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利用溶液聚合法以明胶与丙稀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并考察了树脂的吸水性能、吸盐水性能、吸乙醇性能、吸人工尿的性能、盐水浓度不同时的吸水性能及保水性能。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480g/g,吸盐水倍率为69g/g。  相似文献   

2.
《造纸信息》2012,(10):44-44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杨富杰等人以蔗渣浆纤维为原料,在微波辐射的作用下,采用自由基引发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不同单体组合方式及不同实验条件对吸水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较优条件下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553g/g;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制备蔗渣浆纤维素系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蔗渣浆纤维为原料,在微波辐射的作用下,采用自由基引发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不同单体组合方式及不同实验条件对吸水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优条件下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553 g/g.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对产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体与蔗渣浆纤维素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4.
以交联氧化淀粉为基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交联氧化淀粉基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淀粉用量、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淀粉氧化度与交联度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工艺条件是:淀粉基体用量为25%,单体质量比为AA∶AM=5∶1,引发剂用量为1.2%,淀粉溶胀度与羧基含量之比为48∶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此工艺条件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2216g/g,吸1%NaCL溶液倍率170g/g,吸1%MgSO_4溶液倍率53g/g,吸1%CaCL_2溶液倍率15g/g,吸1%ALCL_3溶液倍率8g/g。  相似文献   

5.
糯小麦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引发糯小麦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的糯小麦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及性能.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分析了糯小麦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并对其吸水倍率、吸盐水倍率、保水能力、热稳定性、耐酸碱性、贮藏稳定性及反复使用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为糯小麦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糯小麦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吸蒸馏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达到1169.6 g·g-1和88.6 g·g-1,耐盐性较差;在30、40和60℃条件下,糯小麦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明显优于科翰98商品保水剂.糯小麦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反复使用性能较强,但其耐酸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酸盐和氢氧化铝反应,制备了金属离子交联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剂、氨水及氢氧化钠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离子交联聚丙烯酸盐具有较高的吸水倍率(860mL/g)和保水能力,但吸水速率较慢.当氢氧化铝、氨水及氢氧化钠用量分别为4份,25份和30份时,高吸水树脂吸水倍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对荞麦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吸水速率、重复吸水倍率、吸盐液倍率、自然条件下的失水率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失水率等吸水和保水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荞麦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接枝共聚物吸水快,且具有较高的吸水倍率,较好的保水性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黄赣辉  顾千辉  顾振宇 《食品科学》2012,33(10):124-130
研究响应曲面优化微波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单体中和度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为单体丙烯酸与干淀粉比8.2:1(mL/g)、引发剂用量为干淀粉质量的2.8%、单体丙烯酸中和度80.1%时,此时树脂的吸水倍率为769g/g。红外扫描吸收谱表明,接枝共聚物中存在着羧基、酰胺基等特征性亲水性基团。  相似文献   

9.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体,滑石粉(TALC)为填料,采用模压法制备了高性能EVA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不同填料含量对复合发泡材料交联特性、形貌结构和元素分布、密度、发泡倍率、硬度、回弹性、压缩永久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TALC用量的增加,复合发泡材料的最佳交联时间先缩短后不再明显变化,黏滞性增加,密度不变,发泡倍率增大,硬度降低,回弹性和压缩永久变形降低;复合发泡材料的微观形貌特征为闭孔结构,填料为片层状结构且较均匀分散在复合发泡材料表面,泡孔直径远大于填料尺寸。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模压法制备EVA回收粉/EVA/SEBS复合发泡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EVA回收粉含量对复合发泡材料硫化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VA回收粉含量增加,发泡倍率和硬度变化不明显,但复合材料正硫化时间缩小,力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具有较高吸水性及稳定性的超吸水纤维膜,首先利用氯乙酸对NaOH碱化处理后的棉纤维进行改性制备吸水纤维,然后通过溶液分散法将吸水纤维在水中分散成膜制备超吸水纤维膜材料。对纤维膜材料的表面结构、化学结构、结晶结构、热稳定性、羧甲基取代度、吸水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棉纤维进行碱化处理可促进氯乙酸与棉纤维之间取代反应的进行,氯乙酸的用量直接影响棉纤维上羧甲基的取代度,并对膜吸水性能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但其用量过高会使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显著下降;在羧甲基取代度约为0.264时,吸水纤维膜材料吸水后形态保持比较完整,并具有相对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吸水倍率可达约163.3倍,保水倍率可达约73.7倍。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糯性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糯玉米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系统分析了淀粉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高吸水性树脂的适宜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75℃,以单体质量计,单体与淀粉用量质量比为15∶1,单体丙烯酸中和度为pH4.8,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0.15%,交联剂丙三醇用量为0.11‰,此时所得树脂的吸水倍率为1 641.78 g.g-1。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3.
黄原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在高吸水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黄原胶杂化复合有机蒙脱土(XG-g-PAA/OMMT)的高吸水性材料,通过吸水动力学表明XG-g-PAA/OMMT的动力学扩散模型主要为non-Fickon扩散,说明XG-g-PAA/OMMT吸水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速率与高分子链锻松弛速率相当。通过保水性研究表明XG-g-PAA/OMMT比传统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能力提高,能够有效的抑制水分的蒸发,且在沙土中恒温下的保水能力将获得增强。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research,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internal layer of the firefighters’ protective clothing with the aim of increasing absorption of sweat to improve the thermo-physiological comfort properties. The performance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following the standard test methods (ISO 6942:2002 and ISO 9151: 1995(E)) and the thermo-physiological comfort-related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such as air permeability, water sorption and evaporation, thermal resistance and water vapour resistance of the fabric assemblies with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comfort properties of the protective clothing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s into the internal layer. The use of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s is likely to help in the absorption of sweat in higher amount and keeping the skin and internal microclimate dry, which in turn improves the comfort level. The performance properties of all the combinations satisfied the requirements for firefighter’s clothing as mentioned in AS/NZS 4967-2009.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超吸水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性能,为纤维在污水处理等环保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Cu2+为对象,研究CuSO4溶液温度、浓度、pH值、吸液时间及Na+浓度对Cu2+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Cu2+的吸收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pH值的降低,Cu2+的吸收量迅速降低;随着CuSO...  相似文献   

16.
对一种新型长丝的水汽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这种新型长丝可吸收水和水汽,但又不会对接触它的人造成任何潮湿的感觉。长丝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一种是非吸收材料(疏水性),另一种是高度吸收性材料(亲水性)。聚丙烯不吸收任何水或水汽,被用作疏水材料;而具有超吸收性能的聚合物被用作亲水性材料。这种新型长丝外部表面为聚丙烯(PP)材料,超吸收聚合物(SAP)被放置在长丝结构中的空心部位。尽管超吸收聚合物放置在长丝的里侧,但仍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而长丝外部表面因是疏水材料(聚丙烯)则可以一直保持干燥。通过试验研究可以观察到,不含超吸收聚合物的聚丙烯长丝几乎不吸收水或水汽(接近0%),而含有超吸收聚合物的聚丙烯长丝能吸收高达12%的水分,且这一百分数值可根据所含的超吸收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17.
研究超吸水纤维的线密度,断裂强度和伸长率、表面形态、吸水倍率等主要性能。结果表明:超吸水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水能力,吸水倍率超过120 g/g,吸水体积膨胀后仍能保持近似纤维凝胶态的结构,适合于开发吸液材料;纤维截面呈圆形,表面光滑,无卷曲,强度和断裂伸长均很小且离散性大,断裂强度小于0.8 cN/dtex,断裂伸长率小于5.5%,力学性能较差,难以作为单一原料开发产品,需与其他纤维混合制成高吸液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微波和磷酸双改性制备的冰糖橙皮渣吸附剂与未改性吸附剂对比,研究其对染料结晶紫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考察了吸附时间、pH、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SIR)表征了吸附剂的特性。结果表明,当pH为7时,分别投入吸附剂0.1 g于浓度为50 mg·L-1的结晶紫溶液中和浓度为10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吸附1.5 h,30 ℃时对结晶紫去除率由改性前的66.5%提升到99.4%,40 ℃时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由改性前的57.1%提升到96.3%。改性冰糖橙皮渣吸附结晶紫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亚甲基蓝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均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改性吸附剂比未改性吸附剂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食品包装用吸湿剂作为食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防止食品受潮变质, 延长食品保质期, 保留食品的口感和风味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在食品中常用的4种包装用吸湿剂, 包括生石灰吸湿剂、蒙脱石吸湿剂、硅胶吸湿剂和氯化钙吸湿剂。其中, 生石灰吸湿剂吸湿能力与外界空气的湿度高低无关、价格低廉, 但存在安全隐患; 蒙脱石吸湿剂空气湿度较低时吸湿能力较强、绿色环保、无毒无味、价格低廉, 但在空气湿度高时吸湿能力下降、吸湿时伴有体积的膨胀; 硅胶吸湿剂吸湿性能好、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 但其成本高、吸附大量水后易破裂, 且再生温度高, 难降解; 氯化钙吸湿剂吸湿性能好、价格低廉, 但吸湿后易液解成溶液。此外, 还列举了纤维吸湿剂、复合吸湿剂、高吸水树脂吸湿剂和其他新型材料吸湿剂, 展开介绍了这些新型吸湿剂的优势和一些食品包装用吸湿剂研究新技术。目前食品包装用吸湿剂研究热点主也要集中在2个方面: 高吸湿性能且低成本食品吸湿剂的研发和高环保、低污染、低浪费的生产工艺的研发。  相似文献   

20.
吸水性树脂吸水率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斌 《造纸化学品》2003,15(2):32-35
分析了吸水性树脂吸水率测定方法 ,对影响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测定吸水率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