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于翠英 《前沿》2010,(21):144-146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挑战,其主要表现为:环保投资比重低下,环保投融资渠道单一,生态补偿途径单一,受偿者空位、错位现象突出;生态代价型经济发展模式,缺乏长效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为此,笔者建议:建立健全专门型金融体制,拓宽生态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避免高投入低效率;建立健全生态绩效评估体系,增强生态补偿的决策力度。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20,(1)
正近年来,长江流域上下游相邻省份及省域市县间,纷纷探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致力将环保责任与经济挂钩,破除横向生态补偿的技术障碍。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补偿模式固化和横向跨界补偿机制起步较晚等原因,长江经济带跨界生态补偿机制面临困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难以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依据不统一、补偿方式单一;横向跨界生态补偿机制缺少制度约束和资源保障等。为促  相似文献   

3.
当前,武汉市城建投融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资金缺口大、融资手段单一、平台再融资困难、存量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创新城建投融资模式的可行之道在于:统筹全市资产资金;推进投融资平台整合转型;探索创新信贷模式;创新证券市场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建立健全的城建投融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步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生态补偿作为一项关乎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对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道路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中国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亦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补偿的创新模式应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补偿模式、区域联动共建共享的补偿模式和项目带动重点突破的补偿模式,而提高其生态补偿效率的具体方法是加大生态补偿系统研究力度,完善生态补偿组织管理机制,强化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制定,建立生态补偿行政责任机制,创新生态补偿的投融资体制,健全生态补偿法制保障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5.
当前,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仍面临着基础能力和政府层面支持不足、生态补偿格局缺乏系统构建、生态补偿资金融资渠道单一、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足等问题,这是由于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着市场补偿所占比例较低、公共支付体系实现形式单一、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因此,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重要制度基础。目前,三峡库区在生态补偿政策实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形式单一、资金监管缺失和管理机构不到位等。因此,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补偿形式、加强政府对生态保护行为的监督管理等,是完善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制度的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哲  陈建宏 《求索》2011,(2):113-114,112
实施生态补偿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全民共同参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相对较高,但参与性较低且政府依赖严重。因此,应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补偿实践,采用经济激励和环保NGO引导等多种办法,健全公众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环境利益者和经济利益者之间的扭曲关系,我国应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当前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过程中,存在生态补偿执行偏差、补偿资金来源有限、补偿标准不尽合理、补偿形式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对生态效益补偿的宣传与引导不够、缺乏良性的投融资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核算体系、相关法律政策滞后、错误政绩观蔓延等。为此,要强化政府生态责任,扩大财政生态转移支付,构建森林价值评估体系和补偿标准,实行多元化的补偿形式,建立森林生态补偿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甘肃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破解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狭窄、投融资方式传统、政府投融资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进一步加强政府财政投入、有效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功能、积极扩大信贷融资规模、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着力启动民间投资、创新土地开发融资模式等方面着手,切实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自然界的粗放式开发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人类自自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必须合理规划区域资源;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监督、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两型社会”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加强生态环保工作,实现环境代内公平。代内公平要求不同区域、人群因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引致的成本与收益的公平负担与分配。环境代内不公平包括环境污染代内不公平和环境治理代内不公平,这两种不公又分别体现为区域不公平、城乡不公平、贫富不公平三个维度。欲消弭环境代内不公平,须完善环境税费政策,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吉林政报》2015,(6):36-40
<正>吉政办发[2015]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机制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我省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地区近年来频发的环境问题对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其环境治理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就必须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层面建立健全与生态补偿相关的法律法规,京津冀三地设立专门的生态补偿政府机构,同时完善纵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思佳 《前沿》2014,(13):97-98
海洋生态补偿亟须全面展开。本文就生态补偿应当包含市场补偿进行讨论,并且提出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实行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区域海洋管理,并运用生态系统方法指导海洋生态补偿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观察》2012,(2):50-51
正今后,北京市生态补偿机制应该在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完善政府补偿模式;二是强制推行市场模式。目前,北京市整体上生态功能还比较弱。在生态建设方面存在森林碳汇功能低、生态修复与改造任务艰巨、水源保护形势严峻等问题。尽管近年来,北京市已在生态补偿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但生态补偿机制还是一项新的  相似文献   

16.
王萍 《中国人大》2010,(15):19-22
生态补偿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也是调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项目式的生态建设,虽然会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很大作用,但要保持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则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生态补偿"今天补、明天不补"的现状,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值得关注的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正在共同推进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作为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一种经济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中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加剧越来越明显。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将有利于协调各涉及方的经济利益,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生态补偿功效和对我国生态补偿现实问题的剖析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应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完善制度框架,坚持市场化运作为主导的原则,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监督制度,多措并举来实现生态补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环保产业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与产业自身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有较大差距,资金缺乏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新的投融资机制和渠道的建立,特别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参与,是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红 《前沿》2010,(10):198-200
较之其他类型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的超强度开采和资源型工业为主的产业模式,给本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损害。在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应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有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流域生态补偿中政府介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补偿是激励流域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流域生态质量、推进流域绿色转型的有效方式,其区域性公共物品特征决定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具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与市场补偿模式以及非政府组织补偿模式相比,政府补偿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适用条件。本文对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根据公共经济学原理,阐明政府介入流域生态补偿的依据,论证政府的职责范围,对政府干预流域生态补偿的深度、广度和方式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