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采用PFNA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ESR、CRP)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对比2组的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D-二聚体、ESR、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D-二聚体、ESR、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联合PFNA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确切,能加快功能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对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防旋型股骨正端内针髓术(PFNA)术后隐性失血 的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210 例行 PFNA 的老年股骨粗隆间 骨折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05 例,对照组在 PFNA 术前采用 0.9 % 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 察组则在 PFNA 术前采用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输血量,术后 1 d 及术 后 3 d 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积压(HCT)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3 d 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输血量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d 及术后 3 d,观察组患者的 HGB、H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d,对照组 APTT、PT 均长于术前,观察组 APTT、PT 均短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 3 d 的 APTT、PT 与术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 PFNA 术前注射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提高 HGB、HCT 水平,并 且不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浩  钟浩  杨旋芳 《新中医》2016,48(10):110-112
目的:观察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骨科基础治疗,以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10 h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肢伤一方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凝血功能、DVT发生率、切口引流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1天,2组BPC、D-二聚体水平、PT、APTT和FIB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4天,2组BPC水平均较术前1天下降(P0.05,P0.01)。术后14天,治疗组的BP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术后1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1天上升(P0.05)。术后14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1),PT、APTT均较术前1天延长(P0.01),FIB含量均较术前1天减少(P0.01);治疗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T、APTT长于对照组(P0.01),FIB含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4天DVT发生率和术后1天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D-二聚体水平,预防DVT,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符合研究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7例给予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检测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7 d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统计2组术后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血浆D-D、FIB、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2组患者血浆D-D、FIB水平及PT、APTT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2组患者血浆D-D、FIB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3 d(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APTT、PT均明显长于术后3 d(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可明显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各项凝血指标,降低术后DVT发生率,且出血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补血方辅助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自拟益气补血方辅助治疗12周;统计2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术后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手术前后VAS评分、炎症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随访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VAS评分、术后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益气补血方辅助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加快骨折康复进程,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程度,且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加减对经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凝血四项、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河北省中医院骨科经组合式外固定架住院治疗的7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低分子肝素钙干预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预防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和5 d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术前均增加,纤维蛋白原(FIB)、PLT、D-D均较术前有所减少,P0.05,说明2组组内每个指标各个时间点相互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组PT、FIB、D-D术后5 d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APTT、PLT术后3 d、术后5 d分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时间点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TT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T、APTT、D-D经检验后,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说明不同时间点的各个指标随分组的不同而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凝血指标水平、降低PLT及血浆D-D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以减少血栓形成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外伤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伤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关节置换组36例和PFNA组36例,关节置换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PFNA组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关节置换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1.67%,PFN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2.22%,关节置换组髋关节优良率显著高于PFNA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关节置换组评分变化较PFNA组更显著(P均0.05),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长于PFNA组(P均0.05),患肢负重时间显著短于PFNA组(P0.05);关节置换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PFNA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外伤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疼痛缓解和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然而手术损伤大,早期并发症较多,治疗时需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79-81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联合自制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联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髋关节功能、X线片断端骨痂生长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2.50%(32/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治疗12周内,两组患者X线片断端骨痂生长评分呈增长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的X线片断端骨痂生长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中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畸形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FNA内固定联合自制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在促进骨痂形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促进患者髋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比2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骨代谢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APTT、PT较对照组长,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BALP、OC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调节凝血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结合推拿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组加用推拿。比较两组满意度,术后下床锻炼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生化凝血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满意度、生化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结合推拿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