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海涛 《口腔医学》2007,27(2):108-109
目的观察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咬撬法,塑料联冠斜面导板以及2×4矫治技术对28例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结果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牙合<2mm者,用咬撬法获得矫治,个别或2~3个前牙反牙合在2~3mm者,用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矫治。当多个前牙反牙合>3mm并伴有轻度拥挤者,采用2×4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矫治较好。结论替牙期恒前牙反牙合的矫治可达到快速解除反牙合,疗程短,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
"2×4"矫治技术在矫治替牙期牙列拥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2× 4”技术在矫治替牙期牙列拥挤中的矫治时机和矫治特点。方法 :两侧磨牙制作带环 ,4个切牙粘贴托槽 ,利用方丝弓技术矫治前牙区拥挤。结果 :15例替牙期牙列拥挤病例经“2× 4”技术矫治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2× 4”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应用可以有效地消除牙列拥挤 ,为恒牙的萌出提供空间 ,消除影响颌骨生长发育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位唇弓矫治器矫治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南京市第一医院(210006)刘万生前牙反牙合对儿童颌面部的生长发育、美观及功能影响较大。而且随着儿童年令的增长畸形会愈来愈重。因此,应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对儿童的颌、牙合、面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牙期恒前牙反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咬撬法,塑料联冠斜面导板以及2×4矫治技术对28例替牙期恒前牙反进行矫治。结果替牙期个别前牙反<2mm者,用咬撬法获得矫治,个别或2~3个前牙反在2~3mm者,用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矫治。当多个前牙反>3mm并伴有轻度拥挤者,采用2×4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矫治较好。结论替牙期恒前牙反的矫治可达到快速解除反,疗程短,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5.
前牙反牙合是乳替牙期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是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儿童口腔医生常常需要面对的临床问题。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有骨性和非骨性之分,其鉴别诊断对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牙期常用的前牙反牙合治疗技术包括乳尖牙调牙合、咬翘法、下颌联冠斜面导板、上颌牙合垫舌簧矫治器及不良习惯去除。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是替牙期最为常用的前牙反牙合矫治技术。随着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不断进行,前牙反牙合可能会出现加重或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下颌前牙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替牙期牙性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因替牙障碍而造成的替牙期前牙牙性反[牙合]患者进行下颌前牙切代帽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8例患者通过平均2.8+0.7个月的矫治,均成功解除前牙反殆,建立前牙正常覆殆覆盖关系。结论:对于因上前牙迟萌或阻生引起建[牙合]障碍的替牙期牙性反殆,用下颌前牙切代帽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可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并且随患者的生长发育,症状逐渐加重,易发展成为骨性前牙反牙合,早期矫治尤为重要,以便阻断错牙合畸形的继续发展.本文应用"2×4"技术("2"代表两个磨牙带环,"4"代表4 个切牙粘结托槽)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前牙反提倡及早矫治,笔者应用上颌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下颌联冠斜面导板(MIP)矫治替牙期前牙反伴拥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MIP的斜面既可使上颌切牙向唇侧移动,又可引导下颌后退,上颌直丝弓矫治器可应用镍钛丝唇弓或开张垂直曲开展排齐前牙,此法特别对替牙期乳磨牙龋坏、早失,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偏短甚至龋坏,制作磨牙带环或后牙垫有困难者更加适合,同时解决了患儿不够配合的问题.该法简化了临床设计,制作方便,椅旁操作时间短,同时扩大了MIP的适用范围.四年多来,用此法共矫治替牙期前牙反伴拥挤患者13例,均取得预期效果.此方法主要用于解除前牙的反咬合关系,若恒牙全部萌出后,仍存在错畸形,则可酌情进行第二次矫治.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重点了解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方法按Angle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牙合和错牙合分类为标准。结果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替牙期为44.02%,恒牙期为48.78%。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病率替牙期分别为22.74%、17.18%和4.44%;恒牙期分别为32.36%、11.06%和4.07%。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生长发育期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替牙期与恒牙期无明显差异。提示前牙深覆合覆盖和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并伴有上下颌骨异常需尽早矫治,以改善牙合颌关系。  相似文献   

10.
替牙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快速期,如何利用此期矫治儿童的前牙反(牙合),文献中有许多报导.作者应用下颌斜面导板于乳牙期、替牙期矫治前牙反(牙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口腔医学》2017,(1):78-80
目的调查上海市替牙期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及类型,为早期矫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11岁小学生随机抽样调查,按Angle错牙合分类法进行统计。结果受检小学生中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48.67%,男女有统计学差异。错牙合类型以AngleⅡ类最多,占50.23%。在各种错牙合畸形类型中,较为明显的是深覆盖、深覆牙合、轻度拥挤和反牙合,发生率分别是63.93%、58.90%、38.36%和18.69%。结论上海市替牙期小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错牙合类型构成比及主要类型发生变化,应加大力度普及错牙合畸形早期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矫治。  相似文献   

12.
一、临床资料替牙期错始畸形患者58例,男22例,女36例,就诊年龄7~11岁。其中,前牙扭转和(或)拥挤23例,前牙散隙27例,前牙反8例。二、典型病例排列整齐,中线基本正常,完成矫治(附图)。三、讨论替牙期运用E吨ewise与常规运用不同,它只在少数前牙上粘托槽,将不需矫正的前牙结扎作支抗,移动需矫正的牙。采用片段唇弓。矫治中不按常规矫治四个步骤进行,针对牙异常情况,选择、设计和弯制不同的区段唇弓,不用方丝。传统在替牙期采用活动矫治有以下几个问题:恒牙未萌出或刚前出,固位困难;患者不配合,影响矫治效果;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13.
成人牙颌畸形临床多见,它不仅妨碍口腔的功能及美观,而且对牙体、牙周组织的健康也有影响。以往多使用可摘性矫治器,多带环矫治器及Begg矫正器等方法矫治。我科近两年来对42名成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钛镍丝固定矫正器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本组共42例,其中前牙开(牙合)4例、前牙反(牙合)5例、上颌前突12例(伴牙列拥挤4例)、牙列拥挤21例。年龄18岁至35岁,平均年龄21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29例。疗程最短4个月,最长14个月。 2、矫治方法:①前牙反(牙合):上颌在反(牙合)牙上粘结  相似文献   

14.
多用唇弓是一种常用于矫治替牙期切牙反牙合的固定正畸矫治方法。本文对多用唇弓的弓丝弯制方法与要点以及矫治程序、适应证、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11例替牙期切牙反牙合病例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证实:多用唇弓矫治替牙期切牙反牙合是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操作简便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2×4技术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为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甚至向骨骼畸形发展 ,故主张尽早矫治 ,一般多采用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1,2 ] 。近年来我科应用“2× 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2 7例 ,男 8例 ,女 19例 ,年龄 8.5~ 11岁。口内主要表现 :6 |66 |6 基本中性或轻度近中牙合关系 (尖尖相对 ) ,混合牙列 ,上下前牙呈反牙合关系 ,上切牙有不同程度的扭转或拥挤。矫治方法 在上颌用“2× 4”矫治器 ,即在 6 |6粘带环 ,2 1|2 12 1|2 1粘托槽。有些病例根据需要在 3|3上增贴托槽。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滕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替牙期反牙合患者26例,应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进行矫治,并观察疗效。结果    采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矫治后,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增加,下颌骨向前方生长被抑制,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可刺激上颌骨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方发育,可有效矫治替牙期反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12例替牙期反病例,观察利用隐形矫治器加口内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功能性反的疗效。方法:选择利用隐形矫治器加下颌尖牙区和上颌第一磨牙区牵引钩,在口内进行颌间Ⅲ类牵引,矫治力大小根据病人的耐受力进行调整,约250~500 g。结果:12例病人均在5个月内完成矫治。矫治后前牙达到正常咬合,第一磨牙中性或基本中性关系。结论:带牵引钩的隐形矫治器颌间牵引,可有效矫治替牙期功能性反。是替牙期功能性反早期矫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替牙期安氏Ⅲ类错合的预防性矫治(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牙期安氏Ⅲ类错合的预防性矫治(附108例报告)首都儿科研究所口腔科毕红替牙期安氏Ⅲ类错在生长发育时期,随着下颌的持续向前生长,几乎所有的Ⅲ错都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替牙期为引导为阻断性矫治提供了充分的机会。附表功能性反与骨性反诊断与鉴别诊断表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治疗功能因素为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方法 用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矫治以功能因素为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10例,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10例患儿的前牙反(牙合)解除,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磨牙达中性或中性偏近中关系.疗程最长6个月,最短2个月,平均3.9个月.结论 双(牙合)垫反向唇弓矫治器对以功能因素为主的前牙反(牙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2× 4”矫治技术以其特有的悬梁结构产生的独特的力学特征 ,为替牙期的错牙合畸形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笔者利用“2× 4”矫治技术对几种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 本组 2 1例病例中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7~10 .5岁 ,平均年龄 9.2岁 ,均处于替牙期。其中 :⑴前牙反牙合8例 ,反覆牙合覆盖不超过 2mm ,下颌可以退至对刃关系 ;⑵上中切牙间多生牙至前牙拥挤、异常覆牙合覆盖 5例 ;⑶前牙拥挤、侧切牙舌侧错位导致下颌后缩 4例 ;⑷内倾性深覆牙合导致下颌后缩 4例。2 方法(1)取模 ,拍全颌曲面断层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