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学术著作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民国时期的中医药著作约4 330余种,其中江苏籍中医医家撰著的有573种,内容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推拿、本草、方剂、临证各科、医案医话医论、史学工具书等方面。本文将江苏籍中医医家所撰著的480余种著作分为"医籍所涉及的种类"、"中西医论争及汇通类著作"、"中医规模化教育的教材类著作"、"方药类著作"、"临证各科及医案类著作"、"医学卫生保健类著作"、"综合性史学工具书类著作"等七个方面、六个大类进行评述。介绍其在中医学术、中医教育、中医临床、中西医汇通以及中医科学化等方面的著作特点,肯定其对于现代中医所具有的启示与借鉴意义,试图唤起现代中医药研究者对这一时期中医药著作的研究兴趣,使这一时期的著作更好地为当今中医药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类证比较在《金匮》教学中的运用河南中医学院(450003)宋建平关键词《金匮要略》,教学方法,类证比较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的《金匮》,历来是学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也是中医院校开设的课程之一。其内容主要是论述杂病的辩证论治,是中医内科学形成之基础,在中...  相似文献   

3.
王鼎  谢菁  钟赣生 《中医药学报》2011,39(2):130-132
民国时期的本草著作数量丰富,时代特色鲜明,在本草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中医药重要的文献资料,对现代中药学发展影响深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建立"民国时期本草著作ACCESS数据库",借助客观化文献数据,从文献学的角度进行初步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本草著作在继承民国以前本草著作的基础上,在"中医科学化"的思潮下努力融汇新知,积极探索,在研究人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类别等四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开启了科学化研究的探索先河,对中药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医药的传入 ,自汉以来 ,就不曾停止过。历史上反映外域药物的专著有唐·郑虔《胡本草》、五代前蜀·李《海药本草》等。但这些涉及外国药物的著作 ,多为中国人 (或已经归华的中国人 )所著。其书内容也多据中文资料编成。真正由西方人编写、直接介绍西洋药物的著作 ,晚至清代才出现。已故医史学家范行准行生认为 ,西洋药物著作传入中国 ,当以西班牙传教士石铎《本草实》为嚆矢。但今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吸毒石原由用法》一文 ,曾被《本草补》引用 ,故其成书又早于《本草补》。今就吸毒石及其传入作如下考证。1 关于《吸毒石原由用法…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学著作浩如烟海,多得使人望而却步。体系较为完整的本草著作,历来种类众多,同一著作还常有多种版本,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政和本草》至少有21个版本存世,《本草纲目》有72个版本,《本草备要》有107个版本,这更增加了本草著作的复杂性。不要...  相似文献   

6.
王咪咪 《中药材》2003,26(Z1):60-62
中国古老中医学的发展,首先就源于药物,在一般人们还不能懂得中医阴阳五行的基本的辨病辨证的时候,首先听说的便是"神农尝百草"的神话.由认识草药而认识了中医.从二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始,本草学逐渐演变成了一独立的学科,有了自己系统的分类,及从种植、采收、炮制、鉴别、配伍等完整的内容.自有文字记载的医书问世后,专门的本草学著作也有数百部之多了.丰富的本草学内容还不能完全从这些本草著作中反映出来,在地方志、佛道经、农林、民俗等多科著作中,都还包含相当的本草内容,尤其是各类非本草类医书中的本草内容,一构成了一独特的风景线,使之不断补充和完善着本草学的内容,紧跟并促进着本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文化》2014,(3):39-39
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专辑式精美、图文并茂,受到海内外中医爱好者的一致喜爱,促进了国际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屈大均《广东新语》是清代笔记名著,是书有关中医药内容者逾300条,总计3万余字。举凡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疾病诊治、本草药物、养生长寿等无所不包,反映出屈大均本人在医学上的素养和功底。然而,这部著作的中医药内容至今无人问津,使得这部著作的中医药价值隐没不彰,殊为可惜。现从疾病及治疗、药方、本草药物、养生与长寿等4个方面对这部分内容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草蒙荃》是历史上第一次对辅料炮制原则进行概要介绍的著作。内客较全而简明。明,清以来在中医药界广为流传。作者对《本草蒙荃》中的一些炮制原则作了一些分析、探讨,以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引《证类本草》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该书广泛地辑录了宋以前本草学文献,是现存最早、内容较为翔实可信的药学著作。鉴于目前中医老年学的研究多从医理方面加以阐发,本文试从药物疗效的角度,探讨一下抗衰老指标及抗衰老机理的问  相似文献   

11.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妇科病,尤擅长治疗不孕症、慢性盆腔炎。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张景岳、陈自明、傅青主、张锡纯。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金匮  相似文献   

12.
本草学的研究工作一直得到政府和医家的重视,历史上出现了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本草文献著作,如唐代《新修本草》、宋代《证类本草》、明代《本草纲目》等,当代有融古今本草知识一体的大型本草巨著——《中华本草》。这些本草学的全面研究和总结工作大大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目前本草学的研究有方兴未艾之势,既有对本草学内涵的研究,更有对本草内容的具体分析、考证、归纳等。然而,本草学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必须根据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中医药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研究目标。兹将本草学的研究现状及笔者对本草学未来发展要求的看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草节要》是南宋张松节抄《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大型本草著作中的常用药物,编纂而成的一部本草著作,已亡佚,但在《宝庆本草折衷》《本草纲目》等著作中保留了部分内容。全书以简约精炼的语言概述药物性味及功效,最早将芰实等归为药用,最早提出香薷治暑、山楂消食的功效,并推广草果在临床应用等,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文章从作者考辨、原文辑佚及其对本草学的主要贡献等方面进行探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脑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版式精美、图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传承、著述、行医轶事等角度,对明清时期浙江嘉善地方医家群体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医家为线索,研究《嘉善县志》《嘉善名医传略》《嘉善县百年百位名医》等地方著作,对明清时期医家的生平及著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明清时期嘉善地区记载的医家以世代传承为主,多为家传;著作丰富,涉及各科,其中摄生类著作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多有儒学功底,将行医作为践行“仁”的重要途径,尊重生命、淡泊名利、医德高尚。结论:明清时期是嘉善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整理与挖掘嘉善地方医家史料,对补充完善地方中医历史及研究地方医学源流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Chinese Medical Culture)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版式精美、图文并茂,受到海内外中医爱好者的一致喜爱,促进了国际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及学术价值。现杂志社有少量库存,如有需要请尽快联系订购,也欢迎您对《中医药文  相似文献   

17.
<正>(Chinese Medical Culture)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版式精美、图文并茂,受到海内外中医爱好者的一致喜爱,促进了国际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谢海洲教授(1921~)出身于中医药世家,自幼勤奋学医,青年时从中药专家赵燏黄先生学习本草文献,并从事中医药教学工作。解放后在北京卫校、护校教中医基础及本草方剂,其间曾在中国药学会创编的《中药通报》工作数年,曾受本草专家黄胜白先生亲传;在陈慎吾、胡希恕先生主办的中医讲习所讲授本草方剂。后入市中医进修班进修,在北京中医学院任中药教学及指导实习工作。1975年至今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临床科研及培养研究生工作,任广安门医院内一科主任医师、研究生部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谢老著作等身,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及科普著作多本,为弘扬中医、中药、养生保  相似文献   

19.
1909年伊博恩受伦敦会派遣来到北平协和医学校任教,后至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工作直至1949年去世。在华期间伊博恩致力于中药的科学化、标准化分析研究和《本草新注》《本草纲目》《救荒本草》等中医著作的翻译工作,成为近代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中医本草学著作翻译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版式精美、图文并茂,受到海内外中医爱好者的一致喜爱,促进了国际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及学术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