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阎妍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7):640-641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为儿童泌尿系统常见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约占泌尿系统住院病人的20%,其发病率居泌尿系统疾病第二位,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病情长、易复发。大多数患儿经住院治疗后缓解或好转,但出院后是否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  相似文献   

2.
张茵  银永革 《医学综述》2014,(2):260-262
肾病综合征是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等,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决定预后以及治疗方法。该文主要探讨抑制免疫与炎性反应方面的新药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以及中药治疗的疗效,以期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缓解率,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1932年外国学者首先提出的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是一组比较顽固的病症,它不是一个病名,而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和感染的发病危险明显增加等。按  相似文献   

4.
肾病综合征(以下简称肾病),是由于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为小儿常见病,在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为第二位。临床具有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由于肾病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并发症多及治疗困难的特点,必须加强护理。现将我科2000~2004年间收住的36例肾病患儿的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乔艳 《吉林医学》2008,29(6):463-464
肾病综合征(NS)为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居第二位,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四大临床特征。由于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合并症多及治疗困难等特征,要想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加强护理。现将2002年-2003年之间收治的86例肾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可以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Secondary nephrotic syndrome SNS).诊断肾病综合征条件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其中前两者为必备条件.笔者就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化验检查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明显浮肿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我们对我院收治的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欧三桃 《医学综述》2003,9(3):164-167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e,NS)不是一独立的疾病 ,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每日 >3.5g 1.73m2 体表面积 )、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 <30g L)、水肿、伴或不伴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1 ] 。白蛋白是血浆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那么低白蛋白血症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进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现就近年来对这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低白蛋白血症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其他蛋白组分的影响1.1 低白蛋白血症对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治疗肾病综合征主要是以糖皮质激素(强的松)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是不同个体对激素治疗的反应不同,绝大多数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激素有效,表现为水肿消失,尿检蛋白转阴,这种肾病原则上称为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但有大约1/4的患儿应用激素治疗的效果不好,称这种肾病为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明显水肿为共同临床特征,其发病率高,发病多见于学龄儿童[1]。小儿肾病综合征需长期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病程长、易复发、患儿的心理因素、家  相似文献   

11.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为小儿常见病,全身明显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发病率仅决于急性肾炎和肾盂肾炎。由于肾病的病程迁延、易复发,需要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加强护理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常见表现之一,发生率不断增加。高尿酸血症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造成肾脏损伤,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及尿酸性肾结石。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减 )并肾病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文献报道较少 ,我院近 10年收治的 15 6例甲减病人中 ,有 6例合并肾病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40~ 61岁 ,平均 5 1.5岁。其中 1例为特发性甲减 ,2例为甲亢行13 1I治疗10年后致甲减 ,1例为垂体性甲减 ,另 2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后甲减。 4例长期误诊为肾病综合征 ,2例误诊为慢性肾炎。1.2 临床表现  6例病人均表现全身虚肿 ,无怕冷、嗜睡、纳差、语言缓慢等。 3例有心悸、胸闷 ,6例均有记忆力下降。体查均发现有面…  相似文献   

14.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2000~2006年,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配合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对其疗效和减轻副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中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低蛋白血症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发低蛋白血症患者、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实验组、观察组、对照组,取其清晨静脉血5 ml制为标本,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白蛋白.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与血清白蛋白下降呈正相关性;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蛋白、FT3、FT4进行检测,能够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低蛋白血症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极有帮助,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分为两组:黄芪与西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单纯西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80例病人在治疗期间.均未输注白蛋白。结果:治疗组血浆低蛋白血症纠正时间快(4~8周),平均38天。对照组(6~12周),平均94天。结论:黄芪能够促进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肝脏白蛋白合成,较快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了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蛋白质代谢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长期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发展为痛风,还会对人体多系统,即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等产生严重影响。研究证明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患者血尿酸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高,病变范围越广泛,由于血中尿酸水平增高,超过其饱和度从而析出结晶,附着于血管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了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众多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杜贵年 《求医问药》2014,(16):13-14
目的:探讨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和50例进行健康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0例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人员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检测结束后,对照组人员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在临床治疗中,应及时检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如果含量过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郭惠  马新美 《实用新医学》2000,2(12):1067-1068
目的:评价云南灯盏花治疗肾病综合征高粘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对38例肾病综合征患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即治疗组20例,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20ml加入5%GS 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为18例,用肝素50mg加入5%GS 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结果:2组治疗后胆固醇(CH),红细胞压积(Hct),血栓指数Q,纤维蛋白原均显下降,且治疗后两组间无显差异。结论:云南灯盏花治疗肾病综合征高粘血症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在无监测条件的医院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老年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多见,文章提出如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封闭我论何种肾病,经临床观察均有高粘滞血症因素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