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方法,建立了一个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演化博弈的数理模型,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演变的动态过程。分析结果发现,该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相关,也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并得出合作收益、合作的初始成本以及博弈双方的贴现因子是影响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俊霖  王山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0):224-235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企业在紧俏产品升级成本分担中的产能分配问题,比较了无合作机制以及引入合作机制下供应链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发现:当无合作机制时,供应链系统根据不同的产能分配范围最终会稳定在以下3种策略上:(制造商投资,零售商不投资)、(制造商不投资,零售商投资)以及(制造商不投资,零售商不投资);当引入合作机制时,供应链系统在一定的产能分配范围内最终会稳定在双方共同投资的策略上。本文还通过算例分析了无合作机制时销售新产品的增加值以及产品升级成本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产能分配比例,新产品批发价格对单方面投资概率的影响;引入合作机制下分享比例对共同投资为演化稳定策略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凯  郭稳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3):219-229
从竞合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演化博弈理论,通过构建高技术企业创新联盟成员企业竞合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信任度、互补度、风险系数以及合作创新贴现因子等因素对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Matlab对上述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较高的信任度和互补度可以提高联盟成员间的合作意愿,保障联盟的稳定运行;较高的合作创新贴现因子通过降低联盟成员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合作伙伴间进行长期合作的信心,维持了联盟的稳定运行;由于较高的风险系数增加了合作创新的风险成本,导致联盟成员间合作关系可能演变为竞争关系,从而阻碍了联盟的稳定发展。最后,根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作研发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作研发的企业分为两种类型:互惠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间合作研发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演化分析.分析表明:若企业能够彼此识别,则机会主义行为将灭绝;若企业不能彼此识别,机会主义行为将泛滥市场.同时还研究了监督机制对防范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逆向供应链系统的定价策略模型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本文对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逆向供应链系统进行了研究,应用博弈理论对供应链、逆向供应链系统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和合作博弈的均衡解,进一步对各种定价策略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另外,给出了便于实际操作的协调方法.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节点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但是企业的短期行为会使合作陷入困境.通过对所构建的博弈模型进行重复博弈分析,证明了只要博弈双方以长期利益为目标,合作才是最优战略,同时也说明了供应链企业间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易逝品供应链协调问题常见于单期报童问题背景,而实际中供应链成员之间更常见的是多期合作与博弈关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易逝品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研究背景拓展至多期合作情形,在单边道德风险框架下研究制造商声誉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发现了易逝品供应链中制造商声誉的演化机制。最后对结论进行了数值分析和验证,并分析了各主要参数的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单周期产品需求不确定性对供应链合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作是提高供应链竞争力的途径,也是增强供应链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 研究 了由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用变异系数(需求的均方差与其均值之比) 描述单周期产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条件下,生产商与 零售商才存在合作博弈均衡;通过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变化对合作均衡与合作效果影响的数 值分析,及其与非合作情形的对比,结果说明在给定的零售价格水平下,合作具有改善供应链 企业应对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变化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合作模式直接决定合作利益形成机理,并由此影响合作利益分配,针对不同合作模式研究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十分必要。根据煤电企业供应链合作实际,运用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方法建立了基于利润分配因子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适合一方向另一方投资的合作利益分配;运用Shapley值法和风险期望原理,建立了基于合作贡献和风险补偿原则确定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适合对长期合同、战略合作等合作利益分配。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对煤电企业,而且对其他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下气候变暖的背景中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对低碳产品有特殊偏好的情境,研究上游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在面对具有低碳产品偏好的市场消费者时,上下游企业的减排投资行为与策略。依照Stackelberg博弈模型,构建上下游企业采用不同的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进而,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中双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得到上下游企业减排投资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当需要较大的投资或者下游企业分担减排成本意愿较强时,由处于主导地位的上游企业实施投资减排是稳定的;当需要较小的减排投资或者下游企业分担减排成本意愿较弱时,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中必然会有一个企业实施减排。最后,指出了减排投资系数和下游企业分担投资成本比例的不同对演化博弈稳定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冯颖  张炎治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0):164-175
在供应商批发价格内生、TPL服务增值情形下,研究由供应商、TPL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决策与效率评价。基于不同权力结构,构建了TPL和供应商主导的序贯非合作博弈模型,证明了博弈均衡解均存在且唯一。研究表明:两种权力结构下系统利润均出现损失,TPL主导下零售商的订购量、TPL的物流服务水平及二者比值均低于供应商主导的情形,故TPL主导致使供应链运作效率更低。为提高系统运作效率,以TPL的利润结构为出发点,在两种权力结构下均分别引入TPL物流服务费用及成本分摊策略,发现:费用分摊策略下,供应商通过操控批发价格抑制了费用分摊的影响,从而造成策略失效;而成本分摊策略下,当分摊系数满足特定条件时,能够提高两种权力结构下的系统效率以及实现系统帕累托改进。最优的分摊系数仅取决于各权力结构下,无分摊策略时TPL和系统的期望利润。  相似文献   

12.
物流服务的完成质量依赖于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中集成商(LSI)与提供商(FLSP)的共同努力。本文基于决策者有限理性的假设,将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相结合,分析物流服务供应链中服务质量管控活动,讨论提供商服务策略与集成商管控策略的博弈过程,通过仿真揭示损失规避系数、感知价值的敏感系数、竞争替代效应、责任分担比率对演化结果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与特色在于:一是借助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与决策权重函数修正传统演化博弈中的支付矩阵,扩展了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关于博弈者风险态度、损益感知价值等心理因素的讨论。二是通过考虑集成商间的竞争替代效应,丰富了现有文献中对集成商监管策略影响因素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提供商对违约成本的感知价值、发挥集成商间的竞争替代效应是系统达到最优均衡点的有效途径;增强提供商与集成商对违约后果的认知程度、提高双方的风险意识能有效抑制服务违约行为;各核心要素对系统演化的影响方式不同,通过模型与仿真结果可解释由责任分担不当诱发的LSSC服务质量管控不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how the firms embedded in supply networks engage in decision making over time. The supply networks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re simulated using cellular automata (CA) through a dynamic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e., “voice” decision) and defection (i.e., “exit” decision) among supply network agents (i.e., firms). Simple local rules of interaction among firms generate complex patterns of cooperation and defection decisions in the supply network. The incentive schemes underlying decision making are derived throug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the payoff‐matrix based on the game theory argument. The prisoner's dilemma game allows capturing the localiz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by rational agents, and the CA model allows the self‐organizing outcome to emerge. By observing the evolution of decision making by cooperating and defecting agents, we offer testable propositions regarding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ed nature of governance mechanisms for managing supply networks.  相似文献   

14.
在新兴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的新模式下,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是加快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和新兴性,考虑社会效应及市场风险收益因素,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供应链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数据库营销成熟度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案例仿真进行验证并分析在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调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库营销成熟度、协同创新产生的信息流和技术量、技术收益系数和社会效益系数以及损益障碍因子等因素对系统趋于协同创新方向演化具有正向作用;在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采取成本补贴的激励效果更加高效快速,成果奖励的驱动力更加持久,两种激励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最优;中等程度的监管力度及低于搭便车收益程度的惩罚并不能保证企业间的公平竞争,高于阈值的惩罚力度才能够有效抑制搭便车收益与前景损益的负向影响,驱动系统向协同创新的方向演化,且惩罚力度越高,系统的收敛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5.
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供应商与零售商的矛盾日益加深,为对该类型供应链作出Pareto改进,研究强势零售商压低供应商批量价格的行为对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绩效的影响。首先分别应用经典博弈论和行为博弈论的工具建立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背景下供应商和零售商决策的博弈模型,据此将零供双方的交易行为划分为4个不同的演进阶段,最后根据模型的均衡解计算不同演进阶段供应链中各方的绩效,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处于交易行为演进的哪个阶段,供应商的绩效都不会优于公平交易下的绩效,零售商和供应链的绩效也不会一直优于公平交易下的绩效。因此,消除零售商对供应商批量价格的打压行为、恢复供应链上下游公平的交易状态是对该类型供应链进行Pareto改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金雁南  田林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1):158-165
市场需求通常是不确定的,而供应链成员之间关于需求信息会存在不对称性。本文采用"信号"博弈(Signaling)的方法,探讨信息不对称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顺序。考虑由两个成员组成的供应链,各成员需要决定自己的边际收益,后决策方可以观测到先决策方的决策,并推测(Infer)市场需求信息。研究表明:1)当信息精确度较低时,拥有信息的一方偏向于先决策,而当信息精确度较高时,其会偏向于后决策;2)无论信息精确度的高低,不拥有信息的一方总是偏向于先决策;3)对于整个供应链而言,当信息精确度较低时,拥有信息的一方先决策较优,而当信息精确度较高时,拥有信息的一方后决策较优。一些结论与直观相悖,取决于"信号"成本(Signaling cost)、先行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以及后行者对先行者的反应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发展,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许多采购商通过直接对供应商投资提高供应的可靠性或降低采购成本。本文研究双供应商-单采购商的两级供应链中采购商投资、供应商定价以及采购商采购决策。在此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存在先后决策的Stackelberg博弈,供应商之间存在同时决策的贝特兰德博弈。本文考虑异质供应商,即供应成本与稳定性存在差异,接受采购商投资后两者的改进效应也不同,建立了采购商投资、供应商定价、采购商采购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凸优化理论和博弈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应用邻域搜索的自适应差分计划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研究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最优均衡决策,分析供应成本、供应稳定性以及投资改进效应对最优均衡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技术和消费的“双升”加快了新零售服务供应链的形成和产生,同时也通过驱动其质量系统的协同改进及动态演化实现持续的发展。本文从创新驱动质量的动态视角,分析创新驱动下新零售服务供应链中多主体协同质量改进的运行机制和动态演化过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以此分析新零售服务供应链协同质量改进中各参与主体的博弈策略选择,并利用雅克比矩阵判断其策略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多元参与主体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多主体协同质量改进能够保持系统稳定状态;多主体间的质量势差与协同质量改进稳定性呈现出反比关系;良好的质量协同效应、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等能有效的促进协同质量改进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单个拥有线下传统批发及线上直销双渠道的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基于供应链成员博弈权力的差异,构建制造商占优或零售商占优的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双方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分析了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供应链成员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线下传统批发渠道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时,(1)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和不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均衡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2)三种博弈权力结构下,制造商线上直销渠道价格相同;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线下传统批发渠道价格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价格;制造商批发价格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3)当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当渠道间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不为0时,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的线下传统批发渠道需求相同且小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需求,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线上直销渠道需求;(4)三种博弈策略下,制造商收益及零售商收益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Nash博弈下,供应链总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风险投资退出股权歧视价格拍卖为研究背景,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研究异质投标企业的竞价策略,得出了在不同的市场供需情况下竞价策略演化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竞价系统最终均衡不仅与投标企业相对支付有关,而且与市场供需情况以及系统初始状态有关。最后指出通过设置竞价下限、隐藏市场供给以及信号传递可以有效地促进投标企业选择高价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