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颈癌严重威胁全球女性的生命健康,晚期宫颈癌治疗手段有限,5年生存率不到20%,是妇科肿瘤的巨大挑战。免疫治疗是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疫苗和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等,但免疫治疗耐药性使部分患者无应答而效果不佳。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免疫耐药的机制从而改善耐药,现归纳总结了近年有关宫颈癌中免疫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肿瘤内在因素和外在免疫环境改变等因素,并介绍针对免疫耐药提出的应对措施及进展。  相似文献   

2.
摘 要:复发及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亟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近来宫颈癌的研究热点,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与配体结合,重新激活T细胞来实现抗肿瘤作用,研究药物包括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全文就不同ICIs药物作用机制以及不同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宫颈癌临床免疫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免疫治疗正在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各个瘤种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肿瘤疫苗治疗、过继性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但目前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主要集中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及CTLA-4抑制剂等)。自从PD-1/PD-L1抑制剂在dMMR/MSI-H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上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以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治疗方案也从晚期后线治疗逐渐移至一线治疗或新辅助治疗并获得了成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近年来治疗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性T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在宫颈癌中应用广泛,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将对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研究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陈慧敏  彭枫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051-1055
摘 要:目前,针对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全文综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等多种免疫治疗方法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肽段疫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也显示出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潜力,这些为改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基因编辑 T 细胞通过靶向 T 细胞的调节通路增强抗肿瘤免疫,现已成为精准免疫治疗肿瘤的新武器。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持续诱导免疫反应仅对少部分患者有效,而应用嵌合抗原受体或 T 细胞受体重新修饰 T 细胞的方法因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而受到限制。联合治疗模式和筛选优势人群是未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展的主要方向,设计双抗体或特异性抗体的 T 细胞可能提高精准免疫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肺鳞癌在化疗及靶向治疗上的进展不够显著,但免疫治疗却在肺鳞癌的治疗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免疫治疗通过免疫系统来清除肿瘤细胞,主要分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治疗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 CTLA-4)抗体与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 PD-1)抗体等多种药物已进行了肺鳞癌的II期、III期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免疫治疗将成为肺鳞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张百红  岳红云 《癌症进展》2017,15(12):1389-1391,1429
免疫检查点是调节T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分子,主要分布在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新的免疫检查点如B7-CD28、TIM-3、LAG-3、VISTA和CD40抑制剂正在研究.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预测因子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前主要的免疫治疗包括溶瘤病毒、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等。溶瘤病毒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肿瘤新兴制剂,通过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来实现治疗肿瘤的目的。Talimogene laherparepvec (T-VEC)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而备受瞩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许多实体瘤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包括CTLA-4 及其抑制剂、PD-1 及其抑制剂等。T-VEC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癌优势互补。溶瘤病毒与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黑色素瘤的应用包括T-VEC与ipilimumab 联合治疗、T-VEC与pembrolizumab 联合治疗等。通过将溶瘤病毒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能够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本文对两种免疫疗法联合治疗的合理性及两者联合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免疫检查点对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避免免疫系统对正常组织进行攻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能够利用免疫检查点通路的激活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目前最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肿瘤细胞PD-L1通过与活化的T细胞的PD-1结合,能够通过诱导T细胞的凋亡降低肿瘤免疫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能够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尽管目前对于免疫检查点认识有限,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新的治疗方法有望改变乳腺癌的治疗模式。本篇综述将介绍乳腺癌中免疫检查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