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 EB 病毒 Rta 蛋白抗体 IgG(Rta-IgG)、核抗原1抗体 IgA(EBNA1-IgA)和病毒衣壳抗原抗体IgA(VCA-IgA)对鼻咽癌(NP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16例经病理诊断确诊并未经治疗的 NPC 患者(NPC 组)和688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 Rta-IgG、VCA-IgA 和 EBNA1-IgA 抗体。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各血清检测指标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根据 Rta-IgG、VCA-IgA 和 EBNA1-IgA 抗体检测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NPC 组患者血清 Rta-IgG、VCA-IgA 和 EBNA1-IgA 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NPC 组和对照组3种抗体均阳性者分别占56.25%、0.00%。Rta-IgG、VCA-IgA 和 EBNA1-IgA 抗体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889和0.895,灵敏度分别为85.37%、87.56%和88.34%,特异度分别为93.45%、96.13%和96.37%。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8%、98.98%。结论联合检测 Rta-IgG、VCA-IgA 和 EBNA1-IgA 抗体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对 NPC 患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效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4种标记蛋白抗体测定在鼻咽癌体检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EB病毒Rta-IgG、病毒壳抗原(VCA-IgA)、Zta-IgA、核抗原(NA1-IgA)抗体在鼻咽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应用于体检中的最适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健康体检者和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Rta-IgG、VCA-IgA、ZTA-IgA、NA1-IgA抗体水平,比较4项指标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阳性预测值和健康体检者中的表达水平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20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检测结果数据可见,VCA-IgA阳性预测值为70%,NA1-IgA、Rta-IgG阳性预测值为85%,Zta-IgA阳性预测值为90%;对1 000例健康体检者4种标记蛋白抗体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可见,Zta-IgA阴性预测值为83.3%,VCA-IgA阴性预测值为89.5%,Rta-IgG阴性预测值为91.9%,NA1-IgA阴性预测值为91.5%。结论在ELISA检测EB病毒4种标记蛋白抗体中,如果单独采用一种,则以Rta-IgG或NA1-IgA为佳,比较适合于健康体检人群的鼻咽癌体检筛查工作。如采用NA1-IgA、Zta-IgA、VCA-IgA或Zta-IgA、VCA-IgA、Rta-IgG 3项联合检测,则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EB病毒核抗原抗体(NA-IgA)抗体、抗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CA-IgA)和抗EB病毒Zta蛋白IgA抗体(Zta-IgA)单独及联合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对病理活检确诊的216例鼻咽癌患者和108例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EB病毒VCA-IgA、NA1-IgA和Zta-IgA检测,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EB病毒VCA-IgA、NA1-IgA和Zta-IgA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5.00%、81.48%和82.87%;特异度分别为82.41%、86.11%和94.44%。联合EB病毒VCA-IgA、NA1-IgA和Zta-IgA抗体检测,3项均为阳性时其特异度达到97.22%。结论联合3项EB病毒抗体检测可提高早期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鼻咽癌筛查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湖南地区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Rta-IgG)联合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和抗早期抗原IgA(EA-IgA)检测对鼻咽癌筛查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53例作为初诊鼻咽癌组;收集健康者21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已确诊鼻咽癌且经过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治疗组。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均用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Rta-IgG、VCA-IgA和EA-IgA的抗体水平,并分析评价各指标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EB病毒Rta-IgG、VCA-IgA和EA-IgA抗体检测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13%、92.45%、75.47%,特异度分别为96.71%、96.24%、98.5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00%、85.96%、93.02%。Rta-IgG、VCA-IgA和EA-IgA 3项指标联合检测将鼻咽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提高至98.11%和100.00%,且均显著高于单一的各项抗体检测。3种抗体阳性率在鼻咽癌治疗组和初诊鼻咽癌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抗体阳性率在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A-IgA抗体对于湖南地区鼻咽癌的诊断效能相对最高,Rta-IgG、VCA-IgA和EA-IgA三者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有效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对鼻咽癌的筛查和诊断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疱疹(EB)病毒衣壳抗体(NA1-IgA)及EB病毒衣壳抗原(VCA-IgA)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1例鼻咽癌患者和50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比较其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EBNA1-Ig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EBVCA-IgA,41例鼻咽癌患者中有35例EBNA1-IgA及VCA-IgA皆为阳性;EBNA1-IgA及VCA-IgA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达98.00%,准确性为91.21%。结论 EBNA1-IgA和VCA-IgA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EB病毒核抗原1免疫球蛋白A(NA1-IgA)、Zta蛋白抗体免疫球蛋白A(Zta-IgA)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为鼻咽癌组,并抽选同期因鼻咽部症状就诊的非鼻咽癌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VCA-IgA、NA1-IgA、Zta-IgA阳性率。结果两组间EB病毒的血清VCA-IgA、NA1-IgA、Zta-Ig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EB病毒抗体联合诊断效力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达90.0%以上,阳性预测值达69.6%。结论3种EB病毒抗体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B病毒NA1-IgA(核抗原),VCA-IgA(衣壳抗原),VEA-IgA(早期抗原)对鼻咽癌(NPC)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就诊的54例鼻咽癌患者,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中EB病毒NA1-IgA,VCA-IgA,VEA-IgA,计算单一项目检测与3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单项检测时对鼻咽癌患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EBNA1-IgA 81.48%、94%,VCA-IgA74.07%、93%,VEA-IgA55.56%、9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7%、98%。结论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于鼻咽癌的诊断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B病毒三项血清学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2例鼻咽癌患者和200例健康人的血清分别用免疫学方法测定VCA-IgA、EA-IgG和EA-IgA抗体,并通过综合比较灵敏度和特异性来评估这三项不同检测的有效性.结果 联合应用VCA-IgA、EA-IgA和EAIgG三项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有效性分别为96.1%、97.0%和96.6%,各项单独应用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有效性如下:VCA-IgA为89.5%、95.0%和92.6%,EA-IgA为88.8%、89.5%和89.2%,EA-IgG为93.4%、94.0%和93.8%.结论 三项检测中,EA-IgG更能确切反映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抗体水平;而且,VCA-IgA、EA-IgG和EA-IgA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增高检测阳性的有效性,因此,更能有效地提高EB病毒血清学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EB病毒早期抗体(EA-IgA抗体)、免疫球蛋白A/EB病毒壳抗原抗体(VCA-IgA抗体)在放疗过程中的变化,以了解EB病毒抗体水平与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39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中、后EA-IgA、VCA-IgA抗体水平进行跟踪检测,采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患者放疗前、中、后VCA-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1%、38.5%、17.9%,EA-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2%、35.9%、15.4%.两种抗体阳性率随放疗进程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清EA-IgA、VCA-IgA抗体水平与放疗进程明显相关,可作为鼻咽癌放疗效果判断、监测复发和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3项EB病毒(EBV)抗体联合检测结果,了解体检人群EB病毒感染情况,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Rta)-IgG、衣壳抗原(VCA)-IgA、早期抗原(EA)-Ig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体检人员共4251名,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51名受检者中3种EBV抗体单项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000),阳性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VCA-IgA、EA-IgA、Rta-IgG;不同性别间VCA-Ig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0);不同年龄组3种EBV抗体阳性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EA-IgA(P=0.000)及Rta-IgG(P=0.0038)在不同年龄组中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在6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EA-IgA和Rta-IgG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及3.7%,VCA-IgA在5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阳性率最高;92.9%的受检者3项检测均为阴性,1项阳性者占6.4%,2项阳性者占0.7%,未发现3项阳性者;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聚集情况比较无差别,抗体检出阳性受检者在耳鼻喉科检查发现鼻炎、鼻窦炎及其他异常比例较高。结论3种EBV抗体的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50岁以上的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EBV抗体联合检测阳性受检者推荐鼻咽镜检查,为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Rta/IgG)抗体单项和联合检测VCA—IgA、EA-IgA,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49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血清,选择有相似症状的头颈部其他病例82例及1292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以上血清检测EB病毒Rta-IgG、VCA—IgA、EA—IgA3种抗体,评价Rta—IgG抗体单项和联合VCA-IgA、EA-IgA,在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和筛查的价值。结果3种EB抗体对鼻咽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Rta-IgG:74.6%、92.68%,VCA-IgA:88.4%、78.04%,EA—IgA:46.77%、92.68%,平行联合VCA—IgA和Rta—IgG敏感性为89.97%,高于单项Rta-IgG。结论就单一指标而言,鼻咽癌筛查应首选VCA—IgA,平行联合Rta—IgG和VCA—IgA可更大范围地反映EB病毒溶解感染期立即早期和晚期的抗原表达,对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是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较合适且经济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综合治疗后复发患者治疗前后EB病毒-DNA(EBV-DNA)、病毒衣壳蛋白抗原-lgA(VCA-IgA)和早期抗原-IgA(EA-Ig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50例鼻咽癌复发患者纳入复发组,按照是否应用鼻内镜手术分为手术组93例和放化疗组57例。选取36例放射性颅底骨坏死患者为对照组(无复发)。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VCA-IgA、EA-IgA、EBV-DNA阳性率。结果治疗前,复发组的血浆E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的VCA-IgA和EA-IgA阳性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不同复发类型患者其血浆EBV-DNA、VCA-IgA和EA-IgA阳性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分期越高,治疗前EBV-DNA阳性率越高(P0.01);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治疗前其血浆VCA-IgA及EA-IgA阳性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放化疗组与手术组的血浆EBV-DNA、VCA-IgA、EA-IgA阳性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手术组的血浆EBV-DNA转阴率为91.30%,显著高于放化疗组的68.75%(P0.05)。放化疗组患者的血浆E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手术组(P0.01),但2组VCA-IgA及EA-IgA阳性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鼻咽癌患者的EBV水平,检测EBV-DNA水平对于判断鼻咽癌是否复发及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和评价4种常用的EB病毒抗体及其二联组合检测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辅助诊断鼻咽癌中的价值,以期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水平,并探讨单独检测1种EB病毒抗体时以何者为优良,以及采用何种组合检测两种抗体更合适。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95例病理学证实的新诊鼻咽癌患者和188例健康成人血清。应用EB病毒特异抗原(谷胱甘肽转移酶重组蛋白)为基础的4种ELISA,即EBNA1-IgA、EBNA1-IgG、Zta-IgA和Zta-IgG,检测血清中抗EB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单独应用1种ELISA、EBNA1-IgA的灵敏度(0.8513)和特异度(0.8511)最高。Zta-IgG和Zta-Ig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59和0.8351以及0.8103和0.8185。EBNA1-Ig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低,分别为0.6974和0.6968。无论哪两种ELISA的组合,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价值可分别达到0.9255和0.9032以上。EBNA1-IgA和Zta-IgA组合的优势比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50.6263和14.9875)最高;EBNA1-IgA和Zta-IgG组合的优势比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7.0909和11.9214)次之。结论:在单独应用ELISA法血清学诊断鼻咽癌的4种EB病毒抗体中,以EBNA1-IgA为最佳,其次是Zta-IgG。2种ELISA组合应用将明显地提高血清学诊断鼻咽癌的价值。在临床实践中以EBNA1-IgA与Zta-IgA或Zta-IgG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不同方法检验EB病毒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验EB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42例活检确诊为鼻咽癌患者和42例经门诊体检健康的成人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分别以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单项检验以ELISA检测EA-IgA的灵敏度最高为90.5%,以ELISA检测EA-IgG的特异度最高为92.9%,ELISA检测三项联合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78.7%,而PCR法的灵敏度为69.0%、特异度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三项联合检测EB病毒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能够提高EB病毒血清学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在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70例(观察组1)、药物性肝损伤70例(观察组2)、HBV肝损伤患者70例(观察组3),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70例(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对EB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3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铁蛋白受体在观察组1血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观察组2、对照组,但是低于观察组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AUC分别为(0.86±0.04)和(0.94±0.02),其灵敏度分别为84%和83%,特异度分别为75%和54%。观察组1与对照组的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和转铁蛋白受体的AUC分别为(0.77±0.04)和(0.94±0.02),其灵敏度分别为75%和84%,特异度分别为84%和98%。结论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联合转铁蛋白受体可作为病毒感染所致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及病毒DNA载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EB病毒与SLE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VCA-IgA抗体和EB病毒DNA载量。同时分析EB病毒VCA-IgA抗体与SLE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的相关性。结果 248例SLE患者中,49例为EBV-VCA-IgA抗体阳性,167例健康对照者中12例阳性,SLE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9.8% vs 7.2%; P < 0.001);SLE患者EB病毒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与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不相关。结论EB病毒感染与SLE相关,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者有较高的DNA载量,SLE的发病危险性亦高,EB病毒重新活化与SLE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项和联合检测EB病毒(EBV)VCA-IgA、EA-D-IgG和EA-D-IgA 3种抗体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0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选择鼻咽良性疾病91例及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其他癌症患者100例为对照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所有患者同时检测血清EBV VCA-IgA、EA-D-IgG和EA-D-IgA 3种抗体,评价单项和联合检测EB病毒抗体对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和筛查的价值。结果单项EB抗体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VCA-IgA 82.0%、85.7%,EA-D-IgG 84.6%、95.6%,EA-D-IgA 44.0%、97.8%,平行联合检测VCA-IgA和EA-D-IgG的敏感性为97.2%,大大高于各单项EBV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也高于VCA-IgA和EA-D-IgA,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EBVCA-IgA和EA-D-IgG有互补作用,二者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血清学诊断及筛查的敏感性,序列联合检测可提高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王琴 《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80-281
目的评估采用ELISA法检测抗VCA-IgA和抗EA-IgG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0例鼻咽癌患者和80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用ELISA检测抗VCA-IgA和抗EA-IgG,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抗VCA-IgA和抗EA-IgA,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2种方法检测抗VCA-IgA的敏感性均为96%(77/80)。ELISA检测抗EA-IgG的敏感性为89%(71/80)。ELISA联合检测抗VCA-IgA和抗EA-IgG的敏感性为89%(71/80),与免疫组化法单独测定抗VCA-IgA,抗EA-IgA或联合测定抗VCA-IgA,抗EA-IgA的敏感性96%、84%、8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鼻咽癌患者有无颈淋巴结转移,临床早期或晚期ELISA测定的抗VCA-IgA与抗EA-IgG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诊断中ELISA检测血清抗VCA-IgA和抗EA-IgG与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抗VCA-IgA和抗EA-IgA结果一致。但所测抗VCA-IgA和抗EA-IgG水平不能反映鼻咽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早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AC-IgA)、早期抗原抗体(EA-IgA)、EB病毒DNA(EB-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收治的137例疑似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VAC-IgA、EA-IgA抗体滴度,PCR检测血浆EB-DNA拷贝数,并以最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VAC-IgA、EA-IgA、EB-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效率。对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行根治性放疗,患者随访3年,比较VAC-IgA、EA-IgA、EB-DNA不同表达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137例患者最终临床确诊为鼻咽癌95例,鼻咽癌确诊率为69.3%,以最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VAC-IgA阳性检出率为37.2%(51/137),EA-IgA阳性检出率为63.5%(87/137),EB-DNA阳性检出率为27.7%(38/137);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5.7%(36/42),灵敏度为80.0%(76/95),准确度为81.8%(112/137),阳性预测值为92.7%(76/82),阴性预测值为65.5%(36/55),均高于VAC-IgA、EA-IgA、EB-DNA单项检测。VAC-IgA阴性组中位生存期23个月,显著高于VAC-IgA阳性组(17个月)(χ~2=6.117,P=0.045);EA-IgA阴性组中位生存期26个月,显著高于VAC-IgA阳性组(16个月)(χ~2=9.301,P=0.007);EB-DNA阴性组中位生存期24个月,显著高于EB-DNA阳性组(17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60,P=0.031)。结论 病理检查是鼻咽癌诊断的“金标准”,VAC-IgA、EA-IgA、EB-DNA三者联合检查能够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VAC-IgA、EA-IgA、EB-DNA水平能够作为评估患者生存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高活性EB 病毒立即早期蛋白Rta 优势表位抗原,并初步评价该抗原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Rta 氨基酸序列,选取抗原优势表位Rta(301~440aa),合成目的基因, 连接pBVGST-6His 载体,构建重组pBV-Rta 表达质粒,进行诱导表达获得纯化抗原。采用间接ELISA 初步评价优势表 位抗原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以纯化的pBV-Rta 优势表位抗原为包被抗原,抗人IgA,IgG 和IgM 为二抗,检测由烟 台毓璜顶医院提供的50 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NPC 患者血清样本和90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结果 获得了高效原核 表达的pBV-Rta 优势表位抗原(301~440aa),经过小样本验证,确定pBV-Rta 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和特异度。放大样本 进行检测,基于Rta 优势表位抗原的Rta-IgG 间接ELISA 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08% 和95.79%。Rta-IgG 检测的AUC 值为0.860。结论 Rta 优势表位抗原pBV-Rta 是优选的可以用于Rta-IgG 检测的抗原,利用该抗原所建立 的间接ELISA 检测方法可以很好地区分鼻咽癌患者和健康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