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动态机理宏观控制建模的思想,针对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理论分析和经验数据结合的方法给出床温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依据所提出的建模思想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一次风、给煤量等操作量变化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动态特性,说明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给出的床温控制模型对床温控制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的故障问题,提出了对原设计的修改方案,可解决播煤风风量低、锅炉床温低、冷渣器及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床温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锅炉的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速率.在燃烧过程中,它具有时变性、大惯性和大滞后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将自抗扰控制算法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并将仿真结果与PID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ADRC在超调量、调节时间上均优于常规PID方法...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系统控制特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工作过程及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燃烧过程的控制策略,特别分析了影响床温的主要因素,设计了床层温度控制器,给出了在该控制器下实际动态品质及参数优化结果,证明该控制器在现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Smith预估的神经网络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料床温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影响着锅炉的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速率。在燃烧过程中,它具有时变性、大惯性和大滞后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将BP-Smith预估控制算法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该算法基于BP整定的PID控制,提高对被控对象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和Smith预估控制能够克服对象的大迟延特性,并对BP-Smith预估控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性能均优于常规PID控制和Smith预估补偿PID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有关下行床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是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生物质加工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实验设计了用于下行床高温裂解系统的固体物流控制器,并建立冷模装置。研究了压差、下行床进风量及开度等因素对固体循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用的非机械式固体物料控制器(加料板)在固体循环量低于700kg/(m2·s)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本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总风量、床压、床温、一二次风比率和燃煤粒径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的影响。并提出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燃烧优化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湖南某纸业公司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运行燃料时飞灰和炉渣含碳量高、排烟温 度偏高以及热效率偏低的问题,针对锅炉特点,采用单因素变化对比试验方法,考虑流化风量、氧量、 一二次风配比、床温和污泥掺烧等方面,选取19种工况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优化锅炉燃烧,提高热 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流化风量、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和一二次风配比对锅炉燃烧效率影响明显;当流 化风量控制在100000~110000m3/h,氧量为3%,一二次风配比为54:46,床层温度为940℃时,固体 未完全燃烧损失可降低约1.2%,排烟损失降低约0.9%,锅炉整体热效率提升约2%;锅炉掺烧造纸污泥 量以3.5t/h为宜,可保证锅炉蒸汽参数和效率,每月可节省约60万元燃料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参数关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普遍存在燃烧调整难、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寻求更为优越的CFB锅炉燃烧控制手段,通过对唐山市开滦东方电厂490 t·h-1CFB锅炉变工况的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给煤量、床温、一二次风配比和烟气含氧量等燃烧系统参数与机组负荷的关系,并引入组合参数单位负荷风量,降低了各参数耦合分析难度.研究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传统煤粉炉水煤比控制的基础上,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很大的燃烧惯性和床料热惯性的特性,提出了利用风量、氧量构造热量信号,并将构造的热量信号引入给水系统中,作为给水流量指令的前馈信号,再用中间点温度或焓值修正作为给水流量指令。热量信号的引入克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床料热惯性、燃烧惯性、给煤量内部扰动和煤质变化对给水控制的不利影响。设计的水煤比控制系统不仅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时也适用于煤粉炉。  相似文献   

11.
锥型布风板内循环流化床气化反应的关键在于采用合理循环流率。针对锥型布风板内循环流化床的控制参数:气化室风速、提升管风速、物料粒径和床层高度对循环流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循环流率随着气化室风速、提升管风速、床层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一定值后,颗粒循环流率的增长趋势逐渐平缓;循环流率随着物料粒径的增大而明显变小。此外还提出了循环流率关于控制参数的经验关联式,在本实验中,该关联式能较好的符合实验测量值。  相似文献   

12.
模糊控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床层温度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模糊自适应PID床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将影响研究对象特性的工况参数与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联系起来,建立模糊粗调机制,然后根据实际系统误差及其变化率进一步微调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床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个分布参数、非线性、时变、大滞后、多变量紧密耦合的被控对象,常规控制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数学模型,提出采用模糊控制和广义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新控制思路。针对床温和主汽压的强耦合,设计了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指导系统,实现了床温和主汽压的解耦协调控制。该控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中的难点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气固鼓泡流化床非稳态升温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物质气化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气化前需要对气化炉进行预热,实验研究了预热空气温度为500℃、550℃、600℃,床层高度为200 mm、300 mm、400 mm流化床气化炉的预热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加,床温稳定时温度呈升高的趋势;床温稳定时的温度随着预热空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实验得到了流化床初始预热阶段的实验数据,完善了流化床的整个预热过程。  相似文献   

15.
0 INTRODUCTIONTheexperienceshowedthatincinerationisthebestprocessingmethodwhenorganichazardoussub stanceinliquidwasteismorethan 10 % .Theprinci palincineratorsincludeLiquidinjector,RotarykilnandFluidizedbedincinerator .ForLiquidinjectorandRotarykiln ,theloc…  相似文献   

16.
空气分级与空气重介流化床分选联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固体颗粒在气-固流化床中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得出了空气重介流化床分选入料的适宜粒级。讨论了空气重介流化床分选对入料粒度上下限的控制方法和存在问题,介绍了潮湿原煤空气分级新方法。试验表明,空气分级对潮湿原煤颗粒表面的煤粉有“清洗”作用,脱粉效果好,粗粒产物中含粉率仅为0.2%。这对控制入料粉量,稳定流化床密度和减少介质净化非常有利;空气分级还有分选作用,就试验煤种而言,其细粒级产物灰分比原煤中同粒级灰分降低1.7个百分点,比原煤灰分降低7.5个百分点,空气分级和空气重价流化床分选结合,可优化干法选煤工艺,降低工程投资和分选成本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裤衩型300 MW循环流化床炉膛二次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二次风主要提供燃烧所需氧气并控制NOx生成,但是随着炉膛的大型化发展二次风作用减弱.采用Fluent6.2计算软件数值研究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二次风速度和风向对炉内颗粒速度和固体浓度的影响,分析炉内不同位置的颗粒速度和浓度的分布以及二次风穿透性规律.模拟结果表明,裤衩型循环流化床内中间的颗粒存在向下流动性,颗粒浓度在Z向截面上呈现不均匀分布,其形状类似是多个环核结构模型的结合.二次风显著提高炉膛上部颗粒浓度,能够优化炉内气体和颗粒流场分布,外侧二次风的穿透性好于内侧二次风的穿透性.模拟结果可以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