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张士敏  王东升 《炼铁》2002,21(3):1-5
对钢冷却壁的研制及其在鞍钢、济钢等8座高炉上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生产实践表明,钢冷却壁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球墨铸铁冷却壁,有利于高炉的长寿。  相似文献   

2.
采用汽化冷却高炉冷却壁的检漏处理技术,可将冷却壁的检漏时间由7 ̄8h缩短为3h,有利于延长高炉使用寿命并保证炉投后期高炉安全、经济地运行。  相似文献   

3.
沈宗斌 《鞍钢技术》1997,(2):9-11,24
高炉冷却壁被用于大中型高炉,以此来保护高炉外壳及炉衬,冷却壁的耐热强度对高炉的使用寿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冷却壁的寿命基本上决定了高炉的使用寿命。通过计算第三、四代冷却壁的热应力比较,建议采用由第三代冷却壁改进的分段镶砖一体化并带有薄助的第四代冷却壁。  相似文献   

4.
采用铜冷却壁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琦 《炼铁》2002,21(6):7-10
阐述了铜冷却壁的技术优势,并对采用铜冷却壁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采用铜冷却壁可使高炉炉体下部寿命与炉底炉缸寿命同步,在经济上也具有竞争力。采用铜冷却壁还必须注意配套技术的采用,否则,高炉也难以实现长寿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型高炉冷却设备--铜冷却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铜冷却壁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高炉冷却设备,与原有冷却设备相比,它冷却强度度大,能满足高炉最大热负荷需要。生产实践表明它不易破损,使用一代炉龄(9年)后的磨损量仅为0-3mm,理论上可使用几代炉龄,对高炉长寿起了推动的作用,现已在车外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炉炉体冷却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高炉寿命 ,现代高炉炉体冷却设备被广泛应用。对普通铸铁冷却壁、球墨铸铁冷却壁、铸钢冷却壁、铜冷却壁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对其它冷却设备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采用铜冷却壁,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琦 《中国冶金》2003,(5):12-16
阐述了铜冷却壁的技术优势,并对采用铜冷却壁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采用铜冷却壁可使高炉炉体下部寿命与炉底炉缸寿命同步,在经济上也具有竞争力。采用铜冷却壁还必须注意配套技术的采用,否则,高炉也难以实现长寿目标。  相似文献   

8.
冷却壁是高炉炉体冷却设备,为了适应高炉长寿命的要求,炼铁行业对其不断进行改进。本介绍了球墨铸铁冷却壁、铸钢冷却壁和铜冷却壁的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高炉寿命,高炉冷却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铸铁冷却壁、铸钢冷却壁、铜冷却壁和非金属冷却壁等几种冷却设备,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昆南 《炼铁》2001,20(6):5-8
马钢2500m^3高炉2000年大修时,对高炉冷却壁和1层炉腰冷却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冷却壁结构作了改进,新一代冷却壁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结构参数对高炉铸钢冷却壁温度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并分析了高炉冷却壁稳态传热过程及不同结构参数(冷却水管形状及直径、冷却水管间距、冷却壁镶砖厚度、冷却壁壁体的厚度)对冷却壁最高温度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冷却壁结构的改进方向,为冷却壁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铜冷却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高炉的使用寿命。通过热态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测试其热态性能。铜冷却壁热面复合传热系数值对于其温度场的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铜冷却壁的传热过程分析,得到热面复合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高炉冷却壁热态试验系统,并在不同炉气温度和不同冷却水流速下进行了1∶1的铜冷却壁热态试验。根据热态试验结果,得到不同炉气温度下铜冷却壁热面复合传热系数值,该系数适用于相同试验条件下所有型号的铜冷却壁。  相似文献   

13.
高炉冷却壁非稳态传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中  吴俐俊  程惠尔  邓凯 《钢铁》2005,40(6):21-23
研究了铸钢、球墨铸铁和纯铜3种不同材质高炉冷却壁的非稳态传热过程。考察当高炉煤气温度分别为指数型和周期型变化时,冷却壁壁体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并根据不同材质冷却壁在非稳态工作过程中的表现,讨论这3种冷却壁的性能优劣。结果证明,铜质冷却壁是理想的长寿冷却壁,其性能明显优于铸钢和球墨铸铁冷却壁,并且这种优势在非稳态传热过程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同时铸钢冷却壁优于球墨铸铁冷却壁。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7月开始攀钢4号高炉(第二代炉龄)冷却壁出现破损,由于生产需要,破损冷却壁不能及时更换,一度造成高炉生产异常波动。通过采用外部强制打水、提高冷却壁水压、调整料制、限负荷和富氧、定期检修等一系列措施后,实现了高炉连续稳定顺行和高产。  相似文献   

15.
 冷却壁安全工作是保证高炉长寿的基础。通过设计并建造冷却壁热态实验炉,研究了高炉铸铁冷却壁热面无渣皮和有渣皮时的非稳态传热过程,考察了不同炉气温度条件下冷却壁热电偶温度的变化规律。回归得到了炉气在升温阶段、稳定阶段、降温阶段时冷却壁热电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计算得出了冷却壁热面在有无渣皮条件下的平均热流强度,回归得出了炉气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随炉温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冷却壁热面在有渣皮时热电偶温度的变化速率显著低于无渣皮时的变化速率,冷却壁破损的主要原因是冷却壁温度的反复变化和渣皮的频繁脱落而产生的热应力。  相似文献   

16.
马小刚  陈良玉  李杨 《钢铁》2019,54(5):19-26
 炉缸冷却壁冷却性能主要体现在冷却水与水管间的对流传热。因为工程上常用计算对流换热系数的经验公式不能满足不同的水流状态从而导致炉缸热应力分析误差较大,所以以某高炉炉缸结构为例,首先利用传热学准数方程推导出冷却水处于不同流动状态时对应的综合对流换热系数表达式,同时探讨了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的适用范围;然后通过迭代计算推导出了冷却水处于层流状态下考虑衰减热阻时的综合对流换热系数表达式;最后对烘炉状态下炉缸侧壁传热模型进行瞬态传热与冷却分析,得到了微水烘炉甚至闭水烘炉的热工依据,可为初步制定高炉烘炉制度进行评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高炉冷却壁和炉衬的三维传热模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吴懋林  王立民 《钢铁》1995,30(3):6-11
本文给出了计算高炉冷却壁和炉衬温度分布的三维稳态传热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冷却壁不同结构参数(厚度、水管直径、管间距、镶砖厚度和面积等),和不同材料等因素对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的影响,它可为冷却壁的设计和炉衬材料的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炉铜冷却壁传热分析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利用自行开发的冷却器计算机软件,计算了铜冷却壁温度场。计算结果表明:铜冷却壁能够有效地降低炉内一侧冷却壁热面温度,使其表面能够迅速凝固一层渣铁壳,从而减小炉墙热量损失和延长冷却器寿命,最终延长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为满足我国高炉长寿的需要开发的一种高性能的钢冷却壁,并阐述了开发研制这种冷却壁的基本思路和热态试验的结果。这种钢冷却壁的特点是冷却能力大、冷却水的耗量小、壁体薄和制造成本低,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于热态实验的冷却壁传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高炉铸钢冷却壁传热数学模型,并通过热态实验验证数学模型,进而根据所建模型对冷却壁的稳态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同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冷却水管水垢厚度、气隙层厚度对高炉铸钢冷却壁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因素对冷却壁的性能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高炉操作和冷却壁的设计制造中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