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营养状况不同造成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雌、雄蛹重量差异对其羽化的成虫产卵量、产卵期、寿命及下一代(F1)幼虫发育的影响。【方法】室内条件下,通过不同的饲养方法,获得个体重量不同的梨小食心虫雌、雄蛹,待其羽化交配后,记录其产卵量、产卵时间和成虫寿命;卵孵化前后,分别测量卵和初孵幼虫大小,计算卵孵化率,统计幼虫发育历期。【结果】雌蛹重量对梨小食心虫的成虫产卵量影响显著,其重量与产卵量呈正相关(y=15.505x-59.292);同一条件下,雌蛹与雄蛹重量也呈正相关(y=0.823x-0.538)。同时,雌蛹重量对成虫产卵期影响也较大,蛹重大的个体羽化的雌虫比蛹重小的个体羽化的雌虫产卵高峰期提前1 d;较重、中等和较轻蛹羽化出的雌虫个体每天产卵量高于10粒/雌的时间分别为9~10,7和5~6 d;产卵量高于5粒/雌的时间分别为12~13,9和6~7 d。而雄蛹重量对产卵量、雄成虫寿命影响没有明显影响。较轻的蛹羽化的雌成虫寿命比较重蛹羽化的雌成虫短2~3 d;而雄蛹重量对其羽化的雄成虫寿命影响没有明显规律。雌、雄蛹重量对其羽化成虫的卵孵化率、卵和初孵幼虫的大小影响均不显著,对F_1幼虫发育历期影响也不显著。【结论】梨小食心虫雌蛹重对羽化成虫的产卵量和产卵期等影响显著,田间防治时应注意在不同条件下完成发育的个体,尤其是雌虫,由于营养差异引起的个体大小对随后种群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美斑潜蝇成虫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立  魏佳宁 《动物学研究》1998,19(5):384-388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及野外调查,研究了昆明地区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成虫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羽化、日活动规律、寿命、求偶与交配、取食和产卵。通过观察成虫的行为,发现雄虫在求偶过程中用腿节摩擦腹部摩擦器以吸引雌虫交配。在较高的种群密度下,雄虫之间在交配过程中表现出强较的攻击性。雌虫在搜索寄主时利用跗节、产卵器和喙上的感受器对寄主植物进行探查和评估。本研究的结果为斑潜蝇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明确柳毒蛾Leucoma salicis(Linnaeus)交配的日节律高峰,温度和不同交配持续时间处理对成虫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等繁殖生物学的影响。【方法】将新羽化的柳毒蛾成虫置于养虫笼中,观察交配的日节律高峰,并统计不同温度和不同交配持续时间处理下的成虫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结果】成虫在羽化当晚的后半夜凌晨开始交尾,次日晚上开始产卵。成虫交配集中在羽化翌日凌晨3:00—5:00之间,高峰为4:00。产卵高峰都出现在2日龄成虫,但是,25℃下成虫交配持续时间(9.2 h)显著短于28℃(11.8 h)。交配持续时间为30、60和300 min的处理,雌成虫平均寿命显著长于对照(对照9.2 h),雄虫仅60 min的处理显著长于对照。同时,极短的交配持续时间(30 min)显著降低雌虫的产卵量和孵化率。【结论】试验明确了成虫交配的日节律高峰,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25~28℃),雌雄成虫的寿命、单雌总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交配持续时间明显影响成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Liriomyzasativae成虫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虫期在黄瓜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其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幼虫期在长豇豆上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P <0 0 1 ) ;当幼虫期同在长豇豆上取食时 ,成虫在黄瓜上取食时的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成虫在四季豆取食时 (P<0 0 5或P <0 0 1 )。这说明美洲斑潜蝇幼虫和成虫取食经历对其成虫寿命和生殖力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短时高温暴露对莲草直胸跳甲生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鑫  傅建炜  万方浩  郭建英  王进军 《昆虫学报》2009,52(10):1110-1114
以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n & Vogt为对象, 测定了在不同高温(37, 39, 41, 43, 45±0.5℃)下暴露1 h后, 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量及后代存活力等生殖适应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 (1)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寿命随暴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5℃恒温条件下, 雌成虫寿命平均为37.4 d, 而45℃高温暴露1 h后, 雌虫寿命仅为20.0 d; (2)莲草直胸跳甲雌虫的产卵前期随暴露温度升高而显著延长, 25℃恒温条件下雌虫产卵前期平均为4.1 d; 39℃高温暴露1 h后产卵前期延长至4.8 d, 45℃高温暴露1 h后延长至7.3 d; (3)短时高温暴露显著降低莲草直胸跳甲的单雌产卵量, 25℃恒温条件下单雌产卵量平均为965.1粒, 39℃暴露1 h后, 其产卵量为638.7粒, 45℃暴露1 h后低于260粒; (4)短时高温暴露对莲草直胸跳甲后代存活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 F1代卵的孵化率从95.4%降低至89.2%, F1代成虫的羽化率从87.0%下降到71.3%。以上结果表明, 短时高温暴露导致莲草直胸跳甲生殖适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研究了温度和寄主水果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产卵前期影响无明显差异,而温度明显影响产卵前期。随温度增高,产卵前期逐渐缩短。取食杨桃的桔小实蝇雌虫在15℃、20℃、25℃、30℃、35℃下的产卵前期分别是41.1、29.1、13.8、12.9、15.6 d;(2)温度对桔小实蝇雄虫性成熟时间有明显影响。在温度15℃、20℃、25℃、30℃、35℃下,桔小实蝇雄成虫的性成熟时间为21.4、15.7、12.8、1 1.5和10.8 d;(3)不同温度和寄主水果条件下成虫寿命也不同,从较低温时的140-190 d缩短到高温时的34-37 d;(4)不同的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产卵量影响较大,一般取食芒果和番石榴的雌虫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几种水果。在25℃温度下,取食芒果、番石榴、香蕉、枇杷、青枣、杨桃、柑桔的桔小实蝇雌虫的产卵量分别是1634.3、1520.6、1309.1、1019.8、983.3、966.3和912.9粒/雌;(5)雌成虫性成熟并交配后开始产卵,2-3 d进入产卵盛期。分别建立了以柑桔和番石榴为食的幼虫发育成的桔小实蝇成虫日产卵量(粒)随羽化时间(d)变化的模型为:Y(fecundity)=-3.524+0.707T-0.00679T2和Y(fecundity)=-20.104+1.9827-0.0203T2;(6)推迟供给寄主明显影响桔小实蝇雌成虫的产卵量,推迟0、5、10、15、20、25 d供给寄主,取食杨桃的桔小实蝇雌虫在25℃下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968.5、736.6、710.5、658.3、644.1和576.3粒/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绿缘扁角叶甲Platycorynus parryi Baly年生活史、交配及繁殖情况。【方法】越冬代成虫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连续繁殖,及在不同温度下,详细观察记录了成虫的交配、繁殖力和寿命。【结果】绿缘扁角叶甲是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的重要害虫,以老熟幼虫在3~5 cm深的土层中越冬,在江西南昌一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陆续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卵期(11.81±0.17)d,幼虫期300~330 d,蛹期(13.62±0.13)d,成虫寿命(47.99±0.65)d。成虫羽化3~4 d后开始交配,日平均交配(3.55±0.11)次,交配持续时间最短5 min,最长可达140 min,平均交配持续时间(28.11±0.89)min,日龄大的成虫交配持续时间显著短于日龄小的成虫;相邻两次交配之间的间隔时间最短3 min,最长426 min,平均交配间隔时间(74.75±3.19)min,日龄大的成虫交配间隔时间显著短于日龄小的成虫。交配后2~3 d开始产卵,平均每雌产卵量为169粒。在22、25和28℃条件下,温度对雌虫寿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升高,雌虫寿命显著缩短,而雄虫寿命和每雌产卵量却差异不显著。【结论】绿缘扁角叶甲在江西南昌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可进行多次交配,成虫日龄对其交配行为有显著影响,温度对该虫的繁殖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短时高温暴露对Q型烟粉虱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绍光  李照会  万方浩 《昆虫知识》2010,47(6):1141-1144
在室内将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Q-biotype成虫在44℃下暴露1 h后观察成虫的存活率、产卵量、雌雄寿命和后代存活能力,以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Q型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成虫在44℃下暴露1 h后的存活率为43.5%,暴露热激后的单头雌虫的产卵量为77.2粒,低于常温下(26℃)的产卵量(100.1粒);短时高温可显著缩短Q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在44℃下暴露1 h后Q型烟粉虱雌雄虫寿命分别为14.5 d和10.2 d,显著低于常温下(26℃)雌虫20.4 d和雄虫18.2 d;短时高温对Q型烟粉虱后代存活率和雌雄性比无显著影响,但其产卵高峰期延迟,产卵持续期缩短。以上结果表明,短时高温热激可影响Q型烟粉虱的生殖情况,造成Q型烟粉虱产卵量降低和寿命缩短,Q型烟粉虱雌虫耐热性强于雄虫。  相似文献   

9.
浙江栉蝠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s Wang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林地下害虫,其生物学特性尚未见报道。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浙江栉蝠蛾危害竹子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浙江栉蝠蛾危害竹子种类多,主要以刚竹属竹种为主。浙江栉蝠蛾在浙江省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羽化主要集中在13:30~18:30之间,羽化当天便可交尾产卵,单雌平均产卵量可达290粒,成虫寿命雌虫平均4.2d,雄虫平均6.2d。卵经70d左右孵化,随即钻入土壤取食,准备越冬。  相似文献   

10.
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滞育后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Baly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和越夏,滞育发生主要受温度和光周期调节。本文就光周期和温度对滞育后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光周期(L14∶D10和L12∶D12)对成虫滞育后的存活率、寿命、日平均产卵量、总产卵量均无显著影响。在长光照(L14∶D10)下,温度18℃、22℃和25℃)对滞育后成虫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影响;随温度的降低,总产卵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产卵量显著降低,雌虫滞育后寿命显著延长,18℃下少数个体能被诱导再次滞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