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经络与微循环的关系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络与微循环的关系研究概况王海泉(山东省立医院250021)经络是机体功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与现代医学中微循环系统的功能极其相似,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两者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现分别从经络疗法、经络现...  相似文献   

2.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微循环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二者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本文总结了近10年经络与微循环的相关文献,从结构形态、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入手,对经络与微循环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经络实质现代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现象是中医所特有的。因而,研究经络学说,探讨经络的实质,无论是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下的实验研究,都必须以中医观点为指导,以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和经验事实为基础,才有可能不使这一研究步入岐途,最终揭示经络的实质。本文对从50年代兴起的“经络实质研究”的工作与有关假说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提出了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营阴阳,是中医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途径,对针灸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揭示经络实质,几十年来众多的学者对经络循行线上的机体组织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仍无统一的意见。近年来随着对微循环认识的深入,人们在临床和实验中不断发现微循环与经络现象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近5年来经络操在保健治疗方面的研究概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Springerlink英文期刊数据库,以"经络操""经络锻炼"和"meridian…exercise"为主题词,以2012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为时间范围进行检索,获得中文文献47篇,英文文献2篇。将文献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及其他方面的保健治疗作用进行归纳。结果:经络操对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保健治疗效果。结论:经络操作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保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对经络的认识与探讨是针灸走向世界的突破口。本文从古典传统经络认识及现代经络研究入手,总结了古人对经络组成、循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论述和分析了现代经络研究的相关内容。最后,就当前经络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探讨经络研究应采用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经络实质的揭秘将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新内容。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公开发表有关针灸对微循环影响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中医经络理论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微循环有着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对经络的实质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针灸可以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调节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微循环状态,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腧穴特异性的特点。鉴于当前研究存在着诸多不足,期待今后增加设计严谨、大样本、广泛开展的多中心联合实验予以规范系统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经络现代研究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在经络现代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至今尚无实质性突破。究其原因。对经络的基本概念及对经络研究本身认识上的偏差,是阻碍研究突破的一个根本问题。笔者在博士后期间从事经络实质的相关研究,复习了相关文献,对经络实质现代研究作了一番反思,现将陋见梳理出来,以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经络实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注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经络现象、针灸临床、现代研究成果以及各种假说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认为各种研究成果都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并从哲学、中西医学和多学科的角度,提出与经络相关的蛋白质分子及其组成的耦联带结构可能是经络实质的关键物质基础的假说。经络系统与其它调节系统既是并列关系又有交叉联系。该假说能够对古典经络理论、针灸临床和经络现象以及现代研究成果作出科学的解析与阐释,能够兼容其他各种假说。并提出经络实质的研究应采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寻找经络蛋白为主攻方向,同时展开多学科研究的构想,以求早日实现经络实质研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经络模型     
从现代研究情况来看,经络研究都没深入到实质,更多的研究是停留在现象上,从现象上研究只能了解经络而不能认识经络的本质。再一个是经络研究没有一个好的整体思路,我们应构架一个整体的、能符合经络现象的经络模型,这对研究经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根据经络现象构架了经络模型请大家来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