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城市河湖水体水质的下降、水体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缺失,对城市水体生态功能和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现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合于我国城市河湖水体综合整治和功能品质提升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迫在眉睫。随着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经过一系列城市河湖水体监测、评估、治理与修复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总结凝练出“城市水体监测评估—污染负荷控制—水体水质提升—生态功能恢复”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我国城市河湖水环境监测评价、水污染控制、水环境整治、水生态恢复的技术问题。在天津、重庆、安徽等重点流域、区域的示范应用验证了水专项技术成果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促进了城市河湖水体整治技术的发展与规模化应用,为我国城市水环境工程相关科研、设计、建设、运维和监管人员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技术方案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上社河为农田区域排水灌溉河道,承担着容纳农田面源污染负荷的作用。为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通过截污围隔装置、组合型生态浮床、生态护坡及水生植物恢复等工程技术措施对该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结果表明,经过6个月的稳定运行,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得以有效去除,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了恢复和提升。该工程设计可为农村面源污染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外循环透析处理"和"水体高效自净"相结合的水环境治理新技术,并对该技术在城市湖泊水体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该技术以高效、全面、稳定的前沿物化技术和成熟生态技术相结合,开创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模式。通过超磁透析保护与原位生态修复的方式,可快速实现水体水质的净化,为水生态自身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水环境的短期净化和长期修复的目的。超磁透析技术可高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和非溶解性COD,大幅改善水体的透明度,快速削减营养盐,恢复水体水质,再与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可使河湖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竹皮河为季节性雨源型城市河流,存在污水直排、底泥淤积、季节性干涸等诸多水环境问题,导致其水质恶化严重,水生态系统受损,自净能力较弱。为恢复竹皮河生态系统多样性,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水质长效保持,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采用人工湿地、原位微生物修复、生态砾石河床、水生植物恢复等多种生态治理技术集成,实施河道生态补水、生态净化、生态修复三大工程,重建生态系统多样性,实现水质自然净化。通过流域综合治理,竹皮河城区段下游水体水质逐步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工程设计为雨源型城市河流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实现五缘湾片区水环境治理目标,通过排洪沟整治、就地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及湿地水体循环处理系统来实现。排洪沟采用生态改造方法,达到"污水不见天"的效果;沟内截留的污水采用A2O-MBR工艺进行处理;湿地公园水体采用混凝反应-气浮-砂滤工艺进行除藻除磷循环处理。通过以上技术措施,使得片区内水环境满足生态复合型服务城区的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治水模式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港澳大湾区黑臭水体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水环境质量与世界一流湾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在水环境质量升级并达到水体使用功能要求下,传统治水模式面临着水体氮磷指标降解难的问题。为此,提出碧道建设创新治水模式。介绍了碧道建设创新治水模式的内涵,以及珠海、深圳和广州碧道试点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结合广州珠江西航道鸦岗断面水质改善及中支涌、鸭涌河的治理效果,阐述了碧道建设通过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构建的有机结合,可实现水体使用功能恢复,为粤港澳大湾区水环境质量升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水环境恶化日益加剧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传统水环境治理技术主要集中于底泥疏浚、功能微生物投放、药剂絮凝等物理化学方法,存在二次污染风险。随着技术创新发展,生态治水逐渐走向成熟。通过对太湖三山岛生态湿地工程进行观测,发现该工程实施3年后,围隔外总磷浓度为0.04mg/L,围隔内总磷浓度为0.02mg/L,总磷降低了50.0%。工程实施后湿地景观得到明显完善,水体清澈,植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得到改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地形改造、植物恢复等生态措施对藻类进行拦截并兼顾景观效果是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为强化多源污染型流域治理效果,需因地制宜制定系统性、整体化的解决方案.针对雄县马庄干渠流域因快速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污染源复杂多样、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不平衡等问题,提出适用于水体、底泥、岸坡等多个作用对象的全方位、多层次型综合生态治理方案.通过人工湿地、底质改良、生态驳岸整治、生态浮岛等多种治理手段,建立水体自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通过构建大漂、苦草与鲢鱼组成的生态系统,研究其对库湾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构建大漂、苦草和鲢鱼组成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水体氮、磷营养盐,抑制藻类异常增殖,恢复良好的水体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南运河市区段治理项目,是继海河综合开发项目后,市政府实施河道综合开发的又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提高了南运河的水质标准,恢复了南运河的排涝功能,改善了河道两岸区域水环境,促进了沿河两岸房地产业的开发以及城市面貌的改观。介绍了南运河治理工程的设计特点,从河道水质保持方案和河道堤岸设计两方面,强调了自然、生态的治河理念是将来水体治理的必然趋势,其设计思路在河湖水体治理和建设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安全规划的现状问题、根源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应管控手段的基础上,探讨了广州市城市水环境建立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河涌生态保护廊道的分级保护措施,以及与生态绿地保护相结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统一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磊  方维萱  刘增仁  鲁佳  张立新 《矿产勘查》2020,11(10):2283-2292
新疆乌恰-康苏地区典型干旱荒漠生态脆弱区,水-岩-土-植生态景观异质性及耦合作用,直接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该文根据景观异质性理论,通过遥感、水文地质调查、生态样方测量等综合调查方法,研究生态区划、水文地质与植被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分为高中山荒漠基岩裂隙水、中山侵蚀山地裂隙孔隙层间水、山前洪-冲积扇盆地孔隙水、河流阶地孔隙水4个主要生态水文景观类型。高、中山区及河流阶地绿洲受大气降水及地面蒸发作用控制,冲洪积扇缘绿洲受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地下水水位变化控制。以期对乌恰-康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建设、绿洲生态稳定及生态功能区划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向莹  朱忠明 《山西建筑》2012,38(3):156-157
在新疆自然环境条件脆弱水环境保护路段,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特点,通过对路面污染水源的收集,进行集中处理,以期达到防止路面污染水源对脆弱的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保证生态环境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宋晓晨  冯高峰  徐东升 《山西建筑》2010,36(33):349-350
结合水电工程建设中施工开挖的分类,分析了施工开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潜在地质灾害增加等,并阐述了岩石力学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出了水电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以期引起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杨潇  胡谨显 《城市建筑》2014,(6):344-345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单一的工程护坡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护坡的同时如何恢复生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因此“生态护坡”诞生了。本文综合分析了生态护坡的现实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生态护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传统河道护坡结构对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影响,并在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对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为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路穿越湿地将对湿地的自然环境、生态功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包括对湿地的占用,引起水土流失,对湿地水质,空气,动植物等造成影响。文中结合三江湿地区域挠力河湿地及建虎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主要分析公路建设对挠力河湿地水环境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公路建设对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生态空间的适应性发展研究对空间生态安全、景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空间活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运河山东段的台儿庄古镇为例,在景观格局优化视角下,构建水环境生态空间适应性发展框架,提出实践研究思路及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ArcGIS软件对台儿庄古镇水环境生态空间的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运河沿线与龟汪、西塘湾、庙汪的交汇区域为极高敏感区,运河沿线景观绿带区域及古镇水巷区域为高敏感区,古镇商业性建设用地及北部、东部的民居区域属于中低敏感区,基于此构建水环境生态安全体系并划分水环境生态空间管控分区;2)台儿庄古镇下垫面径流量为0.828,应适度增加透水性材料,提高水环境系统的生态循环功能;3)增加古镇空间界面中的水环境景观,提升景观空间活力。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为大运河沿线的古镇聚落水环境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LEED-ND(LEED-Neighborhood Development)标准是国际领先的针对绿色生态社区规划的标准。对比分析LEED-ND标准中所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与我国现状,得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加强对濒危物种与生态社区保护、湿地水面及坡地保护、避免洪泛区、减少热岛效应等内容的保护,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
Targeting a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ecological citi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areas has begun to take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cept as the design essen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design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n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areas and create a livable environment for cities.  相似文献   

20.
杨宪邦 《山西建筑》2009,35(22):14-15
指出治理城市河道是完善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生态理念,分别对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和河道治理与保护进行了阐述,以期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更多地运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有利于景观建设的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