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当前国内外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霍林河露天矿为例,采用布设监测点、实地样方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对矿区环境进行了综合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霍林河露天矿的开采对矿区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空气中以SO2和烟尘为主的污染物含量增多,水质污染物超标,采掘场造成的噪音污染最为严重,矿区周边植被类型发生变化。并提出相应污染治理对策和生态保护措施,为今后其他草原露采提供可借鉴的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集抚顺西露天矿区内排土场中4种典型的岩石风化土,通过分析样品中理化指标(含水率、p H值、有机质)和多环芳烃的含量,确定了茚苯(1,2,3-c,d)芘为矿区岩石风化土的特征污染物,矿区多环芳烃总量排序依次为混合堆积岩风化土(MA)油页岩风化土(OA)炭质泥岩或煤矸石风化土(CGA)绿色泥岩风化土(GMA);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估了矿区风化土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内梅罗污染指数排序依次为MACGAGMAOSA,除OSA外,内梅罗污染指数均介于1~2之间,属于轻微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抚顺东露天矿内排土场的发展,电铁排土线需要由西向东发展、由北向南延伸路端。现有的抚顺西露天矿一号、二号主公路系统已经限制了抚顺东露天矿内排土场的发展。为了使抚顺西露天矿坑下主公路彻底避开与抚顺东露天矿电铁线形成交叉,解放西区的排土空间,提出了将抚顺西露天矿主公路挪至南帮的设计方案,对3种建设方案的施工位置选择、施工难度、工程量及投资估算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大量利用坑下排弃物料进行回填,减少采掘工程量,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4.
城市型矿区是指随着独立矿区快速发展,周边逐步形成服务矿区的城市功能区域,导致矿区被城市包围,形成具有经济和社会功能与城市紧密相关,矿城空间粘连发展特征的矿区。随着矿区资源逐渐枯竭,城市型矿区在转型发展中具有独特的靠近城区的区位优势,矿城"协同"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如何优化城市型矿区空间结构和功能组织,实现矿区与城区生产、生活、生态、区域交通等协同发展是一大研究关键。论文以抚顺西露天矿为例,基于调研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对西露天矿矿城空间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西露天矿矿城空间组织特征,通过构建西露天矿矿城空间结构协同、空间功能协同、空间发展目标协同、空间区域方面协同四大协同体系,系统化地提出了城市型矿区转型发展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5.
抚顺西露天矿简介抚顺西露天矿是我国大型露天煤矿之一,它以开采历史悠久、规模宏伟而闻名于世,自1914年开始露天开采,至今已有80多年的开采历史。抚顺西露天矿生产的主要产品是优质动力煤和油母页岩(富矿)。此外,还有煤精和琥珀两种特产,不仅可用来雕刻工艺...  相似文献   

6.
林淋  李萍萍 《煤炭工程》2012,(Z2):135-137
为解决矿区开采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露天矿区地下水质评估模型.该模型选取总硬度(F1)、SO2-4(F2)、Cl-(F3)、溶解性总固体(F4)、高锰酸盐指数(F5)和NO3-N(F6)6个主要污染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分类标准下限建立了5个不同等级的典型样本,最后利用贴近度准则实现了水质综合评估,结合工程实例,对露天矿区地下水质污染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TOPSIS法能够实现矿区水质五级分类,并且该方法可靠度高、继承性好、计算过程简单,为矿区水质污染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合抚顺西露天矿矿山建设、地质环境条件的现状,以初见成效的地质环境示范区一期工程建设为例,探讨了矿区生态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仅在东北地区的抚顺、阜新、鹤岗等地有露天煤矿,其中抚顺西露天矿开发最早,规模最大。主要生产装备是三十年代美、德、日的产品。阜新、鹤岗等地的小露天矿基本是手工作业。1949年全国露天煤矿产量仅208万t。五十年代初,新建了阜新海州露天矿,设计能力为300万吨。1955年露天产量达到637万t。露天开采研究机构始建于1956年,当时除参加抚顺西露天矿的技术改造,进行高阶  相似文献   

9.
矿业城市在长期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矿山环境问题。探讨矿山闭坑后矿山环境问题修复与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对矿业城市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抚顺矿山环境问题现状的掌握,厘定了井工矿与露天矿地下空间与土地开发利用目标,讨论了矿山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类型。以抚顺西露天矿为例,剖析了露天煤矿闭坑后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与优势,围绕矿区环境安全、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3方面,阐述了西露天矿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治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依据野外调查取样测试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并结合前人水文地质、水化学研究成果,对抚顺西露天矿区地下水水化学参数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揭示了风化溶滤、氧化还原环境、阳离子交换和人为混合是控制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从而为矿区排水的资源化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SMA超弹性及减隔震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岳云 《同煤科技》2012,(4):48-49
从投稿方式、审稿方式、作者群3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锚索规格普遍采用φ15.24mm和φ17.8mm,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地压大的条件下,锚索常出现拉断现象。为保证巷道支护稳定和安全,研制出φ18.9mm和φ21.6mm大直径锚索,使锚索最大承载力分别比φ15.24mm和φ17.8mm锚索提高12%和38%。对大直径锚索的研制以及对配套锚具和施工机具的研制进行了表述,同时对煤矿井下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周义礼 《煤炭技术》2002,21(2):23-26
通过对选煤厂生产性质及工艺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深刻地阐述了大中型选煤厂集散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构成 ,系统配置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应力、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动力,而煤体(或岩体)的坚固性则是起阻碍突出发生的力。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海强 《煤炭技术》2006,25(11):87-88
风水沟煤矿通过科技创新,对煤炭运输及选煤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了煤仓旋流输送器、博后筛,对矿井和选煤厂主要运输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造使煤炭选运能力、块煤产率及煤炭分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内涵增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