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与CT的应用价值。方法任意选取70例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和CT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和准确率。结果 CT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为80.0%,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3%,对比差异显著(P <0.05)。CT检查的椎间盘积气、钙化诊断符合率与MRI比较显著较高,MRI检查的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性诊断符合率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与MRI检查的神经根受压符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MRI与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具有各自的优劣势,MRI检查的准确率相对高于CT检查,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可实施联合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28例患者同时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CT组与MRI组,进而对CT组与MRI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影像表现、诊断准确率等进行比较。结果128例患者通过同时进行CT扫描与MRI扫描, CT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12%、71.87%、78.91%。MRI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7%、89.84%、96.09%,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与诊断准确率, CT组的各个数据均低于MR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 MRI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更大的价值,适合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X线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9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均进行CT、MRI、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3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和MRI对良恶性脊柱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MR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P<0.05);CT、MRI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是诊断脊柱骨折的基础检查方式,对外伤造成的脊柱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和MRI对良恶性脊柱骨折病因的诊断均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照评析腰椎间盘突出MRI(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T和MRI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符合率率分别为93.5%、80.4%,经统计比较,MRI的诊断结果优于C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高于CT,但在实际诊断工作中,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法,必要时可采用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治的鼻咽癌患者142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分别行CT扫描和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鼻咽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检查对鼻咽癌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70.4%(100/142),显著高于CT扫描的43.6%(62/1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侵犯检出率为56.3%(80/142),显著高于CT扫描的22.5%(32/1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扫描相比,MRI检查对鼻咽癌患者的病灶部位检出率和颅底部位的检出率均显著较高,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CT与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9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特点。结果 <24 hCT梗死检出率12.33%显著低于MRI检出率93.15%(P<0.05),>24 h两组梗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脑部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总数量和小病灶数量均显著多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时间均显著少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早期、微小病灶以及诊断速度上较CT检查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CT联合MRI检查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分析CT联合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4月期间在某院诊断治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扫面CTI,试验组患者进行CE联合MRI进行诊断及术前分期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的敏感性为64.0%,试验组患者进行CT联合MRI检查的敏感性为89.3%,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的准确率为67.3%,试验组患者进行CT联合MRI检查的准确率为92.7%,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CT术前分期检查的准确率为58.0%,试验组患者进行CT联合MRI术前分期检查的准确率为86.0%,两种方法术前分期检查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检查中准确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对脊柱损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某院脊柱损伤患者69例,均行MRI、MSCT检测,统计分析MRI、MSCT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结果。结果:MSCT检出脊柱损伤部位38个,MRI检出30个,MRI联合MSCT检出67个,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1.78%(67/73),高于MRI单独检测52.55%(38/73)、MSCT单独检测41.96%(3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单独检测准确率与MSC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MRI在脊柱损伤诊断中具有不同价值,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应用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方法3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分别进行CT、MRI影像学检查,以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检查及CT检查、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3.53%,误诊率为11.76%,漏诊率为14.71%。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5.88%。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4.12%高于CT检查的7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100.00%高于CT检查的7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且CT联合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因此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时,可采用MRI诊断或联合诊断,诊断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对比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方法 92例小胰腺癌患者,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CT检查,观察组给予患者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时均具有安全性,相对于CT检查,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诊断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和复发情况时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CT的效果。方法70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后对其使用CT和MRI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肿瘤残留和复发病灶的诊断准确情况、灵敏度、特异度。结果CT诊断阳性准确55个、诊断阴性准确10个,诊断准确率为74.71%;MRI诊断阳性准确65个、诊断阴性准确17个,诊断准确率为94.25%。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的灵敏度95.59%、特异度89.47%均高于CT的80.88%、5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早期诊断中应用MRI和CT检查均可以得到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准确率也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150例膝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使用CT技术以及MRI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技术对膝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疾病分型准确率。结果MRI技术对膝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准确率97.33%高CT技术的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2,P=0.000<0.05)。MRI技术对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94.67%高于CT技术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2,P=0.000<0.05)。MRI技术对膝半月板损伤Ⅰ期、Ⅱ期、Ⅲ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65%、97.06%、100.00%,高于CT技术的73.91%、79.41%、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技术对关节软骨损伤Ⅰ期、Ⅱ期、Ⅲ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94.44%、95.24%,高于CT技术的61.11%、77.78%、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MRI技术来为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同时疾病的分型诊断准确率也比较高,因此这种诊断方式精确性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建华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35-136,169
目的探讨采用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MRI及cT影像学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7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压缩椎骨节数、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结果MRI检查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敏感性与采用CT检查的结果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判断脊柱转移瘤患者中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及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与CT检查的结果比较都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中的压缩椎骨节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诊断脊柱转移瘤患者的诊断阳性率高于CT诊断,该种诊断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MRI可以作为一种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采用脑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45例作为资料,均行CT和MRI(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原学、脑脊液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病毒性脑膜炎准确率70.00%及总体准确率73.00%显著低于MRI 95.00%、93.33%(P<0.05);CT诊断病毒性及细菌性感染病因患儿准确率为70.83%、76.19%,与MRI 91.67%、95.2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CT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一定价值,也存在明显不足,需配合MRI综合检查,优化诊断结果,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探讨MRI与CT联合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MRI、CT扫描显示脊柱转移瘤病变共256例次。MRI扫描显示病变共256次(100%),确诊脊柱转移瘤48例(96%);CT扫描显示病变共125次(49%),确诊脊柱转移瘤27例(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RI与CT联合检查可有效诊断脊柱转移瘤,对其早期诊断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实验组,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螺旋CT扫描,实验组采用低剂量,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对比两组成像质量、诊断准确率及成像质量判断细则。结果实验组成像质量优良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7%、94.0%,与对照组的97.3%、9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成片分辨率达到及超过可诊断标准率、对比度达到及超过可诊断标准率、清晰度达到及超过可诊断标准率及严重伪影率分别为94.0%、93.3%、90.7%、5.3%,与对照组的96.7%、96.0%、94.7%、2.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比较,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同样较高,且能减少对患儿的辐射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和CT检查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病灶检出情况和诊断医师的满意度。结果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7.50%,高于CT检查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MRI检查的医师满意度为98.75%,高于进行CT检查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个数(3.62±0.61)个多于CT检查的(2.11±0.37)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MRI诊断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更高,MRI诊断能有效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且医师对诊断的满意度更高,应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0~6岁儿童塑性支气管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84例塑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治,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对比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病原学检测、CT与胸片相同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62%、100.00%、97.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85.71%、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塑性支气管炎诊治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以显著提升在病原学检测、CT与胸片相同性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同时也能够使更多的患儿病情治愈或得到改善,提高整体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8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实验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及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 实验组诊断准确率97.96%高于对照组的79.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