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2、IL-6、IL-8、IL-10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VG患者69例(NVG组)和体检健康者39名(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IL-1、IL-2、IL-6、IL-8、IL-10及hs-CRP水平,同时收集体格检查资料及眼科检查资料[眼压(IOP)、中央角膜厚度(CCT)、垂直杯盘比(VCDR)、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平均视野缺损(MD)、平均视敏度(MS)等]。将NVG患者根据病因分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性NVG组(32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继发性NVG组(37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NVG患者眼部参数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VG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诊断NVG的价值。结果 NVG组血清IL-6、IL-8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L-1、IL-2和IL-10水平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继发性NVG组与RVO继发性NVG组之间IL-1、IL-2、IL-6、IL-8、IL-10和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VG患者血清IL-6水平与MD呈正相关(r=0.257,P0.001),与MS呈负相关(r=-0.196,P0.001),血清IL-1、IL-2、IL-8、IL-10、hs-CRP水平与眼部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比值比(OR)=4.443,95%可信区间(CI)为1.207~16.40]、IL-8(OR=1.067,95%CI为1.001~1.237)、hs-CRP(OR=3.886,95%CI为1.191~12.683)是NVG发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IL-8、hs-CRP和三者联合检测诊断NV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873、0.760、0.902。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结论 IL-6、IL-8和hs-CRP对NVG均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可能与NVG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TNF-α、IL-1β、IL-2、IL-4、IL-6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练祥  章丽影 《临床荟萃》2000,15(5):225-225
一般认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免疫引起免疫损伤和免疫紊乱所致。为探讨某些重要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 ( CHB)作用 ,对 6 9例不同临床类型 CHB患者血清联合进行 TNF- α、IL- 1 β、IL- 2、IL- 4、IL- 6测定。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 CHB患者6 9例 ,男 39例 ,女 30例 ,年龄 1 7~ 6 2岁 ,平均年龄 35 .6岁 ,均按北京 1 995年全国第五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的诊断分型标准 ,CHB轻中度2 5例 ,重度 1 6例 ,重型 1 5例 ,乙肝肝硬化 1 …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兰州市肺科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组,73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以及活动性肺结核组内有、无胸腔积液组和有、无空洞组IL-6、IL-8、IL-18、VEGF水平。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性肺结核组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内有胸腔积液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胸腔积液组,有空洞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空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IL-6、IL-8、IL-18、VEGF均可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及炎症性损伤和修复造成气道和血管壁重塑的改变为基本病理特征,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COPD和慢性肺心病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病理、生理过程和肺血管结构的重建[1]。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8(IL-6、IL-8)在平原  相似文献   

6.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由于原因不明因素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和(或)微环境损害,骨髓增生低下,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质上是由免疫异常介导的造血功能障碍疾病。以往认为Th1细胞、Th2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是AA发病机制中的主要环节,另有研究[1]表明Th17分泌的IL-17A在A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通过IFN-γ、IL-2、IL-6、IL-10、IL-17A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判断Th1、Th2、Th17平衡状态,了解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探讨AA的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探索新的AA治疗方案。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治病人54例,其中重型(SAA)25例,非重型(NSAA)29例。SAA组,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是当前外科领域中的巨大威胁。一些细胞因子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前炎症细胞因子及一些细胞因子受体和受体桔抗剂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L-6、IL-25、IL-31在银屑病免疫炎症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流式血细胞分析仪测定70例银屑病患者外周静脉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利用Luminex 200液相芯片检测系统,检测70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6、IL-25、IL-31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全身炎症性指标NL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在疾病进行期时显著升高(P<0.01),寻常型患者NLR较正常人升高(P<0.05),特殊型患者NLR较寻常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NLR与皮损PASI呈高度正相关(P<0.01);银屑病患者血清IL-6、IL-25、IL-31水平未见异常(P>0.05)。(2)特殊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寻常型患者(P<0.05),并与NLR呈正相关(P<0.05);(3)特殊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5、IL-31水平较寻常型下降(P<0.05),与PASI呈负相关(P<0.05),与NLR均呈高度负相关(P<0.01)。结论 银屑病是T细胞介导的全身性免疫炎症反应,涉及多种Th细胞及其相关因子,NLR反应了银屑病全身免疫炎症的严重程度,而Th2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6、IL-25、IL-31在银屑病Th免疫偏移中发挥相关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1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77例入住PICU的重症肺炎患儿,2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症肺炎患儿组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高于健康体检儿童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哮喘产妇与健康产妇新生儿脐血白细胞介素(IL)-18、IL-5、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探讨哮喘发病的早期检测及预防临床意义。方法 46例哮喘产妇为哮喘组,59例健康产妇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IL-18、IL-5、IL-10、TNF-α水平差异,研究4指标的相关性;并对哮喘组新生儿行10~13个月随访,比较发生变态反应疾病研究对象(A组,19例)与无变态反应疾病研究对象(B组,27例)两组新生儿脐血IL-18、IL-5、IL-10、TNF-α水平差异。结果哮喘组新生儿脐血IL-18[(489.7±145.3)ng/L]、IL-5[(144.2±48.5)ng/L]、TNF-α[(129.6±23.7)ng/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IL-10[(24.7±5.2)ng/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与IL5呈负相关(r=-0.459,P0.05),IL-10与TNF呈负相关(r=-0.586,P0.05),哮喘组发生变态反应新生儿脐血IL-18[(515.1±71.6)ng/L]、IL-5[(167.3±25.7)ng/L]、TNF-α[(141.6±15.3)ng/L]水平高于未发生变态反应新生儿,IL-10[(21.2±3.2)ng/L]水平低于未发生变态反应新生儿。结论新生儿脐血IL-18、IL-5、IL-10、TNF-α水平的监测有利于哮喘的早期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22、IL-23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就诊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选择同期该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IL-18、IL-22、IL-2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IL-18、IL-22、IL-23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后及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血清IL-18[(741.82±45.60)pg/mL]、IL-22[(62.34±3.72)pg/mL]、IL-23[(141.73±18.3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31.28±26.71)、(37.26±3.91)、(48.28±5.70)p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8、IL-22、IL-23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和稳定/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血清IL-18、IL-22、IL-23明显高于稳定/轻度活动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血清IL-18、IL-22、IL-23均明显比治疗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8和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骨质破坏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清IL-22、IL-23和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骨质破坏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18、IL-22、IL-23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随着疾病加重表达随之升高,同时也利于评估疾病治疗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IL-6、IL-10、IL-12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L-23、IL-17及IL-25在炎症性肠炎(IBD)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4例溃疡性结肠炎(UC组)、24例克罗恩病(CD组)患者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IL-23、IL-17及IL-25含量,比较三者在三组中的表达,分析三者与UC和CD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UC组和CD组中血清IL-23、IL-17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UC组和CD组中血清IL-25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1);IL-23与IL-17呈正相关,IL-23与IL-25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23、IL-17在IBD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IL-23能促进IL-17分泌,扩大炎性反应;IL-25在IBD患者外周血中低表达,IL-25表达与IL-23呈负相关.IBD的发病机制与IL-23、IL-17表达调高及IL-25的表达调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小儿血清IL-2、IL-4、IL-6浓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桂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608-1609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等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病毒感染后直接作用于心脏及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有关。本文检测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介素IL-2(IL-2)、白介素IL-4(IL-4)、白介素IL-6(IL-6)的浓度。探讨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时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60例(观察组)及同期接受口腔检查健康人群6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龈沟液IL-1、IL-1β、IL-6、IL-10表达水平,检测全血DNA中IL-1、IL-1β、IL-6、IL-10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龈沟液中IL-1、IL-1β、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1.987、28.911、14.201、16.562、21.315、19.146、-45.554、-57.942,P<0.05),各组龈沟液中IL-1、IL-1β、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0、-10.316、-10.686、10.713;t=-9.567、-6.422、-9.904、3.944,P<0.05)。观察组IL-1基因rs7413228、IL-1...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 ,有关细胞因子 (Cgtokine)的研究飞速发展 ,大量新的因子不断被发现 ,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细胞因子是泛指一些由机体免疫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与造血、炎症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小分子多肽类糖蛋白质 ,为方便起见 ,通常将其分为五大类 :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 (in terleukin ,IL)是其中的一种 ,至目前为止 ,已发现了从IL 1至IL 15。其中IL 6和IL 8能介导炎症的发生 ,造成组织损伤 ,称为炎症性因子。细胞因子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瘦素(L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S患者40例(观察组),根据Bath AS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将患者分为BASDAI≤4分组(稳定期组),BASDAI4分组(活动期组);根据不同骶髂关节CT分级将患者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根据HLA-B27结果将患者分为HLA-B27阳性组、HLA-B27阴性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LP、IL-6、IL-17、IL-23水平,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各组血清LP、IL-6、IL-17、IL-23与AS疾病活动性BASDAI、血清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LP、IL-6、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LP、IL-6、IL-17、IL-23水平与稳定期比较亦增高(P0.05);骶髂关节CTⅠ、Ⅱ级组患者血清LP、IL-6、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组患者与≥Ⅲ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血清LP、IL-6、IL-17、IL-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血清LP、IL-6、IL-17、IL-23与ESR、CRP、BASDAI间各自为正相关关系。结论 AS患者外周血中LP、IL-6、IL-17、IL-23水平显著上升,且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气流受限特征,且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持续进行性发展[1]。COPD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据Lopez AD等[2]研究,至2020年COPD将占世界疾病死亡率的第3位和致残率的第5位。COPD的炎症过程中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参与。本文通过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干扰素-7)IFN-7、(肿瘤坏死因子-a)TNF-“在川崎病(KD)急性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CAL)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挑选符合本研究的KD患儿50例、健康儿童65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2、IL-4、IL-6、IL-10、IFN-γ、TNF-α的浓度,并将KD组分为CAL组和非CAL组进行对比。【结果】①KD组IL-4、IL-6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2、IL-10、IFN-7、TNF-α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浓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AL纽IL-6浓度较非CAL组IL-6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L-2、IL-4、IL-10、IFN-γ、TNF-α浓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IL-6水平的升高与KD血管炎症的发生有关,KD急性期监测IL-4、IL-6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KD病情变化及转归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