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后结合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夹脊电针组(夹脊电针+静滴降钙素)48例和观察组(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夹脊电针+静滴依降钙素)4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骨保护素(OPG)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β较夹脊电针组降低(P0.05),OPG较夹脊电针组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ODI、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夹脊电针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夹脊电针组(P0.05)。结论夹脊电针后结合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夹脊电针。  相似文献   

2.
目的:夹脊电针结合局部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3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夹脊电针结合A型肉毒素治疗,22例)和对照组(A型肉毒素治疗,21例),治疗组在药物注射后进行3周的夹脊电针疗法,采用VAS和ODI对两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和OD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和OID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结合A型肉毒素治疗慢性腰痛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注射。  相似文献   

3.
梁粤  皮敏  谢柱  李蕴麟 《新中医》2014,46(1):154-157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正脊法、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针正组采用电针加正脊治疗,穴注组在针正组基础上加用邵氏点穴位注射复方青藤碱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电针正脊法治疗慢性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比较,加用邵氏点穴位注射复方青藤碱注射液治疗有较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盐酸青藤碱夹脊穴注射治疗去势家兔L1-L5 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of spine,VCF)的机制。方法家兔48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编号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青藤碱组(SIN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2 组均建立去势后L1-L5 节段VCF模型。成模后SIN 组于L1-L5 节段脊柱两侧“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对照,3 组均治疗4 周。家兔骨折椎体骨生长分化因子2(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2,GD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VEGF-mRNA 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 utase,SOD)活性和骨保护素(OPG)采用ELISA 法检测;免疫荧光法测定脊柱椎间盘二聚糖、图像分析法测L1-L5 节段脊柱骨密度;ELISA法检测脊柱椎间盘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β、IL-17β。结果与模型组比,SIN组L1-L5 节段脊柱GDF2、VEGF和VEGFmRNA均高表达、且脊柱骨密度增强(P<0.05);椎间盘二聚糖增多,IL-1β、IL-6β、IL-17β降低(P<0.05);静脉血NO降低、OPG、SOD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青藤碱“夹脊穴”注射可促进家兔L1-L5节段VCF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盐酸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盐酸青藤碱透药组(青藤碱组)33例、盐水透药组(盐水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青藤碱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夹脊穴盐酸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盐水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夹脊穴生理盐水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治疗。3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总有效率青藤碱组为93.5%,盐水组为77.4%,对照组为61.3%。青藤碱组优于盐水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盐水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ESCV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比较,青藤碱组ESCV积分低于盐水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盐水组ESCV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穴盐酸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或阿是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SF-36评分、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对照组SF-36评分低于治疗组,VAS评分高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86/93),高于对照组的79.6%(74/93)(P0.05)。结论:火针联合夹脊穴穴位注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电针夹脊穴或阿是穴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夹脊穴组、联合组,每组各7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神经体液因子—血浆β-内啡肽对患者疼痛和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电针夹脊穴组、联合组止痛效果和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联合组高于电针夹脊穴组(P均0.05)。电针夹脊穴组、联合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联合组高于电针夹脊穴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夹脊穴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注射液夹脊穴注射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JOA评分及IL-6、NO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N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夹脊穴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进而减轻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香丹注射液夹脊穴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把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口服消炎止痛药、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夹脊穴注射香丹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的JOA下腰痛评分、VAS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夹脊穴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效果且安全,建议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C 3组。A组59例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丹参多酚盐治疗,B组61例给予常规西医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C组61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盐和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评价3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C组腰痛、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腰痛、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C组IL-6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β-内啡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程度,提高血浆β-内啡肽含量,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臭氧夹脊穴注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联合臭氧夹脊穴注射,连续治疗半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PRI、VAS、PP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以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夹脊穴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可提高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钙尔奇D600),1次2片,联合皮下注射鲑降钙素100 IU,隔日1次;电针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选取患者病椎两侧的华佗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DL评分较前升高(P>0.05),且电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脊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迎随补泻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1天/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VAS、JOA评分、OD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但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电针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电针夹脊穴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动物模型二聚糖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方法雌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穴位注射组、电针组、联合治疗组,采用去势法手术切除新西兰兔卵巢,用混有糖皮质激素的饲料饲养4个月后造成动物骨质疏松,再采用手术方法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电针夹脊穴30 min;穴位注射组选夹脊穴多点穴位注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治疗组电针夹脊穴30 min后穴位注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MP-1、MMP-2、MMP-3、MMP-9、MMP-10)阳性表达率,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腰椎间盘组织二聚糖中的表达。结果经21 d治疗,联合治疗组腰椎间盘组织二聚糖表达明显增高,血清MMP-1、MMP-3、MMP-9明显降低,与穴位注射组及电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兔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电针夹脊穴可激发经气、活经通络、提高二聚糖黏附椎间盘细胞数量、调节椎间盘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动态平衡,骨瓜提取物注射液穴位注射吸收后降低MMP-1、MMP-3、MMP-9对腰椎间盘基质的降解,抑制椎间盘组织退行性变,调节退变椎间盘细胞的代谢平衡,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腰夹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表面肌电中位频率斜率(MFs)。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表面肌电MFs均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MF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腰夹脊穴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火针腰夹脊穴联合常规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9例应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59例应用火针腰夹脊穴联合常规电针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M-JO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M-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22%,对照组79.6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56%)高于对照组(1.69%)(P0.05)。结论火针腰夹脊穴联合常规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症状或体征得到改善,应注意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疼痛、瘙痒、烧灼感及睡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指标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骨肽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取腰背部夹脊穴与阿是穴局部穴位注射骨肽注射液,对照组予电针疗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组腰背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翻身痛缓解最为明显;治疗组总体镇痛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的随访复发病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骨肽对缓解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电针夹脊穴与电针常规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发现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夹脊穴组和常规穴位组,每组80例。夹脊穴组患者穴取病灶处双侧夹脊穴,之后接电针治疗,留针45 min,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20次。常规穴位组患者主穴为阿是穴,配合患侧秩边、环跳、委中、承山和跗阳。之后接电针,留针时间和疗程均同夹脊穴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定标准在治疗前后和随访时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进行评价。结果:(1)疗效性观察指标。JOA评分:夹脊穴组治疗后JOA评分为(20.89±3.43)分,随访时为(19.35±4.02)分,与治疗前(12.35±4.4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高于常规穴位组同时点JOA评分(均P0.05)。VAS评分:夹脊穴组首次治疗后VAS评分为(4.09±1.81)分,治疗后为(2.11±1.30)分,与治疗前(6.40±1.2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穴位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数据挖掘结果。中年人和病程小于6个月者即刻治疗效果最好。根据JOA评分,电针夹脊穴优于电针常规穴位治疗;电针夹脊穴治疗的最佳疗效时间为首次治疗的24 h后,电针常规穴位的最佳疗效时间为第一次治疗后。年龄和病程影响疗效。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电针常规穴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7d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VAS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