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抢救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比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526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约49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均平安出院,其中一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通过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抢救护理措施,能减少产的出血的发生比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骆慧 《大家健康》2016,(11):237-237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对98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对策。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产妇自身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其次是胎盘因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做好母乳喂养;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正确评估出血量,规范产后护理措施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休克患者及时诊断,监测及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卫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35-193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住院分娩发生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原因分析、积极抢救、心理护理、预防感染。结果 50例产后出血产妇无1例死亡,1例发生产褥感染。结论重视产前监测,特别是高危孕产妇,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的观察,大大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乡村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调查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农村产妇326例。结果:查阅医疗及护理记录中的产后病程记录有产后出血11例,经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均获得救治成功。结论:对乡村产妇应随时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及产科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一旦发生产妇产后出血应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确保抢救成功及预防出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亚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331-332
目的 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及途径,积极落实母婴安全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 对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分娩的3 91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49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产后2 h内发生出血40例占81.6%,软组织损伤4例占8.2%,胎盘因素11例占22.5%.发生产后出血性休克18例,输血18例,行切除3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与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分娩手术操作方式等有关,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严密观察,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出血时应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抢救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2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及抢救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的护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重视对产妇临床症状体征的护理观察,密切观察出血量,重点救治出血性休克产妇。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时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在休克的救治上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成功救治产后出血产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石秀丽 《中外医疗》2011,30(30):174-174
目的分析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效果,和加强产程护理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所有产妇均止血,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7.9±1.1)d。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是保证产妇生命,提高产妇治愈率,降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廖花树 《包头医学》2016,40(1):20-22
目的:分析497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提高母婴健康.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后出血的49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 进行描述性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产后出血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宫缩乏力,312例产妇,占62.78%,第二位原因是胎盘因素,115例产妇,占23.14%,第三位原因是软产道裂伤,42例产妇,占8.45%,因凝血障碍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8例,占5.63%..结论:针对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障碍等主要产后出血原因,通过产前预防、分娩和产后监测、抢救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对策的实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黎秋波  秦小莲  赵璐  张宁 《包头医学》2012,36(4):222-223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住院分娩产后出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住院分娩产妇14923例,产后出血208例,产后出血率为1.39%。其中,2009年住院分娩产妇3939例,产后出血43例,产后出血率为1.08%。2010年住院分娩产妇5129例,产后出血53例,产后出血率为1.03%。2011年住院分娩产妇5827例,产后出血112例,产后出血率为1.92%。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9,P﹤0.05)。结论:注意高危筛查,强化预防治疗措施和助产人员业务培训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求医问药》2014,(15):66-67
目的:探讨对阴道分娩后出血患者进行抢救与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2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针对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肌注缩宫素,恢复血容量及止血,按摩子宫,进行动脉结扎手术及子宫缝合术,补充凝血因子等措施对产妇进行抢救。同时,我院对这21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分娩时的护理等。在治疗结束后,总结对这21例产妇进行抢救及护理的效果。结果:这21例产妇的出血量均在450~1645ml之间,平均的出血量为(734.4±213.4)ml。这21例产妇均获得治愈,其中,有20例产妇经保守治疗后获得治愈,有1例产妇经子宫切除术治疗后获得治愈。结论:对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可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及抢救效果。在产前及产中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则可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一旦产妇发生了产后出血,护理人员要沉着应对,积极查明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再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41-214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以降低产后出血导致的子宫切除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病历资料。结果:住院分娩产妇10 128例,其中有12例因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行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12%,其中胎盘植入5例,宫缩乏力4例,妊娠合并多发子宫肌瘤2例,羊水栓塞引起DIC 1例。结论:胎盘植入及宫缩乏力是导致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适时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后大出血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3月住院的1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产妇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监测,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相互配合,对大出血的产妇进行及时的抢救及恢复期的护理,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预防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阴道分娩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产妇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方法,分析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出血率和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用预防护理干预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且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2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生产过程中所给予的急救措施,及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总结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抢救所有患者均无生命危险,无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护理干预使患者于产后7天左右均健康出院。结论:掌握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及时给予急救和合理的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黄燕 《求医问药》2014,(15):127-12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措施,以使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12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务人员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在这125例产妇中有123例产妇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痊愈并出院,抢救的成功率为98.4%;有2例产妇死亡,死亡率为1.6%。结论:产妇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的因素。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马艳梅 《吉林医学》2014,(12):2655-2655
目的:探讨产妇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产妇发生60例产后失血性休克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抢救措施、导致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抢救、护理效果。结果: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产妇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抢救及护理,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钮淑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2,(7):117+119-117,11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40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35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35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均平安出院,有1例因凶险性前置胎盘出血量多,发生DIC行子宫切除术。结论通过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进一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马艳梅 《吉林医学》2013,(32):6812-6813
目的:探讨产妇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60例产后失血性休克产妇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抢救措施、导致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抢救、护理效果。结果: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产妇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抢救和护理,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助产士在产后出血抢救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抢救方法、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本组150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分析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除了产妇的分娩能力差以外,其他的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等,这些因素与产时监护、产后观察护理、助产接生技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结论:助产士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助产士要重视围产期的保健工作,提高自身的助产水平,防治并发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于本次产妇阴道分娩出血进行相关因素以及产妇出血的预防措施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于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62例产妇。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以及产后出血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本次研究,对产妇实施护理改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产后的产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才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实施护理改进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