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义义  许静  杨卓 《天津医药》2011,39(10):936-938
目的:观察消旋丁苯肽(dl-NB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3-CA1区长时程增强(LTP)以及大鼠在Morris水迷宫(MWM)中表现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VD组)、血管性痴呆+消旋丁苯肽干预组(VD+dl-NBP组)。使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VD大鼠模型。建模后VD+dl-NBP组大鼠给予dl-NBP灌胃,40mg/kg,1次/d。VD组和对照组自由摄食水。30d后进行MWM测试,而后记录大鼠海马CA3-CA1区LTP。结果:定位航行阶段,3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1.361,P<0.01)。VD组低于对照组和VD+dl-N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间搜索阶段,对照组、VD组及VD+dl-NBP组的目标象限百分比分别为(51.1±2.87)%,(37.03±3.50)%和(54.42±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3,P<0.01)。VD组低于对照组和VD+dl-N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VD组和VD+dl-NBP组的LTP幅值分别为(133.4±10.1)%,(108.4±16.9)%和(120.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21,P<0.01)。VD组低于对照组和VD+dl-N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dl-NBP对VD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具有改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海马区的LTP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砷(As)和微囊藻毒素(MC)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肝功能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染砷组(12.5μg/L)、染MC组(0.25μg/kg·dl)和联合染毒剂量组(12.5μg/L+0.25μg/kg·dl)。腹腔注射染毒10周,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ALT、AST、MDA、SOD和GSH-Px水平。结果各染毒组血清白蛋白和ALT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的AST水平均升高,其中染MC组和联合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砷组和联合染毒组SOD和GSH-Px活性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中的白蛋白降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MC组和联合染毒组的ALT、AST水平均有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Px活性在各染毒组均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DNA在染砷及染MC组时有损伤,联合染毒时损伤更明显。结论低剂量MC-LR及砷和MC联合染毒可以诱导小鼠肝功能损伤和DNA损伤,但抗氧化酶在染毒组增高,可对抗其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价铬(Cr~(6+))暴露对发育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孕期SD大鼠12只,待仔鼠出生后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双蒸水)组、重铬酸钾溶液染毒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8、4和20 mg/kg·bw)。仔鼠出生后第1天起通过母乳染毒,进食阶段(21 d后)采用经口灌胃染毒,1次/d,连续染毒6个月。选取各组雄性子代大鼠进行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液中Cr~(6+)的含量;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以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重铬酸钾各染毒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铬酸钾各染毒组血液中Cr~(6+)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显示各染毒组海马CA1区神经元随染毒剂量增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排列稀疏紊乱,部分细胞体积减小等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随着重铬酸钾浓度的增加,活化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重铬酸钾各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6+)暴露损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Cr~(6+)导致炎症因子增多,造成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含1-亚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表达与七氟醚所致老龄大鼠认知障碍相关性.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组(n=40)、氧气吸入组(n=10)和对照组(n=10),七氟醚吸入组吸入2%七氟醚120 min,氧气吸入组吸入纯氧120 min,对照组在常规环境中活动120 min.对氧气吸入组和对照组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七氟醚吸入组分别于大鼠苏醒后2 h(T0)、24 h(T1)、7 d(T2)和14 d(T3),随机选取10只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测定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GFAP和NR1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GFAP和NR1阳性表达与水迷宫实验结果相关性.结果 七氟醚吸入组在T0-2时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均较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延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吸入组T0-2时刻CA1区和CA3区GFAP蛋白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NR1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0-2 时刻,七氟醚吸入组海马组织中GFAP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NR1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氧气吸入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FAP蛋白表达与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均呈正相关(r=0.628和0.728,P<0.001),而NR1蛋白表达则均呈负相关(r=-0.697和-0.735,P<0.001).结论 七氟醚吸入老龄大鼠出现了一过性认知障碍,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指标GFAP表达上调和学习记忆通路受体亚单位NR1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18月龄,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3%七氟醚组(S1组)、1.5%七氟醚组(S2组)、3%异氟醚组(I组),每组15只。于麻醉结束后1、3、7 d(T1~T3)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测定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各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I组T1~T3、S1组T1~T2时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减少,I组、S1组T1~T3海马CA3区突触间隙增宽,PSD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与I组、S1组比较,S2组T1~T2时逃避潜伏期缩短,T1~T3海马CA3区突触间隙变窄,PSD厚度增厚,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突触界面曲率增大(P<0.05);与I组比较,S1组、S2组T3时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增加(P<0.05);与S1组比较,I组T3时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减少(P<0.05);与T1比较,I组、S1组、S2组T2~T3时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低浓度七氟醚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高浓度七氟醚、异氟醚均可导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减退,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砷(As)和微囊藻毒素(MC)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肝功能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染砷组(12.5μg/L)、染MC组(0.25μg/kg·dl)和联合染毒剂量组(12.5μg/L+0.25μg/kg·dl)。腹腔注射染毒10周,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ALT、AST、MDA、SOD和GSH-Px水平。结果各染毒组血清白蛋白和ALT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的AST水平均升高,其中染MC组和联合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砷组和联合染毒组SOD和GSH-Px活性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中的白蛋白降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MC组和联合染毒组的ALT、AST水平均有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Px活性在各染毒组均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DNA在染砷及染MC组时有损伤,联合染毒时损伤更明显。结论低剂量MC-LR及砷和MC联合染毒可以诱导小鼠肝功能损伤和DNA损伤,但抗氧化酶在染毒组增高,可对抗其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CaMKⅡ表达与铅中毒的关系,阐明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排铅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健康的清洁级Wister雄性大鼠建立染铅模型,将染铅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乙二胺四乙酸对照组、复方四维亚铁散低、中、高剂量组。观察6组Wister大鼠血铅浓度、学习记忆力和海马长时程增强(LTP)变化情况,检测大鼠海马CaMKⅡ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有效区逗留时间缩短,平台停留次数减少,海马LTP变化幅度降低、时程缩短,CaMKⅡ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复方四维亚铁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有效区逗留时间延长,平台停留次数增多,海马LTP变化幅度增高、时程延长,CaMKⅡ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乙二胺四乙酸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有效区逗留时间延长,平台期停留次数增加,海马LTP变化幅度增高、时程延长,CaMKⅡ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铅中毒影响大脑学习记忆功能,表现在反应学习记忆能力的 CaMKⅡ水平的降低;复方四维亚铁散作用于染铅组大鼠,使CaMKⅡ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证明其具有明显排铅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比较醋酸铅与纳米硫化铅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妊娠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铅组和纳米硫化铅组,从妊娠第1天起分别给予醋酸铅(100 mg/kg)及纳米硫化铅(10 mg/kg)灌胃染毒至仔鼠离乳[出生后第21天(postnatal day 21,PND21)],离乳后仔鼠继续染毒至PND42;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PND21和PND42仔鼠学习与记忆功能。分别于PND1、PND21、PND42选取仔鼠,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海马铅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中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醋酸铅组与纳米硫化铅组大鼠逃逸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醋酸铅组与纳米硫化铅组PND1、PND21和PND42仔鼠海马铅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醋酸铅组比较,纳米硫化铅组PND1仔鼠海马铅含量增加(P<0.05),而PND21和PND42仔鼠海马铅含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醋酸铅组、纳米硫化铅组PND1、PND21和PND42仔鼠海马Glu含量升高(P<0.05),Ser含量下降(P<0.05);醋酸铅组PND1、PND21仔鼠海马Ser含量低于纳米硫化铅组(P<0.05);醋酸铅组PND1、PND21仔鼠海马Gly含量显著下降(P<0.05),纳米硫化铅组PND21、PND42仔鼠海马Gly含量下降(P<0.05);醋酸铅组与纳米硫化铅组仔鼠海马GABA含量下降(P<0.05)。结论醋酸铅与纳米硫化铅暴露均可使仔鼠海马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兴奋性神经毒作用,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低剂量的纳米硫化铅引起Glu和GABA变化与醋酸铅一致,提示应该重视纳米硫化铅暴露引起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孕5~7 d的SD雌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6):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自噬抑制剂wortmannin组(SW组)。C组母鼠仅置于麻醉箱内,通入相同流量氧气暴露4 h,S组和SW组母鼠给予2.8%七氟醚吸入麻醉4 h。SW组子代大鼠于出生后1~3 d腹腔注射0.5 mg/kg自噬抑制剂wortmannin,C组和S组于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于出生后22 d,对各组子代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测定其学习记忆功能,出生后28 d,完成水迷宫测试后处死子代大鼠,并取其海马组织。采用TUNEL染色测定子代大鼠海马组织内神经元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组织内微管相关蛋白l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作为自噬活性的指标。结果 S组、C组子代大鼠逃避潜伏期较C组,穿越平台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组子代大鼠逃避潜伏期较C组延长,穿越平台次数较C组减少(P<0.05)。与C组比较,S组和SW组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和LC3Ⅱ/LC3Ⅰ比值均升高(P<0.05);与S组比较,SW组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结论大鼠孕期七氟醚麻醉对子代学习记忆功能无影响,其机制与激活生理性自噬对抗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在体电生理方法观察吗啡依赖戒断后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情况。方法 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戒断组、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戒断模型,在制备模型基础上,采用在体脑立体定位胞外电生理记录技术检测海马CA1区LTP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组、戒断组大鼠在高频刺激(HFS)后,各时间点所记录的群体峰电位(PS)相对幅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啡依赖戒断大鼠海马LTP减弱,提示LTP参与吗啡依赖戒断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硫化氢(H2S)对老龄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18~20月龄,体重50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Na HS组(N组)、生理盐水组(S组)。N组于制作模型前25 min给予大鼠腹腔注射H2S外源性供体Na HS(28μmol/kg);S组于制作模型前25 min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不行任何处理。采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致急性脑梗死模型。于急性脑梗死后第1~5天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进行测试,记录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于急性脑梗死后1、3、5 d(T1~T3)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取海马组织,电镜下定量测定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各项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M组、N组和S组大鼠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CA3区突触数减少,间隙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与M组比较,N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海马CA3区突触数增加,间隙变窄,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厚,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突触界面曲率增大(P<0.05);与N组比较,S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CA3区突触数减少,间隙增宽,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结论 H2S可改善老龄急性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组织CA3区突触结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米铅和醋酸铅暴露后对仔鼠海马和皮质中铁调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将大鼠按雌∶雄=1∶1合笼饲养。发现阴栓为受孕第1天。将孕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纳米铅组和醋酸铅组,纳米铅组孕鼠经口给入10 mg/kg纳米硫化铅,醋酸铅组经口给入100 mg/kg的醋酸铅,对照组经口给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仔鼠出生后21 d(post-natal day 21,PND21)断乳,继续给予相应的处理直到出生后42 d(PND42)。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铅和铁的含量。应用实时PCR和ELISA方法检测铁调素的mRNA和蛋白的含量。应用Perl's染色法观察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分布情况。结果纳米铅和醋酸铅染毒后,PND1、PND21及PND42仔鼠皮质、海马中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海马中铅含量均高于皮质。同样,纳米铅及醋酸铅暴露后,PND1、PND21和PND42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铅组仔鼠海马中铁含量高于醋酸铅组(P0.05)。醋酸铅暴露PND1、PND21和PND42仔鼠皮质中铁调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0、1.56和2.00倍,海马中铁调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22和140倍;纳米铅暴露PND1、PND21、PND42仔鼠皮质中铁调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7、2.05和2.34倍,海马中铁调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4、1.45和1.60倍;纳米铅暴露组PND21及PND42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调素含量均高于醋酸铅组。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铅及醋酸铅暴露后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调素mRNA表达均增高,且纳米铅暴露后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调素mRNA表达高于醋酸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鼠孕期纳米铅及醋酸铅暴露后可导致仔鼠铁调素表达增加,这可能是纳米铅及醋酸铅暴露致仔鼠皮质及海马氧化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认知障碍大鼠模型的造模效果,为认知障碍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腹腔注射相应试剂的方式建立认知障碍大鼠模型,40只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柠檬酸铝组(n=10)、亚硝酸钠组(n=10)、钠铝联合注射组(n=10)与对照组(n=10)。给药6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跨越平台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钠铝联合注射组大鼠第3天、第4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柠檬酸铝组、亚硝酸钠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及跨越平台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柠檬酸铝和亚硝酸钠分别腹腔注射均未能取得良好的造模效果,柠檬酸铝亚硝酸钠联合腹腔注射可作为一种理想的认知障碍大鼠模型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锰对大鼠海马损伤及性别差异。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Mn Cl2染毒组,雌雄各半,腹腔注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及7.5、15和30 mg/kg的Mn Cl21次/d,每周连续5 d,染毒4周,末次染毒后取脑组织及海马,每周测定动物体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海马中锰含量,脑组织切片分别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结果染毒1~4周后,雄性大鼠体重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雌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4周后,雌、雄大鼠海马中锰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长,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P0.01),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及凋亡检测发现Mn Cl2剂量依赖性地引起海马神经元嗜酸性变及凋亡,且各剂量组,雄性神经元嗜酸性变及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雌性(P0.05)。结论锰可蓄积于大鼠脑海马组织,且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锰可引起海马神经元变性及凋亡,且雄性较雌性更敏感,这与锰在海马的蓄积能力无关,可能存在其他毒效学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大鼠海马不同亚区(CA1、CA3和DG区)铜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铅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5只SPF级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双蒸水)、低铅暴露组(0. 3 g/L乙酸铅)和高铅暴露组(0. 6 g/L乙酸铅),每组15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每周5 d,连续20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大鼠海马不同亚区铅和铜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PCR检测大鼠海马铜转运蛋白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和高铅暴露组大鼠的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穿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大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大量细胞死亡,细胞核固缩、破裂,其中CA1区损伤程度最小。低和高铅暴露组大鼠海马CA1、CA3和DG区中铅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铅暴露组CA3区高于低铅暴露组(P0. 01); CA3和DG区中铜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 08和1. 10倍、1. 12和1. 09倍(P0. 01); CA1区铜转入蛋白CTR1、DMT1和铜转出蛋白ATP7A mRNA表达比对照组增加(P0. 05或P0. 01),CA3区内CTR1和DMT1 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1. 95和2. 84倍、2. 74和1. 20倍,ATP7A 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0. 89和0. 51倍(P0. 01),且与低铅暴露组相比,高铅暴露组CTR1 mRNA表达增加,ATP7A mRNA表达降低(P0. 01); DG区CTR1和DMT1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0. 71和2. 17倍、4. 23和4. 32倍,ATP7A mRNA表达增加了3. 78和2. 01倍(P0. 05或P0. 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铅暴露可引起大鼠海马不同亚区损伤,这可能与海马CA1、CA3和DG区铜含量增加及铜转运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铝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麦芽酚铝[Al(mal)3]0.27,0.54,1.08mg/kg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亚慢性腹腔注射方式染毒60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大脑皮质Aβ蛋白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亚慢性铝暴露可导致大鼠潜伏期和找到平台的时间逐渐延长,1.08mg/kg染毒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4,1.08mg/kg染毒组找到平台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染毒剂量的增加,0.54,1.08mg/kg染毒组大脑皮质Aβ40明显减少,各染毒组Aβ42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明显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脑内Aβ42生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参次苷H滴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分别孤养并接受5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造模。同时氟西汀(10 mg/kg)组、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mg/kg组ig给药,对照组、模型组ig相应体积(10 mL/kg)纯水。对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比、敞箱实验行为学评分进行比较,对血浆皮质酮(CORT)、皮层、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尼氏染色后观察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目和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次苷H滴丸56、112 mg/kg组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糖水消耗比显著升高(P0.01);敞箱实验中人参次苷H滴丸56 mg/kg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显著提高(P0.05),56、112 mg/kg组垂直运动得分显著提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大鼠血浆CORT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人参次苷H滴丸56 mg/kg组皮层、海马BDNF水平显著升高(P0.05),人参次苷H滴丸56、112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DA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大鼠皮层、海马NE水平升高十分显著(P0.01)。人参次苷H滴丸28、56、112 mg/kg组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形态较为规则,排列较为松散,锥体细胞数量相对增多。结论人参次苷H滴丸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抑郁大鼠肾上腺轴功能亢进症状,提高模型大鼠皮层与海马5-HT、DA、NE水平,上调BDNF表达,以及抑制海马CA1、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甲醛和乙苯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分析其联合作用的类型。方法采用4×4析因设计,利用Morris水迷宫,研究甲醛(0、0.2、2.0、20.0mg/kg)、乙苯(0、50、250、500mg/kg),以及二者联合染毒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呈下降趋势(P<0.05);逃避潜伏期随染毒剂量的增大而延长;染毒组的逃避潜伏期均长于阴性对照组(P<0.05),联合高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长于其他各组(P<0.05)。甲醛和乙苯单独及联合染毒均可导致小鼠第一次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时间延长(P<0.05),目标象限(Ⅳ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以及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下降(P<0.05);以上变化以联合高剂量染毒组小鼠最为突出。联合染毒对小鼠第一次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时间和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甲醛和乙苯均可危害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联合染毒组的危害程度大于单独染毒组,二者的联合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NF-α在丙泊酚诱发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远期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7 d龄(P7)SD大鼠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无任何处理;P(single)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 mg·kg~(-1);P(repeated)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mg·kg~(-1),每天1次,共7次。丙泊酚两组于麻醉结束后2 h(对照组则分别对应上述两时间点)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含量。另取P7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P(single)组;P(repeated)组;P(single)+ETN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 mg·kg~(-1)前30 min侧脑室注射依那西普0.4 mg·kg~(-1);P(repeated)+ETN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 mg·kg~(-1),每天1次,共7次,第1次和第4次丙泊酚注射前30min侧脑室注射依那西普0.4 mg·kg~(-1)。于P7、P13、P21、P35时间点,各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剩余大鼠于P36-P41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丙泊酚单次或多次暴露均使海马组织TNF-α含量明显高于同期对照水平(P<0.05,P<0.01);P(single)组中,活化caspase-3阳性神经元于P7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增多(P<0.05),而于其它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P(repeated)组中,P13、P21、P35时间点活化caspase-3阳性神经元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1),逃避潜伏期从d1~d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且穿越平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那西普侧脑室注射后,丙泊酚麻醉后各时点的活化caspase-3阳性神经元、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NF-α介导了丙泊酚诱发的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远期认知功能障碍,而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持续性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缺乏对仔一代Wistar大鼠脑发育期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5mg/L(5ppm)和15mg/L(15ppm)甲巯咪唑饮水喂养孕鼠自妊娠至仔鼠出生后第28天,检测仔鼠体内甲状腺激素(TH)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含量,分析GFAP阳性细胞的体积密度(Vv),面数密度(NA)和细胞质平均光密度(AOD)及MBP阳性细胞AOD,正常喂养仔鼠为对照组。结果 5ppm组和15ppm组大鼠血清TH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5ppm组海马CA3区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NA为15.11±2.41,VV为5.27±1.41,细胞质AOD为0.202±0.009,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ppm组海马CA3区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NA、VV、细胞质AOD分别为15.03±2.23、5.11±1.53、0.089±0.0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P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的细胞质AOD在5ppm组为0.234±0.005,15ppm组为0.191±0.006,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仔鼠海马胶质细胞发育,减少其体积密度和面数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