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祎 《声屏世界》2007,(5):59-59
有情节才有情感。情感类节目主要目的是让观众动情。而观众或悲或喜,或笑或骂,都是在听完当事人曲折的情感经历后自然流露,所以叙事在情感类节目中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2.
情感类节目一直是编导比较难以把握的节目类型,因为"感情本就没有谁对谁错","清官也难断家务事",特别对于新编导来说,采访完一个情感纠纷选题,常常会被当事人双方各有理由的说辞搞得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着重反映社会中的一些看似平常却与每一个受众都息息相关的事件,所以在节目中应当保持节目主体对观众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的主要来源就是主持人。一位优秀的民生节目主持人应该善于运用情感的感染力建立起与观众沟通的桥梁,用情感去感动和引起受众的共鸣,带领观众走进节目、了解节目甚至爱上节目。本文对民生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时的情感把握及运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越男 《新闻前哨》2013,(12):37-38
在遍地开花的谈话类节目中,除了节目的主题和形式,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持人情感表达与流露得当与否,对嘉宾和观众心理把握准确与否,直接关乎节目质量。因此,主持人如何通过心的交流与情的链接将自身情绪融入节目氛围,并以此调动嘉宾和观众的真实情感,促使节目获取良好收视率,值得探讨。一、主持人情感表达在谈话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与故事类谈话节目相比,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叙事相对"脆弱",但是每一种节目形态,都有其叙事特点.<康熙来了>等节目在台湾电视圈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娱乐谈话类节目也将故事性作为了吸引观众的法宝.可以说,强调谈话节目的戏剧性,充分挖掘和展现故事冲突,突出谈话节目的情感张力,从而激起观众自己的"人生故事",是娱乐类谈话节目叙事的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谈话类节目与其它类节目最大的不同是:参与谈话的人物是作为第一个要素进入观众的视线的。正是在这个人物的基础上,才有节目中将要展现的情感、故事、新闻事实等等,因此,访谈人物应该是吸引观众的第一个要素,也就是说,他应该是节目取悦观众的第一个“卖点”。  相似文献   

7.
牛利 《新闻世界》2013,(2):12-13
电视谈话类节目发展过程中,主持人情感因素对节目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去说。”主持人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情感,增加语言的穿透力、幽默感、影响力,比一味地“煽情、拍砖、流泪”更富有内在引力,节目才能更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8.
司熠 《新闻传播》2022,(5):106-107
新闻访谈节目中,情感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元素.然而一些新闻访谈节目,过度催发观众泪点,显然并不是良久之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做出正确的情感引导,而新闻访谈节目也需要采取更高级的情感引导策略.鉴于此,围绕国内知名新闻访谈节目,探讨了新闻访谈类节目中情感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许行明 《视听界》2006,(3):74-75
法制类节目目前在各个电视台的节目中已经成为主流,从过去单一的栏目到现在的频道,法制节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与其他节目类型相比,法制类节目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转换,是目前电视节目中成长比较快的一个节目类型。是什么原因使得法制类节目有如此快的成长速度呢?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法制类节目本身的叙事载体——案例与电视叙事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鲜活的故事法制节目或栏目中的叙事载体——案例,对电视栏目来说是相对具有故事感的,因为在一个案例里,其先天就具备了叙事所需有的基本元素,对于电…  相似文献   

10.
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时候,总会领悟或者感觉到其中传达的意义.有时,意义通过直接说明的方式输送给观众;更多情况下,意义的传达是隐蔽的,制作者把自己的价值观隐藏在故事背后,使故事呈现出来的时候仿佛自然就蕴含和显现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电视叙事的魔力.电视叙事传达意义的主要手段是叙述语言的调整、叙事过程的结构、叙事推理的组织和安排.电视节目通过这些隐蔽的修辞控制,建构着意义和真理,使观众视之为现实生活本身的昭示.  相似文献   

11.
谈到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人们往往比较关注“3种语言”(解说、画面、音乐)的运用,而忘记或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电视专题片的事、理、情。所谓事,就是片子所反映的对象.它常常是一个或一段故事.特别是故事里活生生的人;所谓理。就是故事中所蕴涵的哲理.它往往需要提炼和开掘;所谓情,就是作在叙事和说理中的情感体验和抒发。它最终是作通过作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理、情是专题片的三要素。在总的创作意图确定之后。关键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事例阐明主题、诠释什么样的道理突出主题、抒发什么样的感情烘托主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情感类节目在电视荧屏中出现较多,随着现今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情感类电视节目的叙事风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其由社会纪实类节目逐渐转化为戏剧故事类节目。并且,很多节目为了收视率,将节目的真实性转化为表演性。情感类电视节目为人们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平台,在收视市场上较受欢迎。  相似文献   

13.
谭颖琳 《声屏世界》2011,(11):14-15
作为情感类节目的一种。情感调解类节目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是该类节目一个重要的新的走向。情感调解类节目集可视性、教育性于一体.突显了电视媒体所具有的知识性、社会性、服务性特征。江西卫视《金牌调解》栏目为情感调解类节目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范式.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已经初步得到观众市场的认可。情感调解类节目如何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以下两篇文章或许能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14.
刘慧 《声屏世界》2008,(7):37-38
寻情类节目已经成为了电视情感类节目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亚类型。它一方面具有服务性,能够帮助有情感诉求的人完成心愿,调解情感纠纷;另一方面,节目的叙述内容多为分裂性、对立性情感,具有相当的故事张力。概而言之,它具有调节家庭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功能,是促进社会和谐和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有用手段。正因为如此,很多电视台都开办了寻情类节目,有的甚至成为了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比如湖南卫视的《真情》,就以制作大量寻情类节目盛行十年并成为全国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5.
王永  孙鹏 《视听界》2013,(1):111-112
近几年,矛盾调解类节目充斥荧屏。此类节目播出之后,赢得了较好的收视反馈。从当事人角度来看,节目为当事人解决家庭、情感或者经济矛盾,满足了他们倾诉与宣泄的欲望;从观众角度来看,节目满足了观众对矛盾事件背后的探视欲望,又因为多是身边的事情,往往能够与节目中的当事人产生共鸣。矛盾调解类节目即使不能立刻帮当事人解决问题,也给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平台,缓解其委屈心理,  相似文献   

16.
如今电视谈话类节目很多 ,新闻的 ,文艺的 ,严肃的 ,或者是搞笑的 ,应有尽有。如果我们对这些节目进行一些分析的话 ,就会发现 ,电视谈话类节目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节目的情感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所必备的一些特质来探讨提高节目质量的问题。一、以情感人 ,调动嘉宾和观众的情感参与 ,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是主持人的取胜之道。因为它可能被忽视或被错误地理解 ,因为它需要很高的技巧 ,所以在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谈话节目中 ,那种能够让观众酣畅淋漓接受情感洗礼的 ,确乎不多电视的特点是视听结合。作为谈话类节…  相似文献   

17.
长平 《青年记者》2007,(5):70-70
煽情节目仍然是节日期间电视屏幕上的一道大餐。像《艺术人生》那样以揭人伤疤为主的煽情手段,已经让不少观众感到厌烦。但是我发现,煽情的新闻类节目也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18.
鞍山电视台最近推出的叙事类专题节目——《记者说事》。这档电视专题节目自推出后,在鞍山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吸引了许多观众定时观看。它主要通过主持人串针引线,像说故事一样,用电视镜头把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和代表性或者特殊性的人和事表现出来。由于其表现手法较之电视新闻类节目要细腻、曲折,具有一定的情节,  相似文献   

19.
张园 《视听界》2013,(4):86-87
时事辩论类节目本质上属于脱口秀,节目的纪实性、冲突性与竞争性又使其带有真人秀的性质,能够摆脱纯访谈节目的波澜不惊,兼具两种类型的模式,让时事辩论类节目获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然而,人们也注意到,某些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犹如泼妇骂街,问题的症结在于主持人对话题和节奏缺乏把控,强调对抗而不是对话,注重煽情而不是发掘理性。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里,人们看到的"对话场"常常是,嘉宾侃侃而谈,观众跃跃欲试,主持人寥寥数语,几句点拨,气氛就立刻灵动起来。节目主持人胡一虎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挑拨离间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腮军 《新闻界》2008,(4):151-152
在目前的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情感运用存在不少问题,主持人刻意煽情、热衷隐私、追求眼泪使电视谈话节目陷入一个僵局因此,在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要正确把握情感的运用,以打破此种僵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