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刊集萃     
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董事长俞忠钰谈: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上海华虹投了80%的股份,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投了20%的股份。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又与NEC公司合资,组建北京华虹NEC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后者的任务是每年开...  相似文献   

2.
电子工业部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BIDC)宣布从SYNOPSYS公司购买最新硬件仿真器MS-3400,用于设计专用集成电路和电路板的系统仿真。BIDC是中国最主要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已成功地完成了很多集成电路设计。由于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专用集成电路在整个系统环境中需要进行仿真以确保专用  相似文献   

3.
经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评选,公司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最具成长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04年12月8日至9日,在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年会”上,公司荣获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创业奖”。这是对公司在中国IC产业发展中所做工作的鼓励和表彰。2004年10月,公司的“面向网络通讯领域的32位CPU系统”项目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9月,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更新认证。2004年8月,公司SSX20芯片被国…  相似文献   

4.
北京华大泰思特半导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日前揭牌,该公司是由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股东共同出资组建的集成电路测试公司,旨在北京地区建立专业化的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平台,为全行业提供优质的集成电路设计验证及产业化测试服务和整体测试解决方案,并致力于完善北京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模拟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著名公司 ,安森美半导体公司最近与浙江大学就培养中国未来一流高技术工程师的计划进行合作。安森美半导体提供 75 0 0 0美元来资助该项计划。安森美半导体着眼长远 ,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进行投资 ,培养一批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高级人才。安森美半导体将资助模拟电子学、模拟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一系列课程。安森美公司将把美国乔治亚科技学院的教材和视频教学材料引入中国高校 ,同时还将资助中国高校的教师去该学院接受相关领域的教学培训。安森美半导体资助浙江大学共有三门课 ,分别是 …  相似文献   

6.
新闻     
珠通炬力成为中国第一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组织的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近期在上海隆重召开。会议期间,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以2005年12.57亿人民币的营业额被评为中国第一大IC设计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可携式消费电子产品SoC多媒体系列芯片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电子产品世界》2006,(6S):36-38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在2005年经历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增长。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和北京的中星微电子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开上市,其它主要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也在谋求上市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电子设计应用》2004,(9):80-80
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制造公司,近期正式与中国四家孵化基地及服务中心建立合作联盟,以协助本地新兴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成功的完成系统产品设计与集成并且顺利进展到原型制造以及生产阶段。该孵化基地及服务中心联盟包括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 EDA中心、深圳集成电路设计创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新兴公司通过这些中心将可获得特许半导体的工艺和设计解决方案 —如设计规则、电学参数、 仿真模型、技术档案、工艺库、已验证的知识产权模块(IP)和设计程序包。除此以外,新兴公司还可加入特许半导体的多…  相似文献   

9.
以电源管理产品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安森美半导体公司,今年欣然成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高层论坛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2004年会”的协办单位,并且参与赞助此次年会的大学生IC设计竞赛。值年会召开之际,记者就安森美半导体在中国的运作战略,以及就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和市场看法等问题,采访了安森美半导体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张帆博士。在今年9月召开的“2004集成电路设计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张帆博士的睿智及谦和给记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此次能再次见面并有机会提到关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集成电路》2006,15(7):73-74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在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大电子)的积极配合下,2006年6月7日在上海召开了“行业协会与华大电子共建IC设计发展健康平台”座谈会,上海明达微电子公司、上海浦东微电子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市联升微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IC设计企业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由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王龙兴副秘书长主持,会议首先请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王芹生理事长做重要讲话。王理事长就目前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做了深入…  相似文献   

11.
IC设计处于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地位,对产业整体的发展起着带动作用。1986年,我国第一家专业IC设计公司即现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IC设计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王芹生女士,对中国IC设计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独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在象征着科技实力的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中国同样得到了全球业者的关注和各大跨国企业的青睐.毋庸置疑的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IC设计公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绩,目前我国大约有400多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而其中北京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占有30%的比重,产能较大,设计电路也逐渐高档化,这就诞生了一个较大的测试验证需求市场.  相似文献   

13.
具有十多年IC设计开发经验、专注于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的钜泉公司将专业从事集成电路研发、生产、销售并获得过"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的锐能微公司告上法庭,双方为锐能微公司RN8209、RN8209G两个芯片是否抄袭前者名称为ATT7021AU的布图设计互相"掐架"。争议焦点显露集成电路专业人员要读懂"中国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成电路》2004,(12):10-12
以电源管理产品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安森美半导体公司,今年欣然成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高层论坛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2004年会"的协办单位,并且参与赞助此次年会的大学生IC设计竞赛.  相似文献   

15.
1中国急需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然而,在许多高科技领域,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方面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如何改变这个现状是政府非常关心并急于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中国发展了自己的集成电路制造及加工业。数百家创业公司都希望在集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中国集成电路领域相关企业尤其是IC设计公司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南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部主办的“知识产权与竞争力”研讨会日前在同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举行,多个来自深圳地区的IC设计公司及一些初创企业的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从九十年代开始逐步走向设计、制造、封装三业并举,这种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已日趋明显和成熟。就设计业来说,从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现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后,于1988年在上海和深圳相继成立了二家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上海长江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和深圳天潼微电子设计公司)。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电子整机厂商对ASIC的认  相似文献   

18.
Cadence公司携尖端技术与服务亮相2004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CCIC 2004),推出针对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的首个完整低功耗解决方案,获得业界瞩目。作为中国通信集成电路业每年一届的行业例会,本次旨在促进集成电路产品在通信领域的技术应用、构建IC设计产业与通信产业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平台的研讨会汇集了国  相似文献   

19.
据市场调查公司今年5月公布的年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我国IC设计产业正以30%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增长,预计今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平均营收将达到268万美元,2004年将上升至383万美元,年增长率将达43%。但不可否认,随着IC设计重要性的凸显及我国IC设计大环境的改善,IC设计企业规模小、水平较低等日益成为困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难题。虽然在IC的自主设计中也涌现出如方舟系列、龙芯系列等,他们代表了中国IC设计业的巨大进步。然而目前设计能力明显落后于制造业,设计工具落后于设计水平,IP的使用、设计平台的建立、市场开发能力差…  相似文献   

20.
, 《中国集成电路》2012,(11):12-12
新思科技公司(Synopsys,Inc.)日前宣布:Synopsys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建立的“东南大学-Synopsys通信集成电路设计联合培训中心”日前盛大开幕,并将逐步推出包括通信系统设计和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在内的课程和培训项目。该中心作为Synopsys在中国的首家联合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