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ML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数据描述及数据交换,然而日常数据的大部分依旧存放在关系型数据库里,因此转换关系数据到XML文档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高效生成用户满意的XML模式是其中的关键。NeT&CoT算法2是近年来提出的可根据给定的关系模式生成具有层次特征的XML的自动转换算法,然而它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该文在NeT&Co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算法,通过引入四个简化性质,避免了费时的nest操作,提高了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2.
C++中的XML数据绑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程序中访问XML文档有DOM的树结构、SAX流模型,以及XML数据绑定的方法。前两种方式在XML文档和应用之间处理大量的数据时非常麻烦,而数据绑定是处理大量数据的好方法。文中从XML模式描述C 结构的基础出发,实现了把有效的XML文档绑定到结构,在C 程序中,通过调用通用的打包和解包接口函数解决了结构实例和XML文档数据之间的直接转换,而不需过多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描述语言R2XL(Relational to XML Language),它可以根据任意的DTD将关系数据映射为XML数据。并设计了一个基于R2XL的中间件,用于将多个关系型数据库数据集成发布为XML文档。  相似文献   

4.
利用XML文档可以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各个应用系统只需将数据转换为符合行业规定的XML文档格式.就寸以相互识别交换的数据。文章介绍了在.NET框架下如何利用ADO.NET和XSLT技术将关系型数据转换为规定格式的XML文档。  相似文献   

5.
首先,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同时还概述了XML技术与数据库接口技术;其次,以字段映射为基础,结合关系数据库的特点,XML的理论与技术,详细的研究了XML模式与关系数据库的模式的映射关系,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库-XML-界面体系。本文还详细地介绍数据库的接口技术、根据数据源数据生成XML文档、XML文档按照一定的规则(协议)存入数据库以及生成数据库生成XML文档的部分存储过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XML文档的广泛应用,使用实体识别技术对XML文档数据质量进行管理变得非常重要。 XML中实体识别技术主要用于在XML文档中发现同一实体的不同描述,其在数据质量管理中可以用于错误检测、数据集成等。由于XML文档是半结构化的, XML文档上的实体识别与纯文本和关系数据上的实体识别有着很大不同。文中介绍了XML文档上实体识别的概念和应用,分别讨论了 XML文档上几种实体识别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给出了相应的树匹配算法,最后得出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Web技术的快速发展,XML正迅速成为事实上的数据表示和交换标准,大量XML数据的涌现出来,为了实现XML数据的快速查询和有效的数据交换,需要将XML文档数据转存到关系数据库中。该文介绍了基于DOM的XML文档到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SAX的XML文档解析和存储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斌  孙霞 《微机发展》2005,15(3):90-92,144
XML作为一种中间的数据接口,已经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SAX使得Web应用程序能方便地解析和利用XML文档,同时使用哈希表存储数据可以使外部程序方便地调用解析XML文档后的数据。文中首先分析了SAX编程接口,对XML文档的解析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然后提出了一种使用哈希表存储XML数据以供外部程序调用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9.
用户界面友好的XML查询方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一用户界面友好的XML文档查询方案,使普通Internet用户不必使用复杂的XML查询语言,也不必知道所查XML文档的精确结构,只须输入相关的已知条件和待求信息,就能够实现Web上XML文档的统一查询。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程序中访问XML文档有DOM的树结构、SAX流模型,以及XML数据绑定的方法.前两种方式在XML文档和应用之间处理大量的数据时非常麻烦,而数据绑定是处理大量数据的好方法.文中从XML模式描述C++结构的基础出发,实现了把有效的XML文档绑定到结构,在C+ +程序中,通过调用通用的打包和解包接口函数解决了结构实例和XML文档数据之间的直接转换,而不需过多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