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更好地发挥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根据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飞机增雨作业条件预报,在飞机增雨作业方案设计中,采用折线作业方式,控制飞机在-4℃至-7℃冷云云层之间播撒碘化银催化剂,并在实际作业中实时调整飞机增雨作业高度及航线。通过全市自动雨量站实际降水量检验及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科学评估,取得较好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2年辽宁夏季一次人工增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月1~3日,辽宁省气象局在辽宁部分地区实施了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有效地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本文从需水情况、天气形势、降水预报、增雨潜力及作业条件、作业方案设计、实时指挥、增雨作业情况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这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多普勒雷达二次产品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模块化设计,将人工防雹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分为6个运行模块:①12~6 h天气预警模块;②6~3 h短时预警模块;③3~0 h作业预警模块;④防雹作业决策模块;⑤作业方案确定模块;⑥实时分析及再作业判别模块。以这些模块作为系统的框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对风暴单体进行外推预报,得到该单体的移向和移速;采用SCIT算法识别风暴及预报风暴位置;根据指标模型自动判别雹云类型确定作业方案。通过雷达图像、地理信息系统、雷达二次产品以及人工防雹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等综合技术集成,实现了自动化程度高、科学适用的防雹作业决策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4.
根据湖南省干旱需求,利用CPAS平台,结合EC细网格资料和MM5模式分别对作业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作业后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衡阳、株洲及周边地域上空云中云水含量充足,具有较好的增雨潜力。整个过程影响区增雨约32%,面雨量增加0.44 mm,增加水量约792万t,作业后长沙普降小雨,长沙空气质量指数(AQI)达99,空气质量获得比较明显的改善,此次增雨的作业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提高冰雹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防雹作业方案。2017年5月3—4日在湖南省南部发生了1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过程发生前24 h,利用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初步预判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的时间、区域。结合人工影响云模式GRAPES_CAMS预报的云宏微观物理量,了解云系的发展程度和演变趋势,判断降水机制,确定播云作业的温度和高度范围,制定作业方案。临近长对流天气过程发生时刻,利用雷达实况资料对作业方案进行调整,实施作业。结果显示,在传统冰雹预报手段的基础上引入人工影响云模式预报产品,能够更精准地判断适宜作业高度、作业位置、作业时间,使得作业实施更加科学、更加有针对性。作业后雷达回波减弱,作业区未收集到冰雹灾情资料,作业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应用GRAPES模式预报资料、卫星云特征参量产品、L波段探空数据、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6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条件判别并初步分析了作业效果。结果表明,GRAPES模式对云宏观场的模拟效果较好,云带范围、云顶高度、云顶温度、发展趋势与实况基本一致,垂直累积过冷水含量及其水凝物的预报为作业条件的识别提供了重要参考;作业后影响区内降水回波面积增大、回波增强,云层增厚,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0年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阜新地区春夏干旱有加重趋势,安全高效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影响阜新地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分析,总结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作业时机、作业部位,充分利用气象服务产品,科学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地开发高空云水资源,缓解阜新地区干旱状况。  相似文献   

8.
从增雨作业前期需水情况、天气形势、数值模拟、作业条件及航线设计、增雨作业情况、作业效果等方面对2013年4月28日甘肃省开展的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雨作业效果明显,增雨作业区域普降中到大雨,有效地缓解了旱情。  相似文献   

9.
2013年夏季南方出现大范围干旱,8月中旬针对"尤特"台风登陆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连续制作发布了10期作业条件预报产品。在此利用实况资料对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云带预报与实况在范围和落区上均比较吻合;降雨量分布与实况相比,其范围和落区基本一致,但模式预报对毛毛雨降水过程不能很好体现;预报的云垂直结构与探空资料再分析产品吻合得比较好,其云顶高度略为偏低。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雷达在湘西北人工防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并结合地面实况降水等资料对2006年8月14日晚湘西北地区一次人工防雹作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在指导人工防雹过程中能很好的监测对流单体的发生发展及其移动路径,对提前识别冰雹云、选择判别作业时机有很好的预警指示作用。利用物理效果检验法和插值法还能有效检验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