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临床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血管,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情况比较,看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高发生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恼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软斑和混合斑致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狭窄〉50%可致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发现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住确地检测出颈动脉硬化的组织结构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将同期我院住院患者随机抽取82例作为对照组,同样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其稳定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和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产生及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15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实施常规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结果为参照,比较常规超声、三维超声造影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分析常规超声、三维超声造影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15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116例患者经DSA证实存在颈动脉血管病变。以DSA诊断结果为参照,三维超声造影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常规超声更高(P0.05)。三维超声造影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而常规超声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中等。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实施三维超声造影检查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病变予以灵敏检出,可准确判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而缺血性脑血管的最常见的病因不在颅内而在颅外段颈动脉,本研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并探讨其与脑梗塞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对15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形态的变化,为脑血管病提供治疗和预防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具有临床症状的4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大部分伴有颈动脉不同程度的病变,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及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本组共发现388例,阳性率达97%。结论颈动脉病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检查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情况,评定彩色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双侧颈动脉部位彩色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系统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易发生脑梗塞。结论颈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是造成脑梗塞的重要原因,临床使用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系统方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高金花 《河北医学》2011,(10):1402-1403
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临床已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5例,其中男56例,女39例;年龄40-80岁,平均58.6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32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发病率80%。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的评价颈动脉病变的程度;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老年血管性病变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医学》2017,(9):845-846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01—2016-10间7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验组)和健康体检人员74例(对照组)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和斑块数量。结果实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2.
彭诚  戴法辉 《九江医学》2007,22(3):26-26,32
笔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第一组为脑梗死(CI)组38例,第二组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2例,共计60例(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斑块类型及病变程度.方法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及对照组114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颅外颈动脉.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6.5%,对照组18.4%.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率>5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1.8%,P<0.05).斑块性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不稳定斑块检出率31.9%,对照组11.8%(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普及,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例越来越多,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软化斑的脱落是导致脑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其早期干预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我们应用通心络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52例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并与对照组50例比较,观察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影像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进行超声随访。结果5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46例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85.1%。累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分叉处共60处,其中颈内动脉分叉处44处(73.3%)。有症状侧的颈动脉斑块均为低回声型软斑和溃疡斑,随访中软斑和溃疡斑中有72%发生脑缺血症状。结论软斑、溃疡斑是产生脑缺血症状和卒中复发的重要因素。颈动脉超声对硬化斑块的检出、预报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分析12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均存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搏动指数及阻力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致使颈动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诊断价值。方法将脑血管病患者62例作为脑血管病组,同期非脑血管疾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脑血管病组的IMT增厚、动脉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病组的左侧及右侧颈动脉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脑血管病患者的CAS具有准确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3例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此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IMT、斑块数量和斑块位置分布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为预后治疗提供真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有其方便、无创、检出率高等优越性,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本研究对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部位、累及范围及狭窄程度进行统计,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