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艳萍 《档案与建设》2020,(2):83-86,77
孙中山是一代伟人,他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共早期党员施滉与孙中山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交往。他曾赴广州谒见孙中山,聆听孙中山的教诲,征询求学的目的和方向;赴美留学后,坚定捍卫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华侨中宣传革命思想,进行反蒋斗争;在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孙中山评传》,对孙中山的革命生涯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成为孙中山逝世后我国最早研究孙中山并为其撰写传记的人。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7,(3):8-14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段祺瑞重掌执政,并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于北上途中绕道日本。不久,孙中山被证实身患癌症,其最后的生命特征信息被外报详细记载。通过日文和英文的报纸资料,从舆论报道的视角,可以探讨外报对孙中山逝世前的政治活动、孙中山病情演变、孙中山逝世影响的认知,不仅可以促进孙中山研究的史料多元化,而且有助于探究他者(外国人)眼中的孙中山及"中山"形象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3.
这组孙中山致唐继尧的电报,记载了孙中山先生争取滇军参加护法运动和对唐继尧北伐的支持与祈望;也反映了唐继尧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不得不借助于孙中山的威望,并对孙中山采取阳奉阴违态度的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护法战争以及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事迹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军政机构以及一些民间团体发行了大量孙中山像纪念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孙中山像纪念章,从颁发时间和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逝世后、1929年奉安大典期间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孙中山"这一价值符号的建构与认同。在全国范围建构"孙中山"这一价值符号是从民国初年开始的,但由于此时孙中山实力不济、北洋军阀专制等原因,其开国元勋的历史地位并没有获得官方的认可。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以在野之身,从党内强化孙中山的革命领袖形象,并向民众宣传推广;待掌握政权后,又通过奉安大典完成"孙中山"这一价值符号的国家建构和取得民众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5.
《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是孙科先生之女、孙中山先生之孙女孙穗芳女士撰著的孙中山传记,是一部饱含亲情的孙中山传记,是“敬献给我敬爱的祖父孙中山先生、我的父亲孙科博士以及我的大哥大嫂孙治平先生夫人”的孙中山传记。台湾禾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凡30万字,有许多照片和孙中山墨迹,分上、下两集。这是一部浅显通俗、亲切而有吸引力的、有特色、较好的人物传记。它对广大读者认识、学习孙中山,对专家学者研究探讨孙中山,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等都很有益,现据笔者的阅读和粗浅理解,将该书的特色略作评述。一、家世源远,…  相似文献   

6.
博爱在孙中山先生政治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贯穿于其革命生涯的始终。"博爱"也是孙中山先生非常喜欢且经常题写的词语。据统计,孙中山一生书写"博爱"题词有84件之多。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8件孙中山先生不同时期书写分赠给不同友人的"博爱"题词。本文通过对这8件题词不同受赠人以及赠予背景的整理、对比、研究,试图梳理孙中山博爱情怀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并通过梳理孙中山书学源流,展示其书法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荐     
《孙中山文选》作者:孙中山出版:九州出版社定价:39.8元由孙中山遗嘱所论及的四大著作《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五权宪法》组成,集中反映了孙中山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孙中山对社会主义思想多个流派作了介绍,他将单税社会主义作为“平均地权”主张的重要理论支撑,把国家社会主义视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优先选项,他还对马克思主义做了选择性介绍。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式是多样的,《民报》等报刊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演讲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常用方式,孙中山还善于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和媒体声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河,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为了宣传革命和筹集推翻清王朝的资金、武器,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多年。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利益,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对孙中山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进行侦探和破坏。这里选自馆藏军机处、外务部、赵尔巽等全宗的档案,反映了海内外各地官员,秉承统治者的旨意,密报孙中山先生的行踪和活动情况。现编选公布,供研究孙中山先生革命业迹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孙中山的国防教育思想是在孙中山的人生成长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孙中山还将自己的国防教育思想变成了现实。我国的国防建设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发展与孙中山当时的国防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孙中山国防教育的思想,我们很有必要对孙中山国防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国防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孙中山传(增订版上下册)》作者:尚明轩出版:西苑出版社定价:228元以孙中山的思想和生平活动为主线,采用新的史料和研究成果描绘了孙中山的一生;同时,增添了三百多幅照片和墨迹等文物资料,与正文相互对照。  相似文献   

12.
1927年孙中山于北京病逝,大批民众自发前往社稷坛吊唁。国民党通过公布总理遗嘱、出版总理生平事迹等材料,树立了孙中山的革命先驱形象。其后精心策划和筹备的奉安大典演变成全民性纪念活动,并留下大量记录传承这一珍贵记忆。抗战爆发后,纪念孙中山又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坚定抗战到底信心的重要精神支撑。与此同时,中山装等以孙中山为题材的各种商品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孙中山的符号化形象进一步确立并延续至今,成为永恒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
风景秀丽的南京钟山风景区不仅长眠着受后人敬仰的孙中山,也安葬着他生前的追随者们,邓演达就是其中一位.邓演达少年时代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14岁就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24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此后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和器重.孙中山广州蒙难期间,邓演达解救他脱离险境.1924年,孙中山筹办黄埔军校,邓演达是七名筹委之一,军校成立后,邓任训练部副主任,后来又担任军校学生总队长、教育长等职,参加北伐.1925年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邓演达远在柏林参加哀悼活动.邓演达继承和发扬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30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1931年11月被蒋介石杀害在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1957年归葬中山陵园.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1,(33):10
《孙中山传》张磊张苹著定价:66.00元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本书全面、深刻、科学地记叙和评价了孙中山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思想体系。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下篇阐述和评价"孙文学说",重点评价三民主义。本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性内容,对孙中山的旧三民广义和新三民广义进行深刻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党洁 《北京档案》2011,(10):16-17
孙中山一生中三次来京。1894年夏,孙中山在天津上书李鸿章失败后第一次来京,在京做实地考察。1912年,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二次赴京会晤袁世凯。1924年底,孙中山抱病第三次来京,最终在京逝世。孙中山的后两次来京留下了许多遗迹。遗迹一:东城区外交部街33号迎宾馆  相似文献   

16.
关于1921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被捕期间各方的营救行为,学界素有“马林营救”说和“孙中山营救”说两种对立的观点。这组分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研究者将陈独秀案的背景复杂化,而将陈独秀案的诉讼程序简单化。基于对档案资料和回忆录的考辨可知:首先,李达称案发时孙中山致电法国领事解救陈独秀。事实上,法国领事和法租界会审公廨法官与孙中山关系不佳。如果孙中山联系法领馆,后者不会满足他的要求。其次,现有资料不能证实孙中山一方通过中华银行所转款项及时用于陈独秀的保释。陈独秀的保释金可能来自马林,同时存在担保人褚辅成和张继筹钱营救的可能性。总之,不宜夸大1921年陈独秀案审理期间孙中山营救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85年3月10日,中山大学北京校友会在首都举行孙中山学说恳谈会,纪念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校友会会长、全国侨联副主席连贯,校友会孙中山学说研究会会长、人类学家杨成志到会讲话。会议收到论文十四篇,十多万字,内容涉及孙中山思想和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李国荣的论文分析了1911年孙  相似文献   

18.
详实的史料表明,孙中山和盛宣怀的结识最早可追溯到1894年.1894年1月,孙中山在香山翠亨村写《上李傅相书》时,对于如何上书李鸿章,孙中山并没有直接渠道,只有通过中间人的推荐上书.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中保存的魏恒、盛宙怀、郑观应的三封函件,厘清了盛宣怀和孙中山的结识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孙中山思想载体的孙中山著作,百年来经历了从清末和北洋时期的官方禁书,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向神坛,再到新中国走进学术殿堂三个阶段.著作的形态也由最初的单行本和散见于报刊的报道,发展到各种专题文集,再到选集、全集.研究孙中山著作出版发行历史有利于深入了解孙中山及其思想近代以来历史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由王耿雄先生编著的《伟人相册的盲点──孙中山留影辨 证》一书,最近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王先生是我国孙中山研究的专家,此前他曾著有《孙中山集外集》、《孙中山史事详录》和 《孙中山在上海》等专著。近日出版的这部书是一部考释孙中山各时期历史照片的学术专著 。该书按时间顺序精选了孙中山各种照片,展现了孙中山伟大的一生。作者不仅对各帧照片的 原始出处、在各种出版物中流传的情形作了相当详尽的阐述,还对这些历史照片的背景、内 容作了令人信服的考释,订正了以往各种出版物相关说明中的大量讹误,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