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术前明显增高,但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5(CIPE-5)评分较术前增高,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两组IPSS、CIPE-5较术前降低,IIEF-5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RLP治疗肾盂结石创伤小,围术期应激反应程度较轻,可减少对血液流变学及性功能造成的影响,利于术后性功能早期康复,且并发症少,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对患者盆腔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诊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手术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性功能、盆腔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腔引流量(312.02±21.56ml、126.78±12.56m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332.78±22.58ml、220.15±32.02m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2.13±6.02)h]短于对照组患者[(56.12±6.68)h],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9.56±2.60)d、(28.12±3.29h)]均短于对照组患者[(12.12±3.78)d、(36.12±5.02)h],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3.0%)低于对照组患者(37.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性欲、性唤起、性心理、射精时间和性行为异常症状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1.3%)高于对照组患者(76.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静息压(Vaginal resting pressure,VRP)、阴道收缩压(Vaginal systolic pressure,VSP)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性功能和盆腔功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辅助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对女性性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46例拟行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骨代谢生化指标、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的性功能、生活质量和骨代谢。结果 4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前及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FSFI评分表中各维度数据之间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均P0.05);术后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患者血磷、血钙、血钙磷乘积、25羟维生素D_3(25-OH-D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显示,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切口愈合较好,手术瘢痕不明显,无脐疝、盆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对女性性功能无负面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骨代谢均可获得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80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勃起功能、射精功能以及精子指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对男性功能的影响。结果:80例患者中术前勃起功能Ⅰ级、勃起功能Ⅱ级、勃起功能Ⅲ级与术后3个月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80例患者中术前射精功能Ⅰ级、射精功能Ⅱ级、射精功能Ⅲ级与术后3个月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80例患者中术前精子密度低于患者术后3个月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80例患者中术前精子活动率低于患者术后3个月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80例患者中术前精子活力显著低于患者术后3个月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男性的勃起功能以及射精功能均无显著的影响,但能显著的提高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各项精子参数的指标,改善患者的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与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118例,按照手术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与观察组(n=88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切除卵巢囊肿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与术前相比FSH升高、LH升高、E--_2降低、卵泡数降低、卵巢体积缩小,观察组术后与对照组术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变程度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术组相比每周性生活频率增加,性唤起时间缩短,获得高潮时间延长,性生活满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切除卵巢囊肿,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有效地改善了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性科学》2019,(10):56-59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输卵管畅通术(LTUO)和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术(LEEA)对慢性盆腔炎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输卵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青海红十字医院诊治的460例慢性盆腔炎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LTUO组(228例)和LEEA组(232例)。LTUO组患者行宫腹腔镜输卵管畅通术,LEEA组患者行宫腹腔镜患侧输卵管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性、输卵管功能评分和自然受孕率的差异。结果术后7d,LEEA组患者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94.56±10.26)%]显著高于LTUO组患者[(79.64±8.6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LEEA组患者输卵管双侧通畅率(86.6%)显著高于LTUO组患者(70.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A组患者的输卵管功能评分[(3.28±0.46)分]显著高于LTUO组患者[(2.76±0.3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LTUO组患者自然受孕率(53.1%)低于LEEA组患者(53.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腹腔镜患侧输卵管畅通手术相比,宫腹腔镜患侧输卵管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提高了输卵管通畅性和输卵管功能,且有利于术后输卵管功能的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腹膜外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在腹腔镜下实施常规手术,对所有入组者均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总住院时间,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中出现性欲增强,勃起功能增强或勃起功能障碍的比例,同时对两组术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观察组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性欲增强及勃起功能增强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尿流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膀胱顺应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最大逼尿肌压力及最大尿道压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外切除保留血管神经束前列腺癌根治术,能有效保留患者术后排尿功能,保留术后性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性功能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测定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6个月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FSH/LH比值以及窦状卵泡(AFC)数量,以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前,E2、FSH、LH、FSH/LH以及AFC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E2、FSH、LH、FSH/LH以及AFC水平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患者在性欲、高潮频数、性满意度、性焦虑、配偶高潮频数以及配偶性满意度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会显著改变患者的卵巢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和性功能水平,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