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足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导致,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特殊病变,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病因加之外伤、年龄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体坏疽等病变,往往久治不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统计80%的糖尿病足病人最终需要截肢,其截肢比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5倍多。所以,研究新的治疗手段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及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并发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1].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的高发病率,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综合治疗糖尿病足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溃疡形成和坏疽。糖尿病足形成原因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动脉硬化闭塞导致足部缺血及继发严重感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以肢体远侧对称性多发感觉、运动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 sensorimotor polyneuropathy.DSSP)最多见,50%~60%的糖尿病病人可发生DPN。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的并发症仍是临床难题。糖尿病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眼底病变、肾脏病变以及周围动脉(包括心、脑、外周动脉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糖尿病最终出现周围动脉病变(PAD)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4倍。据统计,在美国每年约20%的糖尿病病人可能出现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因为糖尿病足而截肢的病人占非外伤性截肢的50%以上,其中须行大腿以上截肢的占30%,而那些已经有一侧下肢被截肢的病人有50%最终将失去对侧肢体。尤其是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如果同时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有50%-70%须行手术治疗;相对的,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足溃疡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因为失治或误治,没有很好的控制血糖而发生肢体溃疡、坏死、甚至截肢,恰当的外科治疗可以有效的阻断病情的恶化,减少截肢的发生。我科于2007年9月~2010年收治3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外科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给病人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给患者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卢来娟 《中国科学美容》2011,(10):123-123,13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缺血性病变并发细菌感染,导致足部感觉丧失、疼痛、溃疡及肢端坏死等的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使患者残疾。通过精心护理及健康教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糖尿病患者护足警钟长呜,提高生活质量,加强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分期分级与中医辨证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1956年南Oakley首先提出。1972年,Catterall将其解释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1995年中国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指出,糖尿病足是南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的总称。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的血管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发展到晚期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血管病变,目前强调以血管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笔者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方面对糖尿病足的血管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接近1亿[1]。一般来讲,在发病5~8年后就会陆续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最容易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治疗比较困难,临床处理时首先要明确糖尿病足的特征并根据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等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糖尿病足的定义关于糖尿病足的定义曾经有一些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糖尿病患者伴有下肢血管病变或神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是指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1].在西方国家,5% ~ 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大约1%糖尿病患者被截肢[2].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血管、神经病变,常易发生感染、足部坏疽等,治疗棘手.传统的清创换药、抗感染等治疗手段存在疗程长、感染不易控制、创面迁延难愈合等弊端,处理不当易导致全足坏疽甚至高位截肢.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科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由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其治疗难度大、周期长,具有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等特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较以往单一治疗更有效,可明显改善创面局部营养状态,促进创面愈合。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从中医分型、分期内治,敷、熏、塌渍、切开、清创、砭镰、针灸等中医外治方法及生物敷料、负压吸引、抗生素骨水泥、高压氧、手术疗法等西医治疗方法进行详细阐述。现就国内外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人数也在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又较严重的慢性并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1糖尿病足的病理学基础1956年,Oakley等[1]首先提出糖尿病足的概念。1972年,Catterall等[2]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糖尿病足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变。组织缺血、周围神经病变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三大病理基础,三者通常合并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及组织缺血作为发病的始动因素,而感染常随之发生。1.1糖尿病足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014年美国血管外科协会颁布的WIFi分级用于预测糖尿病足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病人下肢血管再通后的伤口愈合效果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对109例糖尿病足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病人行下肢血管再通成功,根据伤口愈合结果分为伤口愈合组(n=64)和未愈合组(对照组,n=45);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WIFi分级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糖尿病足合并血管病变病人行下肢血管再通后伤口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踝肱指数(ABI)、血白蛋白、总胆固醇(TC)、饮酒史、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创面大小、发生溃疡时间、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以及心脑血管合并疾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WIFi分级中的创面分级(W)和缺血分级(I)在伤口愈合中具有预测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创面等级和下肢缺血程度是延缓血管再通后伤口愈合时间的危险因素(P<0.01)。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WIFi分级中的I分级是预测血管再通后影响伤口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结论 WIFi分级对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病人血管再通后预测伤口愈合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红花黄色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治疗效果差,而成为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病程长,愈合慢。据国外报道,糖尿病患者中约15%有不同程度足溃疡,大约1%的糖尿病患者被截肢。我国糖尿病足溃疡及其引起的截肢病人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糖尿病足病在许多国家已是截肢的首位原因。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外科的治疗方法及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这一概念是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出.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意大利一个科研小组对1107例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患者进行为期8年的前瞻性研究(多中心)表明,最终的结局是溃疡、截肢和死亡.早期有效的治疗决定预后,因此我们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8.
臧妍  周琴  张敏  王一楠  孙静  刘艳  王博群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532-153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病理变化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足部溃疡、感染等三个方面。对糖尿病足进行外科干预是有效防止其病情发展,减少截肢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的重要措施。如何有效控制创面发展、促使溃疡愈合、恢复患者肢体外形和功能是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是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涉及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产生的后续效应和感染等。糖尿病足的治疗是综合治疗的过程,治疗手段较多,涉及到多个专业和科室的合作。现就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作简要评述,结合本科室自身的治疗经验提出糖尿病足整合治疗模式,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是指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其发生率为15%~20%。近年,我科采用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