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有研究显示,近20年因心力衰竭住院的人数显著增加,约1/5的中老年人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有关.左旋卡尼汀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脂肪酸的β-氧化,提高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改善心肌能量代谢[1-2].本研究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左旋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全心扩大、心力衰竭,通常情况下患者会伴有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房纤颤。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疾患的终末阶段,最基本的病因是缺血性心肌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药物等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能量代谢异常或障碍,同时心力衰竭也会继发能量代谢异常或障碍。本院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能量代谢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致病的重要因素。文章综述了细菌能量代谢各环节对其的生理意义,讨论了不同细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或酶缺失后对其致病性影响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能量代谢的相关基因或酶有望成为抗菌药物的新靶标位点,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细菌耐药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点,长期的病程中的营养不良或暴露于具有某种危险因素的饮食模式,都会加重心力衰竭的病情甚至导致恶病质的发生。本文结合当前文献,综述饮食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对饮食影响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能量代谢、炎症和氧化应激等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慢性心力衰竭病机复杂,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阶段研究已对慢性心力衰竭有着较为深入的认知,其中神经体液、炎症反应、心室重构、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与心肌能量代谢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及进展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并从多机制、多环节、多靶点、多方位的角度对中医药治疗的药理机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完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心肌能量调节剂——曲美他嗪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时的心肌能量代谢有异常现象,曲美他嗪有改善心力衰竭心肌的能量代谢作用,从而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本文收集近10年来的文献资料,就曲美他嗪的药理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心肌能量代谢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CHF时可伴随代谢重构,包括能量底物利用的转变和线粒体功能改变,最终导致三磷酸腺苷缺乏,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细胞不断再合成三磷酸腺苷以维持正常的泵血和舒缩功能。CHF的进展与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有关,能量代谢障碍可影响CHF进程。目前能量代谢药物在CHF等难治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就心肌能量代谢与CHF心室重构的关系及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美他嗪作为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较普遍认同。本研究旨在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型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显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时心肌能量代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通过增加底物利用,调节氧化磷酸化的关键酶和提高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利用率等措施,调节心肌能量代谢,使其远离脂肪酸代谢而向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转变,有助于改善心肌的舒缩功能,延缓泵衰竭的进程,本文就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鹿琦  朱晓梅 《中国临床康复》2012,(42):7965-7971
背景:由于问卷调查法等测定人体能量消耗的方法存在局限性以及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国际上又将能量代谢实验室作为测定人体能耗的"金标准"。目的:主要介绍国外能量代谢实验室的构建,定标方法以及使用能量代谢实验室进行研究的情况与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00至2010年PubMed数据有关能量代谢实验室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tabolic chamber,energy consumption"。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7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41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测定人体能量消耗的方法主要有能量代谢实验室,双标水,加速度计以及便携式气体分析仪等。能量代谢实验室作为测定人体能耗的"金标准",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体力活动。文章主要从能量代谢实验室的构建,应用能量代谢实验室进行的研究(包括饮食、运动、人种的能量代谢、女性能量代谢、非体力活动和低温时能耗)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叙述。  相似文献   

11.
心肌炎症反应与心室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军  章茂顺 《华西医学》2005,20(4):788-789
心脏压力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或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因素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密切相关,后者也是导致临床心力衰竭和心脏事件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左—卡尼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晓文  杜心清 《临床荟萃》1998,13(14):658-660
通常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均采用正性肌力药,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然而,新近研究表明,较多的合用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引起心肌损伤,而用β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是有益的.说明了正性肌力的刺激引起能量消耗的增加,对于心衰时能量匾乏的心肌是有害的,反之,减少负荷过度心肌的能量消耗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可延长CHF患者的存活期.左-卡尼汀在心肌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左-卡  相似文献   

13.
徐乃翠  徐晓春   《护理与康复》2020,19(5):82-84
目的观察精准医学时代下中药奄包热熨在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93例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31例。A组采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及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无中药纯盐包热熨,C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奄包热熨。采用心力衰竭疗效判定标准评价各组的效果。结果 3组干预7 d后心力衰竭评分C组低于B组及A组,F=35.533,P<0.01;3组疗效比较,C组好于B组及A组,H=50.908,P<0.01。结论精准医学时代下中药奄包热熨能缓解心肾阳虚心力衰竭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相关文献的查阅,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影响因素、评估方法及干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护理人员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7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以改善心力衰竭。治疗组40例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疗程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66%,对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60%,对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5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左旋卡尼汀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这可能与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骨骼肌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关系及中草药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6-01关于骨骼肌能量代谢与运动的关系及其中草药对骨骼肌能量代谢影响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中草药”“运动”“骨骼肌”“能量代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骨骼肌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关系,中草药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相关的文章,然后筛除与以上文章无明显联系的文章。纳入标准:详细阐述骨骼肌能量代谢与运动及其中草药对骨骼肌能量代谢影响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6篇关于骨骼肌能量代谢与运动及中草药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35篇,9篇符合纳入标准用以综述。资料综合:①近年来对能量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代谢途径与提高各代谢系统的供能效率,以满足各种不同运动对能量的需求,骨骼肌能量代谢与运动的关系主要与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3大供能系统相关。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组成了人体最快速的供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由于磷酸原系统的特点在长时间的运动项目中,它在运动开始时最早启动,为激活糖酵解供能系统提供了过渡时间。糖酵解的供能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有氧代谢是耐力运动时的基本能量供应途径。②中草药对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中草药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来增加机体内的糖原储备,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中草药对骨骼肌有氧氧化代谢的影响。中草药能消除骨骼肌内乳酸堆积。中草药调节能量代谢酶的活性增强运动能力。结论:中草药能够调节糖代谢及增加糖元储备,提高机体的有氧氧化能力,消除骨骼肌内乳酸的堆积,提高代谢酶的活性从而达到调节骨骼肌的能量代谢,进一步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移动健康App的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延续性护理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从功能、可用性以及安全性3个方面阐述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移动健康App质量现状,并对其相关效果评价工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移动健康App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建立科学、全面、本土化的移动健康App相关效果评价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愈加成为一个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1]。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心力衰竭新药开展了多项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等多个新药获批临床使用。上述治疗手段虽然可以稳定心力衰竭,但多数患者的病情仍处于进展之中。能量代谢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中至关重要,CHF的进展被认为是由心肌细胞对能量底物的利用异常、代谢失衡和氧化应激引起的[2]。因此多项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9.
容量超负荷是急、慢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容量管理是心力衰竭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心力衰竭与容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入手,从容量评估的方法、容量管理常用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强调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为临床护士提供容量评估方向以及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生率、致死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经典治疗方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探索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案显得尤其重要。现对近年中医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