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球形多极针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CT引导下采用双定位法经皮肺穿刺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62例,包括原发性肺癌56例,转移性肺癌6例,并观察无创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氟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一次性定位率达93.5%,62例患者治疗中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氟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创伤性气胸10例,皮肤烧灼伤3例,高热并呼吸性碱中毒1例。结论:球形多极针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严重并发症少,能扩大手术适应征,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姑息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多极消融针治疗肺恶性肿瘤及CT扫描作疗效评价.方法: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WE7568多极射频肿瘤消融仪,用多极针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95℃左右维持10min或15min.结果:48例患者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50次,绝大多数病灶(95.1%)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CT定位多极针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有明确的近期疗效,对晚期肺癌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肺转移瘤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24例患161个不同病理类型的肺转移瘤进行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无创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治疗后CT扫描肿瘤组织中低密度影和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24例患治疗中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治疗后肺功能无明显改变;治疗后1wk内CT扫描显示肿瘤体积均增大,治疗后  相似文献   

4.
赵正源  田丰  李文海  程庆书 《医学争鸣》2007,28(12):1134-113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肺癌22例27个肿瘤进行多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术中无创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治疗后肝肾肺功能,CT扫描肿瘤组织低密度影和肿瘤体积的变化以及术后5a生存率.结果:射频消融治疗中患者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改变;治疗后肝肾肺功能无统计学改变;治疗后1 mo内肿瘤体积增大,治疗后3 mo CT扫描显示在27个肿瘤中,肿瘤完全消失(CR)14个(衰退100%);肿瘤缩小(Pra)8个(衰退80%~100%);肿瘤缩小(PRb)4个(衰退50%~80%),肿瘤缩小(NR)1个(衰退小于50%).肿瘤内低密度影3 mo Ⅰ型1个;Ⅱ型12个;Ⅲ型14个.5 a生存率为40.91%(9/22).结论:射频消融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肺癌效果良好、创伤小,是对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肺癌潜在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以来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RFA-1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用多极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70 ℃~90 ℃左右维持10 min或15 min.结果 44例患者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51例次,绝大多数病灶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CT定位下经皮多极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对晚期肺癌、多发性肺转移瘤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6.
赵玉霞  郭乃才  王洪燕 《安徽医学》2013,34(9):1403-1405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 46例肺癌患者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将电极针刺入肺内肿瘤。连接射频治疗仪,采用标准程序进行消融,治疗靶温度为90℃。术前、术中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各项功能监测及化验检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术者定位、穿刺及其他各项事宜。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处理好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操作,术中无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7例体温异常,胸部及治疗部位疼痛4例,给予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CT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射频消融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周围型肺癌的射频消融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周围型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分别对比观察术后第1、3、6、12个月CT图像,评价疗效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在CT引导下消融针进入肿瘤预定位置并顺利完成消融治疗,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复查胸部CT,7...  相似文献   

8.
金成 《中国医药导报》2013,(35):80-82,8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周围型肺癌3例,原发性肝癌13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2例,肝癌介入术后复发2例,肝癌介入术后腹膜后转移癌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引导下RFA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中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术中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0.5%;1例出现呕吐,3例局部疼痛,1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周有少量渗血,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10个月复查CT,15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4例患者肿瘤部分坏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实体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丙泊酚芬太尼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4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A组)和局部麻醉组(B组)各20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30min时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局部麻醉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时,疼痛难忍,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治疗平稳,无痛苦,术后无不良反应,病人易于接受结论丙泊酚芬太尼用于肝癌病人射频消融术的麻醉能有效消除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且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肝癌射频消融术中患者体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癌射频消融过程中的体温与消融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例心肺肾功能、体温正常进行肝右叶肿瘤消融术的惠者,在消融前即刻、消融开始后5,15,25,35min以及术毕记录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与消融前比较,消融开始后5,15min体温变化不明显(P〉0.05);25,35win和术毕体温升高(P〈0.05或P〈0.01)。随着消融时间延长患者体温逯渐升高,体温与消融时间呈正相关(P〈0.05)。消融术毕心率、呼吸频率较消融前明显升高(P〈0.05);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消融时间在25min以内患者体温可维持在正常范围,消融时间在60min以内体温不会超过38℃,对人体影响较小。消融时间在60min以上,需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防止体温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