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线辣椒耐盐机理,以线辣椒耐盐品种‘强丰7301’和盐敏感品种‘GX7’为材料,用50、100、150、200、250mmol·L~(-1)的NaCl溶液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研究盐胁迫对线辣椒幼苗根系形态、根系生长参数的影响,用250mmol·L~(-1)的NaCl溶液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研究对根系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根系的颜色从乳白色逐步变为褐色;低浓度盐胁迫(50和100 mmol·L~(-1)的NaCl溶液)可以促进‘强丰7301’幼苗根系的生长,150mmol·L~(-1)及其以上的高浓度盐胁迫则对‘强丰7301’幼苗根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5个浓度的盐胁迫处理对‘GX7’幼苗根系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盐胁迫3 h、6 h和12 h后2个品种都有大量的基因差异表达,‘GX7’和‘强丰7301’在盐胁迫后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12 h达到最大,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几乎各占一半。通过GO注释分析,‘强丰7301’与根系耐盐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3个GO分支中均有分布,涉及到根形态发生、渗透胁迫反应、细胞生长、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等过程,说明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其耐盐性有关;将‘强丰7301’在3个时间点筛选出的与根系生长发育有关的基因注释到KEGG数据库,有11个基因在所有时间点均发生了差异表达,且集中在胞吞作用、谷胱甘肽代谢、真核生物中的核糖体生物合成、吞噬体、苯丙氨酸代谢、苯丙素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方面,说明‘强丰7301’的耐盐与上述代谢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NaCl胁迫对不同品种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NaCl胁迫下2种辣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2个辣椒品种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强丰7301"和"秋艳"2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CK),50,100,150,200,250mmol/L)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胁迫时间相同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2个辣椒品种幼苗叶片中的MDA和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高浓度(200,250mmol/L)NaCl处理会使辣椒植株逐渐表现出盐害症状;在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秋艳"的盐害程度较"强丰7301"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甘草幼苗为试材,以不同浓度(0 mmol·L~(-1)、50 mmol·L~(-1)、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NaCl溶液浇灌培养进行盐胁迫处理,分别于胁迫后15 d、30 d对甘草植株生长以及根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NaCl(50 mmol·L~(-1))胁迫下,甘草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并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一定浓度NaCl(100 mmol·L~(-1))胁迫下,甘草植物生长良好,同时根叶渗透调节物质有所升高,束缚水/自由水升高,相对含水量维持较高水平;高浓度NaCl(200 mmol·L~(-1))胁迫下,甘草根叶渗透调节物质虽有所升高,但相对含水量下降辐度较大,植株生长明显受抑,叶片黄化。综合分析认为,甘草植株对低浓度盐胁迫(50 mmol·L~(-1)NaCl)具有良好适应性,对较高浓度盐胁迫(100~200 mmol·L~(-1)NaCl)具有一定耐受性,渗透调节是其抵御盐胁迫的重要生理反应之一,且不同器官不同胁迫时间发挥渗透调节功能的物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Cl分别对红心萝卜种子和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下胚轴长、鲜质量、干质量及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游离脯氨酸、丙二醛质量分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0mmol·L~(-1) NaCl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鲜质量最大,对照的根长、干质量最大,上述指标均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随着NaCl处理浓度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红心萝卜幼苗体内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均随之增加,而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低浓度(10mmol·L~(-1))的NaCl处理对红心萝卜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红心萝卜对低浓度盐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板栗幼苗的缓解作用,以两年生红栗2号板栗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0、0.1、0.2、0.5、1.0、2.0 mmol·L~(-1))的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100 mmol·L~(-1)NaCl胁迫下板栗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NaHS可不同程度缓解盐胁迫对板栗幼苗叶片造成的伤害,与100 mmol·L-1NaCl胁迫处理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从而有效降低了盐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提高了板栗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且这种缓解效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以0.5、1.0 mmol·L~(-1)NaHS两个浓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蒙古黄芪生理代谢的影响,以绿茎(L07-22)和紫茎(Z09-1)2个蒙古黄芪新品系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盐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特性指标,揭示其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NaCl处理下,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相对电导率和细胞膜伤害率增加,幼苗的半致死NaCl浓度分别为150 mmol·L-1和130 mmol·L-1。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幼苗MDA含量在250 m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分别是各自对照的2.5和3.5倍,而在200 mmol·L-1 NaCl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分别是各自对照的1.1和1.5倍。蒙芪L07-22和蒙芪Z09-1幼苗的膜结构在盐胁迫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其幼苗盐敏感损伤浓度为100~250 mmol·L-1。二者相比而言,蒙芪L07-22在测定的多数指标中表现出更高的苗期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以高纤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D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NaCl胁迫下,施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亚麻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1)NaCl胁迫下,采用0.05~0.5 mg·L~(-1)BR浸种,与对照相比,亚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显著提高(P0.05),采用0.5 mg·L~(-1)BR浸种效果最好。适当浓度BR预处理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亚麻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SOD、POD、SuSy、β-1,3-葡聚糖酶等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盐害胁迫。通过综合比较确定,0.1~0.2 mg·L~(-1)BR处理对提高亚麻幼苗耐盐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抗坏血酸引发对NaCl胁迫燕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引发对植物幼苗耐盐性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燕麦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燕麦种子进行不同浓度(0、0.5、1.0、1.5和2.0mmol·L~(-1))的抗坏血酸(AsA)引发,然后在浓度为0、50、100和200mmol·L~(-1)的NaCl胁迫下发芽,并分析其芽长(LS)、根长(LR)、芽鲜重(FWS)、根鲜重(FWR)及幼苗活力指数(SVI)的变化。[结果]NaCl胁迫下燕麦幼苗LS、LR、FWS、FWR和SVI均显著(P0.05)下降。随AsA浓度增加,燕麦幼苗LS、LR、FWS、FWR和SVI均在NaCl胁迫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AsA浓度为1.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不同AsA和NaCl浓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燕麦幼苗LS、LR、FWS、FWR和SVI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结论]NaCl胁迫抑制了燕麦幼苗的生长,而适宜浓度的外源AsA引发可促进NaCl胁迫下燕麦幼苗生长,且该作用与AsA和NaCl的浓度及两者交互作用具有密切关系。试验中1.0 mmol·L~(-1)的AsA引发对NaCl胁迫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方法,以4个树种实生幼苗为材料,对不同浓度(0,250,500,750 mmol·L~(-1)和1 000mmol·L~(-1))NaHCO_3胁迫下各树种的形态表现、生长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比较4种植物耐盐性大小。结果表明,1)随着NaHCO_3浓度的增加,4种植物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株高、生物积累量减少,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值降低,按降幅大小排列为黑果枸杞柽柳银水牛果沙棘;2)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黑果枸杞和柽柳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500mmol·L~(-1)的处理下先降低后回升,表明植物已经适应了该浓度的胁迫,具有较强的NaHCO_3耐受性;3)低浓度(≤500mmol·L~(-1))NaHCO_3处理下沙棘和银水牛果通过增加根冠比提高对胁迫的抗性,高浓度(500mmol·L~(-1))处理下根冠比的增加不明显,黑果枸杞和柽柳在不同胁迫浓度之间根冠比值变化幅度较小,基本保持一致;4)综合分析4种植物的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求得4种植物的耐盐阈值分别为黑果枸杞600 mmol·L~(-1)、沙棘303 mmol·L~(-1)、银水牛果470mmol·L~(-1)、柽柳516mmol·L~(-1)。比较得出4种植物的耐盐性大小为黑果枸杞柽柳银水牛果沙棘。  相似文献   

10.
以秦岭北麓的散叶荠菜为试材,用不同摩尔浓度的水杨酸(0.3 mmol·L~(-1)、0.6 mmol·L~(-1)、0.9mmo·L~(-1)和1.2 mmol·L~(-1))喷施叶面,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荠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处理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的散叶荠菜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进而提高盐胁迫下散叶荠菜抵抗盐胁迫的能力。0.9 mmol·L~(-1)水杨酸处理下,盐胁迫下荠菜的保护酶和叶绿素含量均达到峰值,抵抗盐胁迫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设施土壤累积的盐对蔬菜生长的不利影响愈加明显。生菜是设施栽培的重要蔬菜之一,为选择耐盐的生菜品种以促进生菜栽培产业的发展,试验采用培养皿法,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下,通过对比5个品种紫色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活力指数、盐害指数等指标从而分析了不同品种紫色生菜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不断提高,不同品种紫色生菜种子对盐胁迫的反应结果有所不同。各个品种紫色生菜种子对低浓度盐胁迫(≤50mmol·L~(-1))有一定的适应性,高浓度盐胁迫(≥150mmol·L~(-1))对紫色生菜种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紫晶F1和特红皱的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硝酸镧浸种对藜麦种子萌发及盐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盐碱地的形成,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藜麦具有耐盐的特性,能够缓解部分盐胁迫。中国是稀土含量最多的国家,有研究表明,稀土元素镧可能对盐分胁迫有缓解作用。本试验通过硝酸镧浸种后对藜麦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探讨该浸种方法对藜麦种子萌发以及盐胁迫下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缓解盐害、提高藜麦抗盐性研究提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藜麦为研究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不同硝酸镧浓度浸种(25、50和100 mg·L~(-1))对藜麦种子萌发及不同浓度盐胁迫下(100、200和300 mmol·L~(-1) NaCl溶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50 mg·L~(-1) La(NO_3)_3浸种时,藜麦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并与其他浓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2)相同La(NO_3)_3浓度浸种时,300 mmol·L~(-1)NaCl以内藜麦幼苗的株高、根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POD、SOD、MDA、可溶性糖、脯氨酸都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在相同浓度盐胁迫下,藜麦幼苗的株高、根长,POD、S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均随硝酸镧浸种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MDA随浸种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4)藜麦在300mmol·L~(-1)NaCl范围下均能生长,在300 mmol·L~(-1) NaCl时,幼苗各项指标基本最好,其中50 mg·L~(-1)硝酸镧浸种处理下各项生长指标均达到最佳。【结论】低浓度50 mg·L~(-1)硝酸镧能够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以及盐胁迫下藜麦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加强藜麦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对盐胁迫起到缓解作用;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本文结果表明硝酸镧浸种可提高藜麦对盐分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谷子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盐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5种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以谷子发芽期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相对盐害率以及幼苗前期的根长和苗高的相对盐害率作为鉴定评价指标,研究谷子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盐性鉴定的盐胁迫条件。结果表明:200 mmol/L或250 mmol/L NaCl处理可作为谷子发芽期耐盐性鉴定的盐胁迫条件;150 mmol/L或200 mmol/LNaCl处理可作为谷子幼苗前期耐盐性鉴定的盐胁迫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5个产地菘蓝幼苗光合特性及抗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盐胁迫下不同产地菘蓝幼苗的生理响应规律,为菘蓝耐盐性材料的筛选与耐盐生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河北保定(HB)、内蒙古包头(NB)、辽宁铁岭(LT)、安徽亳州(AH)、山东滨州(SB)5个产地的菘蓝栽培居群为材料,采用避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0、50、100和150 mmol·L~(-1)NaCl)盐胁迫对各产地菘蓝幼苗生长、光合特性、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LT和AH菘蓝幼苗含水率,叶片和根的鲜、干质量均呈下降趋势。HB和SB菘蓝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及叶绿素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LT和AH菘蓝则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5个产地菘蓝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100 mmol·L~(-1)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结论]不同产地菘蓝幼苗的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100 mmol·L~(-1)盐浓度为菘蓝幼苗的极限耐受盐度。综合评价,河北保定和山东滨州菘蓝幼苗耐盐性强,内蒙古包头菘蓝的耐盐性次之,而安徽亳州和辽宁铁岭的菘蓝幼苗对盐的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外源脱落酸对盐胁迫下茄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茄子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ABA(0、0.05、0.1、0.15、0.2、0.25 mmol·L~(-1))对盐胁迫处理下茄子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可促进盐胁迫处理下茄子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的积累以及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改变在盐胁迫下茄子幼苗体内代谢,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并缓解盐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其中,以喷施0.2 mmol·L~(-1) ABA缓解效果最佳,而以喷施0.05 mmol·L~(-1) ABA缓解效果最不明显,在喷施外源ABA后第1天,所有外源ABA处理与盐胁迫清水处理(CK2)相比,茄子幼苗的MDA、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电导率值、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较小,说明外源ABA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至少24 h以上)的代谢变化,才能显著调控茄子幼苗体内代谢,提高茄子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分别用0.4mol·L~(-1)、0.6 mol·L~(-1)、0.8 mol·L~(-1)的NaCl处理3个月季品种的叶片,并于处理后24 h、48 h、72 h测定盐害指数。结果表明:NaCl浓度为0.4 mol·L~(-1)时,各月季品种叶片受盐害症状不明显,盐害指数相差较小,不宜作为月季耐盐性筛选浓度;而NaCl浓度为0.8 mol·L~(-1)时,各月季品种的叶片迅速受害,盐害指数相差很大,故可用于大批量月季品种的快速粗略的耐盐性筛选;而NaCl浓度为0.6 mol·L~(-1)时,各月季品种的受害速度适中,盐害指数差异大且相对稳定,是筛选月季耐盐品种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的耐盐碱能力,以红三叶新品系Z1308为对象,研究了该品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不同浓度(0、40、80、120、160、200mmol·L~(-1))碱性盐溶液(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红三叶在低浓度(≤40mmol·L-1)胁迫时种子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较强,而在高浓度(≥80mmol·L~(-1))胁迫时则显著降低(P0.05)。红三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与碱性盐溶液浓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其种子萌发的碱性盐溶液浓度的临界值为102.2mmol·L~(-1)。红三叶根的生长对碱性盐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研究Na Cl胁迫下,外源Si(K2Si O3)对肥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浓度梯度(40、80、120 mmol·L~(-1))的Na Cl胁迫下,外源Si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肥皂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胚轴、胚根长度及幼苗干质量,其中,以0.8~1.2 mmol·L~(-1)的外源Si处理效果最佳。在3个梯度的Na Cl胁迫下,0.8~1.2 mmol·L~(-1)的外源Si均可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缓解Na Cl胁迫对肥皂草种子和幼苗的伤害;当外源Si浓度超过1.2 mmol·L~(-1)时,缓解Na Cl胁迫作用逐渐降低。在80 mmol·L~(-1)Na Cl胁迫下,当外源Si浓度超过1.6 mmol·L~(-1)时不具有缓解Na Cl胁迫作用,反而抑制肥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硝态氮对甘薯根系发育及荧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商19(盐敏感型)和济23(耐盐型)两个甘薯品种,设两个盐氮(NaCl:1、120 mmol·L~(-1);NO_3~--N:1、10 mmol·L~(-1))水平,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盐氮交互作用对耐盐型和盐敏感型甘薯根系发育及叶片荧光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盐、氮水平处理时,两基因型甘薯其根系总长度差异不显著,同一盐水平,J23根系干重随氮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S19随氮素加入而升高;而盐敏感型甘薯在轻盐水平或重盐水平下根尖数都多于耐盐型甘薯;相同盐氮耦合处理下,与耐盐型(J23)相比,盐敏感型(S19)甘薯根系活力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2)耐盐型和盐敏感型甘薯最大光化学效率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因此甘薯品种之间的耐盐性对植株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3)相同氮水平下,随NaCl浓度升高,甘薯的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等指标都有所下降;4)相同NaCl水平下,随氮素营养的加入甘薯细胞中硝态氮含量随之增加,甘薯的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等指标都有所上升;5)硝态氮的供应可缓解盐胁迫对甘薯根系生物量、根系活力以及叶绿素荧光系统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弢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142-143
以辣椒幼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0、150、200、250、300 mmol/L)的NaCl溶液中胁迫处理,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处理下辣椒幼苗叶片内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然后下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