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规范作为反映学术实践规律,体现规范期待的、学术研究领域的行为准则,对学风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同时又以学风建设为基础和前提。端正学风,规范学术,必须明确其宗旨在于推进学术工作,以采取建设性措施为主,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书院是现代学术文化社团的前身,“书院”育人模式为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学术文化社团活动已经成为育人的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科研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使得学生求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求型”转变.研究学术文化社团的建设,探讨其发展规律和方向,有助于推进学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术文化社团规范和繁荣.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学术规范建设,既需要道德自律,也需要制度他律.加强学术规范制度的建设必须整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加强学术规范教育与训练,建构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开展学术批评,加强学术反腐败制度建设,在学术工作中推动学风建设,创新科研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院士增选要严格把关、宁滥勿缺,要注重候选人学术质量与学风道德,要确保院士增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在这些“旧条框”的规范下,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和新当选院士群体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呢甲  相似文献   

5.
数据     
应制定科学透明的学术机制和评价体系,职称评定等实行信息公开,而且要制定清晰的学术规范。 ——教育部日前举行高校学风建设视频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重申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  相似文献   

6.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5):F0002-F0002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态,要尽早拿出《关于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见》。袁贵仁副部长说,为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教育部计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学术惩戒机制。加强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既要靠完善学术激励机制,还要靠建立健全学术惩戒机制。为此,教育部要在充分调研,汲取有关高校处罚规定的合理成分,推广有关高校的成功经验和办法的基础上,尽早拿出《关于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见》,作为各地各校处罚学术失范的基本依据。同时,还要抓紧推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知识产权规定》,从学术法制的角度,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袁贵仁还表示,要建立相应组织,加强对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的领导。借鉴中科院的经验,拟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内成立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委员会,统筹领导全国高校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包括加强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的研究,组织开展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的研讨,负责对重大学术不端行为的调研。为了全面反映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的优秀成果、先进经验与突出问题,每年将发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年度报告。《新京报》教育部官员表示:学术不端可...  相似文献   

8.
2004年,有关部门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范(试行)》(简称《规范》)。“学术规范”从民间“升格”为官方行为,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故誉为“学术规范年”。  相似文献   

9.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6):F0002-F0002
一、总则 (一) 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10.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6,(1):F0002-F0002
一、总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我国目前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包括:学术诚信意识呈现矛盾性、学术诚信氛围营造具有阶段性和局域性、学术诚信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脱节、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现实与理想效果分割、大学生学术研究规范标准缺位。我们应采取教育引导机制、制度保障机制、主体作用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培育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相似文献   

12.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6,(2):F0002-F0002
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教育》2006,(1):F0002-F0002,F0003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4.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4):F0002-F0002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15.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3):F0002-F0002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7.
要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就要能了解问题的表现形式与其产生的根源。文章深入研究与分析了学风不端的主要成因与形式,并希望有针对性地探讨学术道德建设,提出具体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性假设是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不同假设基础之上的理论对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各异。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经济人”假设与“学术人”假设的对立,尤其是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严重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经济人利益要求,“学术人”假设在高等教育现实中遇到了困境。通过加强制度设计,规避体制外经济人自利行为;强化伦理道德建设,规范经济人行为;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控制,有效调节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带来的短视效果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等教育管理的“经济人”求利风险。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日前在京举行第三次工作会议,从会上获悉,学风建设委员会已经完成《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意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手册》和《学术博客自律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