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增加盐酸深脱析装置和含汞废水深度处理装置,使含汞废酸经过常规脱析和稀酸深度脱析后,达到含汞废酸零出售,合成氯乙烯工序废水,碱洗塔循环废碱进入含汞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用于乙炔车间,实现废水,废酸,废碱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以石蜡氧化法生产合成脂肪酸的过程中,不仅生成高碳脂肪酸,同时还生成大量的水溶性低分子脂肪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等,若以年产万吨规模合成皂用酸计算,每年将产酸价200左右低分子脂肪酸5000吨左右。这部分混合低分子脂肪酸,经提浓后虽然可以直接应用,但使用范围小效果差,如果将混酸分离为单体酸,可以大大提高低分子脂肪酸的使用价值,如用作农药、医药以及其它化工原料等。为此,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  相似文献   

3.
在石蜡氧化合成脂肪酸的生产过程中生成低分子的水溶性酸,共组成不仅含有挥发性的单羧酸,也有某些不挥发的二无酸以及中性有机化合物[1]。根据石蜡氧化的机理,脂肪酸在氧化过程中并不是一次氧化产物,它是由一些中间产品转化过来的。在氧化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脂肪酸也会再次氧化而形成低分子酸或其它氧化产物。同时在氧化产物分离脂肪酸的加工过程中,脂肪酸及共酯类等多官能团化合物还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可见,低分子水溶性酸的组成在合脂生  相似文献   

4.
在合成脂肪酸的生产过程中,石蜡氧化所得的氧化蜡中,约含有1~3%的低分子水溶性酸,须要除去。通常是将氧化蜡(已经分离了催化剂残渣)送入水洗设备用水洗法分离出低分子水溶性酸。一般的水洗设备是填料塔。也有用离心泵的。用填料塔水洗是采取逆流方式进行,水与氧化蜡的进料比是0.5~1:1。这样得到的洗涤水,酸价在10左右,约含低分子水溶性酸1%化学耗氧量约为65,000毫克氧/升。洗涤水的每天排放量按年产一万吨合成皂用酸计约有200~250吨,约占五股主要有害废水总化学耗氧量的64%,为量较大,必须处理利用。利用的前提首先须压缩水的用量,以提高洗涤水中的低分子水溶性酸的含量,而具备可资利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钛白废酸循环利用工艺是采用反渗透法将质量分数为20%的钛白废酸浓缩到45%,一部分作为酸解用酸的稀释水,一部分用作硫酸锰的酸解用酸,剩余的45%的浓废酸与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调配增浓、冷冻、除杂,作为补充水送到硫酸生产装置的吸收系统再制酸。以德天化工为例,实施该工艺每年可减排废酸14.29万t,节约中和废水的石灰2.86万t,减排废水11.43万t,原材料硫酸消耗节省2.86万t,表明该工艺具有技术先进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叫中间层油脚(指动植物油脂用碱精炼时所得的皂脚副产物)在回收脂肪酸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用无机酸(一般常用硫酸)分解肥皂,使其转变成粗脂肪酸(即酸化操作),酸化反应后的物料进入静止分层器。由于物料的比重不同,分成脂肪酸和含有硫酸钠。游离硫酸的废酸水两相,脂肪酸在上,通过溢流入另一栈锅而回收,酸水目前则是排入下水道。在实际生产中,脂肪层与酸水层并不象理论上所说的绝然分清。在它们的界面,还有一层非酸非水的物质存在,即我们所称的中间层。中间层重于脂肪酸和油而轻于废酸水,所以是处于两相之间,比重为0.97—1.00。从外观来看,它是一种黑色糊状物,60℃以上状如稀粥,20℃左右时,能凝结成半固体,时间放置久了能局部发霉,同时有硫酸钠的盐花产生。从目前大生产的中间层来  相似文献   

7.
《广东化工》2021,48(14)
硫铁矿制酸过程中,稀酸洗流程会有少量稀酸排放,蒸汽发电装置有少量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排放,精制硫酸装置也有废酸排放,送往污水处理车间处理,每年处理费用较高。这些废酸废水经过除杂处理后可回收利用,根据试验结果,结合我厂硫酸装置的具体情况,做好酸性废水处理回收利用工作,确保废水不外排,实施废水处理技术升级工程,做到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8.
在过磷酸钙(普钙)生产中,65-75%稀硫酸是主要原料之一。我厂普钙车间生产上所需65-75%硫酸,大部分用浓酸配水稀释而得,还有一部分是其他化工车间所弃废酸,其中含有少量稀硝酸,故酸品质较差,对于用电导法进行测量有很大影响,所以65-75%稀酸测量问题在我厂长期没有得到解决。1972年年底,我们重新对生产用酸品质进行分析,认为从测量比重变化来反映浓度变化的方法较好,符合实际操作情况。测量比重的方法有:吹气法,配以差压计远传;  相似文献   

9.
沈阳厂合成脂肪酸车间年产皂用酸7000吨,两套蒸馏设备和一套粗馏装置都配备三级蒸汽喷射泵。8-14/36型三级蒸汽真空喷射泵的设计数据由轻工业部设计院提供,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230 kt/a乙炔配套42 kt/a废酸再生装置的工艺流程和运行状况。该套废酸生产装置采用二转二吸干法制酸工艺,包括裂解、净化、干吸、转化、尾气吸收等工序。投入运行后存在冬天补废酸困难、运行负荷低、产品酸浓度不合格、SO2主风机回流管道腐蚀、裂解炉与主燃烧器连接处烧穿等问题。经过生产调优和技术改造后,装置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设计值,处理废硫酸2.5 m3/h、酸性气250 m3/h,消耗天然气约400 m3/h。  相似文献   

11.
合成脂肪酸生产过程中,干皂液用硫酸酸化后得到的酸性废水,含有10%左右的芒硝。直接从这种废酸水中回收芒硝,蒸发量太大,不经济。根据1973年9月上海芒硝回收试验小组的《从合成脂肪酸生产酸化废水中回收芒硝试验报告》,我厂回收芒硝工程的设计采用中性水套用的工艺,即把含有20%左右芒硝的中性水代替一部分清水加入干皂溶解罐,使干皂液中含有8~10%芒硝。这种含芒硝的干皂液经硫酸酸化,干皂  相似文献   

12.
一个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吨的炼厂,每年用于油品精制和石油三次加工的工业硫酸近4000吨。在生产过程中,硫酸多起脱水、催化、磺化等作用,因反应类型不一,93~98%的浓酸最终变为30~80%浓度的废酸,同时酸中还含有烃、醇、醚、酯等有机物,外观暗黑,粘度较大,有特殊刺激性臭味,且具毒性。我厂化工车间生产甲乙基酮多年,一直达不到设计能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每生产一吨甲乙基酮就有5~6吨浓度为30~40%、内含多种有机物的废酸产生,这些废酸无法处理,致使装置时开时停。  相似文献   

13.
石蜡氧化制取皂用合成脂肪酸的过程中,由于反应复杂,还生成各种碳链的脂肪酸及醇醛酮等,其中绝大部分的C_1—C_4酸等低分子的有机物类,随尾气一道排出。  相似文献   

14.
攀矿硫酸法钛白废酸浓缩中间试验及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澄清的硫酸法钛白稀废酸,经两段减压浓缩和分离七水硫酸亚铁,浓度由20%提高到65%,酸收率90.20%。该酸在工业装置中用于锐钛型钛白粉生产,制得的成品各项指标合格。 设备结构和材质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操作简单,连续稳定,整个装置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机生产废浆制优质玻璃合成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生产的发展,伴有大量废浆(浆水和废铜铬钡催化剂)的积聚。浆水的组成为20%甲酸锰,1-2%二羧基酸和多官能团酸,以及0.5-0.8%低分子酸。废催化剂中有72%催化剂,20%高级脂肪醇,8%助滤剂。乞今...  相似文献   

16.
硫酸法钛白生产中的环保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总结了硫酸法钛白工程设计中,酸解、煅烧的尾气治理,废酸浓缩和酸性废水中和处理等项技术及其新的技术应用成果。如130m^3大型酸解罐采用水喷淋处理酸解尾气,设计合理的反应空间和气液分布状态,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煅烧尾气处理采用结构合理的干法回收装置,余热用于废酸的初浓缩,以及水喷淋降温洗涤和静电除酸雾等措施,做到经济和环保双效应;废酸浓缩工业生产已初见成效,废酸经二段真空浓缩至质量浓度70%-72%,可回用;酸性废水经石灰乳中和处理和压滤之后含滤液废清液可部分回用,其余达标排放。滤饼红石膏可做水泥辅料.经配料可用做生产水泥。  相似文献   

17.
贵溪冶炼厂硫酸车间完成重大技术改造后投入生产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在1990年8月开始采用富氧熔炼技术后,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在生产中产生许多新的技术问题。主要有:冶炼烟气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增加使净化工序产出的废酸量大量增加,废酸处理能力不足;净化工序的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30kt/a烷基化废酸再生装置中废酸与燃料气燃烧分解、工艺气除尘与稀释、SO_2转化与冷却、酸冷凝浓缩冷却、尾气洗涤排放以及余热利用6个主要工序的特点。分析废酸再生装置运行中所出现的天然气实际消耗量高于设计值的现象。经探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废酸进料中水及酸溶性油的质量分数与设计值存在较大偏差。经一系列技改,使整套装置达到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产品质量符合生产要求,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厂第十一车间是以生产磺胺为主的车间。自实现了磺胺生产新工艺后,根除了废酸的危害,使废酸变成了硫胺。但是,由于硫胺中含有少量的对氨基苯磺酸(以下简称SA),因此不能用作育苗。在原回收SA工序中,由于回收率低,防腐设备不易解决,因而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0.
低碳脂肪酸在水、乙醇、乙醚中的溶解度都很大,但有关它们在乙醚/水及在乙醚/水-乙醇体系中的分配系数的资料则报道甚少。石蜡氧化法脂肪酸或其肥皂中含有低分子酸或它们的盐。在现行分析方法中,为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