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在西方国家是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为4.5%~15%。自1991年,西方国家已开展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该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和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首选术式。但由于食管裂孔疝是良性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选择合适手术适应证、合适手术方式对食道裂孔疝患者进行合理修补,将减少术后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我们强调规范化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2.
食管裂孔疝(HH)是临床高发病,与腹内压力升高、食管相对短缩、裂孔周围支撑结构薄弱有关,能引起胃食管反流、吞咽异常、食管外症状等,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HH手术在我国不同级别医院逐渐开展。由于对疾病解剖、病理生理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手术培训的欠缺,我国HH修补术后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多。为规范HH腹腔镜修补操作、同质化HH腔镜手术水平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循照共识、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容易掌握、推广的HH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操作七步法。  相似文献   

3.
食管裂孔疝(HH)是一种常见疾病, 患者腹腔内容物通过扩大的膈肌食管裂孔突入胸腔, 常见临床症状为反酸、烧心、嗳气、咳嗽、胸痛等。目前不同类型食管裂孔疝的综合治疗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其临床处理策略仍面临严峻挑战。外科医师治疗HH时应遵循个体化方案, 为患者制订最合理临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疝修补术与抗反流手术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重要方式。目前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胃食管手术,但关于其对比传统腹腔镜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且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对以上问题进行总结后发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具备自身硬件设施的优势,在未来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抗反流手术中的应用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巨大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的是食管旁疝,如果胃向胸腔疝入体积更多,则称为胸腔胃或倒置胃,目前尚无巨大食管裂孔疝的统一定义。巨大食管裂孔疝是临床复杂疾病,症状多样容易误诊,腹腔镜为巨大食管裂孔疝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目前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具体操作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将巨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和腹腔镜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取得很好的疗效,有共识也有争议。食管裂孔疝的诊治过程中应关注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手术方法选择、手术适应证选择等问题,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促进腹腔镜食管裂孔疝诊治的进一步规范化,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HH)的诊断方法、胃底折叠方式、术式选择、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诊断此病的相关检查主要有:上消化道钡餐、电子内镜、24 h食管测酸、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胸+腹部CT等;常用的胃底折叠术式有:Nissen 360度胃底折叠术、改良Nissen 360度胃底折叠术、Toupet 270度胃底折叠术、Dor 180度胃底折叠术,对于胃底折叠方式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出血、脏器损伤、吞咽困难、气胸、食管或胃穿孔、术后复发等,通过有效的预防可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治疗HH以来,因具有微创、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视野开阔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HH的首选。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食管裂孔疝(HH)修补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精准度高、病人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复发率低,随访期间有满意的生活质量和影像学结果。由于现阶段机器人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导致其与腹腔镜手术相比优势不够显著,在手术时间、再入院率、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部分研究结果认为在原发性HH和抗反流手术中使用机器人手术系统没有明显的优势,不建议在此类手术中使用机器人手术系统。H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仍无定论,个体化制定手术方案,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目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是临床上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机器人HH修补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在精细解剖、精准缝合、微创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是指腹腔内组织或器官通过食管裂孔突入胸腔所形成的疾病,人群中发生率为4.5%~15.0%。其中Ⅰ型HH占90%~95%,食管旁疝(paraesophageal hernia,PEH)约5%[1-2]。达到肥胖诊断标准病人的HH发生率显著增加,可达20.0%~52.6%,并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外科手术是HH治疗的主要方法,但疗效至今仍不理想,5年随访的复发率可达50%。其中因肥胖导致HH术后复发的增加更明显[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与呼吸道症状相关性.方法 2009年1-12月在胃食管反流中心收集HH住院患者,分别对其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诊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在362例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中,196例有HH(54.1%),其中132例有呼吸道症状,64例无呼吸道症状,结果显示HH与呼吸道症状有相关性(x2=15.3,P=0).进一步多变量分析研究显示HH能增加呼吸道症状的风险(优势比OR值2.3,95%可信区间CI 1.5~3.6).196例HH患者中,178例行胃底折叠术并裂孔疝修补术,7例行胃底折叠术,11例保守治疗,术后168例疝修补术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2±3)个月;7例胃底折叠术患者平均随访(12±4)个月,总有效率85.1%.结论 HH发病隐匿,由于其独特的形成因素,HH能增加反流及呼吸道症状的风险.通过有效的诊断并积极治疗HH,能显著减轻反流及其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8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联合组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 结果2组术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反流症状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对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微创、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床医生对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认识越来越充分[1],对于HH和GERD的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多。由于水平参差不齐,广泛开展的手术也带来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在经过了大量临床实践,又参阅了大量(从pubmed筛选的200余篇)文献,同时复盘自己、国内外同行的数百个手术视频,分析手术原理、操作技巧,并实践如何化繁为简、使整个手术在腹腔镜直视下能做到精确到位。  相似文献   

13.
食管由后纵隔通过膈肌后部的孔进入腹腔,此孔称为食管裂孔.腹段食管、胃贲门部、部分胃组织甚至腹腔内其它脏器和组织经食管裂孔突入膈上,称为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见者,达90%以上.根据形态食管裂孔疝一般分四型,即滑动型食管裂孔疝(Ⅰ型)、食管裂孔旁疝(Ⅱ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Ⅲ型)和巨大型食管裂孔疝(Ⅳ型).Ⅰ型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即可,严重者才选择手术治疗,其余类型均有手术治疗适应证.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或经腹手术,因创伤较大而影响了该手术的推广.腹腔镜手术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患者只要能耐受全麻就能耐受手术,因此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逐渐被大家接受.  相似文献   

14.
正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是一古老而常见的解剖缺陷,以往常被医生所忽略,随着国内对此病的日益重视,发现食管裂孔疝引起的非心源性胸疼、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导致的食管与食管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国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自Bowditch~[1]于1853年首次报告HH以来,其是否需要外  相似文献   

15.
正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典型(反酸、烧心、胸痛)和非典型症状(哮喘、慢性咳嗽、睡眠障碍等),其中多数患者只需生活方式的改变不需要药物治疗,但一部分GERD患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GERD与Barrett食管的发展最终会有食管癌的风险~([1])。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inhibitor,PH)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但是仍然会有药物难以控制的GERD患者,尤其是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hiatal hernia,HH)。微创外科抗反流手术可  相似文献   

16.
食管裂孔疝嵌顿并胃坏疽十分罕见。本文回顾1例9岁6个月女性患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嵌顿并胃坏疽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患儿患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嵌顿,病情危重,胸部CT及上消化道造影可明确诊断,行胃大部切除及食管裂孔疝修补后出现食管远端出血及食管-胃连接处狭窄,早期手术解除嵌顿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腔镜Nissen手术在治疗食管裂孔疝中的优越性。方法:应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31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仅1例发生纵隔气肿。术后随访6个月~7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当今治疗食管裂孔疝手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8.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内科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治疗。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以其术野清晰、操作灵活、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而迅速成为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金标准术式。本文综述应用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9.
食管裂孔的形态学特点近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食管裂孔的形态学变化导致了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的发生。使用多排螺旋CT并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体内食管裂孔面积,让临床医师可以直观地了解食管裂孔的形态学变化,并可以进一步认识HH的发生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病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的现状及其与呼吸道症状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H及其与呼吸道症状关系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常引起喉、气道等食管外症状,极易误诊误治。HH在GERD者中常见;且在因反流引起的食管外症状患者中,并发HH者不在少数。经腔镜积极治疗HH,能显著减轻反流及其引起的呼吸道症状。结论HH能增加反流所致的呼吸道症状的发生风险,积极治疗HH可明显改善反流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