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震计算中一般只取前s阶振型,那么如何取s,其计算误差多少?本文应用结构动力计算的0.6准则解决这个问题,以达到取s少,计算简便,使误差分析较准确.  相似文献   

2.
运用提出的齿轮传递误差计算模型,取齿轮制造误差与齿轮变形计算函数,研究齿轮的传递误差曲线计算问题。以一对具体的齿轮为例,将按模型计算的传递误差曲线与用Romax软件计算的传递误差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并推算出,同数量级下的制造误差中,齿距误差主要影响传递误差曲线的形状变化。  相似文献   

3.
周卜生 《机械传动》1994,18(2):43-46
花键滚切齿形与摆线、渐开线等曲线有某些共同点。本文对这类曲线段圆弧拟合误差随圆心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证明使总误差取最小值的圆心位置为两条辅助曲线的交点,并给出了简单可靠的计算方法,对这类齿形的代用圆弧计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大传动力矩,减少键及键槽的早期损伤,动力轴经常采用双键结构。单键槽的对称度精度检测和计算方法在有关的标准中有详细的规定,即对称度精度从两个方向进行测量,一个方向是截面测量,另一个方向是长向测量,然后取两个方向的最大值做为零件的对称度误差。而双键槽的对称度误差也应该按两个方向分别测量取其最大值。槽的长向测量比较简单,也无须计算,而且在实际测量中,截面方向产生的对称度误差往往大于长向误差,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在截面方向双键槽产生的对称度误差的检测和计算。  相似文献   

5.
管带式五孔口琴管是用于汽车空调上的一种新型冷凝器。本文研究了其空气侧性能,并通过模拟计算对波纹百叶翅片提出了Colbum j因子和摩擦系数,因子的计算关联式。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当迎面风速在3.0~5.5m/s时,j因子和f因子的计算误差分别在1%和10%以内。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花键滚刀齿形代用圓弧优化计算方法——最大误差最小法。这种新计算方法比现在采用的计算方法——三点共圆法和最小二乘法可以减小误差20%~50%。本文还提出采用代用圆弧时,节圆半径增大可使代用圆弧产生的齿形误差减小的新观点,并绘出了优化选用取节圓半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压力容器A、B类对接焊缝是重要受力部位,其质量参数测量是焊接质量评估重要环节,本文研究基于深度学习主动视觉压力容器焊缝质量参数检测方法。提出多缺陷共存下焊缝参数计算方法,突破焊缝缺陷参数共存下存在焊缝质量参数难以计算或无法计算问题;开展编码-解码图像特征点提取网络(EDE-net)结构设计,较好实现焊缝表面参数特征点一次性准确提取;研究深度网络结构化通道剪枝方法,有效提高压力容器焊缝检测实时性能。以不同尺寸压力容器焊缝为实验对象,结果表明Resnet50骨干的EDE-net网络在模型整体压缩率CR=0.5下,单张图片提取时间由0.31 s降低到0.19 s,减少38.7%;第三方检测机构给出测试报告,装置同时测量对接焊缝(A、B类)焊缝5个参数耗时<0.63 s,测量误差允许误差≤0.08 mm。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线插补对非圆曲线轮廓进行数控加工时,等误差插补的拟合直线段数最少,有利于数控程序的输入与调试.以往采用的平行线法或局部坐标法,计算都比较繁琐.通过对平行线法和局部坐标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改进型平行线法.该方法利用曲线导数进行节点计算,无需求取误差圆,降低了等误差插补数值计算的复杂度,对各种非圆曲线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计算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计算轴类键槽不对称度误差的方法有两种:一、旧国标 GB 1183—75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中规定不对称度误差的测量是在测量同一横剖面内取两边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的一半为该  相似文献   

10.
邢邦圣 《机械制造》2001,39(10):29-30
分析了Y型轧机孔型磨削误差计算原理,指出了磨削误差计算的思路,明确了磨削误差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全捷联图像导引头视线角速率精度影响因素,提出了视线角速率精度分析算法。首先,提出了视线角速率解耦算法;其次,根据误差理论详细分析了视线角速率各误差源的误差灵敏度并提出了精度计算方法;再次,分析了体视线角、弹体角速率、姿态角与体视线角速率等误差形成机理与精度影响;最后,建立了半物理仿真实验系统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视线高低角速率与方位角速率的估算精度分别为0.273°/s与0.235°/s,实验结果分别为0.281°/s与0.242°/s,相对误差分别为2.85%与2.89%,验证了视线角速率精度估计算法的正确性与精确性。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全捷联图像制导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过程,并为视线角速率精度估计与指标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铣削直齿锥齿轮时,附加回转量ω角和工作台偏移量△s的计算,有关资料虽有介绍,但各种计算方法相差较大,由此而得到的齿形误差也相差较大,不知选用何种计算方法好。在用上述的那些经验公式加工时,一般均  相似文献   

13.
计算定位误差是机床夹具设计中一项必不可少而又比较麻烦的工作,由计算机进行辅助计算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建立了计算定位误差的一组通用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计算参考程序,并列举了应用实例。 一、通用数学模型 计算定位误差的通用数学模型,可以从工作的典型组合定位方式之一──“一面双孔”定位方式导出。 假定两销均为垂直放置,销1为圆柱销,销2为菱形销(图1)。此时工件在y方向的定位基准为双孔中心连线,而在X方向的定位基准取第一孔的轴心线O1。 显然工件第一孔处沿y方向的基准位移误差为:第二孔处沿y方向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相似文献   

14.
有许多捷径可使电子学中的计算问题得到简化,例如在容抗计算中,如果取“奇异”常数为160,000,可使计算结果比教科书上的标准计算法来得精确,误差可小于1%以下,而其它任何方法的允许计算误差是10%至50%。应用“奇异”常数计算电容,可用基本单位代替传统计算公式中的单位。一、“奇异”公式在处理电容问题中,遇到三个变数中的两个数为已知时,教科书上传统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改进蜂群算法在平面度误差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罗钧  王强  付丽 《光学精密工程》2012,20(2):422-430
为了准确快速评定平面度误差,提出将改进人工蜂群( MABC)算法用于平面度误差最小区域的评定.介绍了评定平面度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法及判别准则,并给出符合最小区域条件的平面度误差评定数学模型.叙述了MABC算法,该算法在基本人工蜂群算法( ABC)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两个牵引蜂和禁忌搜索策略.阐述了算法的实现步骤,通过分析选用两个经典测试函数验证了MABC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应用MABC算法对平面度误差进行评定,其计算结果符合最小条件.对一组测量数据的评定显示,MABC算法经过0.436 s可找到最优平面,比ABC算法节省0.411 s,其计算结果比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的评定结果分别小18.03μm和6.13 μm.对由三坐标机测得的5组实例同样显示,MABC算法的计算精度比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更有优势,最大相差0.9 μm.实验结果表明,MABC算法在优化效率、求解质量和稳定性上优于ABC算法,计算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适用于形位误差测量仪器及三坐标测量机.  相似文献   

16.
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是设计机床夹具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圆柱孔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尤为重要,这里探讨了圆柱孔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圆分度测试时取点数的具体分析研究,说明了测试点数与误差的关系,即测点数太少会漏测粗大误差,从而不能正确地反映仪器的误差,达不到较好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变特征描述符实现星点匹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翟优  曾峦  熊伟 《光学精密工程》2012,20(11):2531-2539
为了能够在星图存在旋转角度情况下,自动快速地完成星图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变特征描述符的旋转不变匹配方法,将加速鲁棒特征(SURF)描述符应用于星点特征的描述和匹配。首先,对星图进行图像分割,抑制非极大值,并检测星点;然后,为计算星点分布尺度因子s,在半径为6s的圆形邻域内为每个星点计算主方向,之后将20s×20s的邻域与主方向对准,并在该邻域内为每个星点计算SURF描述符。最后,基于透视投影模型的匹配策略,提纯星点,计算匹配星图之间的变换矩阵。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鲁棒地提取星点,并在图像存在旋转、平移及部分视角变化的情况下完成星图匹配,仿真实验的匹配星点的误差均在1pixel以下,实拍星图实验的匹配星点的误差均在1.5pixel以下,表明为每个星点建立描述符,进行匹配识别的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航空零件机械加工发展迅速、型号多样化带来的夹具夹取困难问题,对航空零件机械加工中柔性夹具嵌入式控制进行研究,计算柔性夹具结构参数,根据不同批次、型号零件间的参数变化量,利用函数计算、调整并修正柔性夹具参数变化量,为保证零件加工及装配过程中夹具的稳定性能,线性计算不同影响因素下引起的夹取偏差,减少夹具惯性回弹力。通过相应的优化,保证夹具偏差最小化,构建零件制造偏差的敏感矩阵,分析航空零件焊点和夹具抓夹间偏差线性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求解夹具的误差补偿量,实现机械零件整体精准定位,达到柔性调整夹具作业的效果。经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控制下柔性夹具静止状态下不存在干涉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夹具发生骤停情况,控制效果较好,可完成夹取作业。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在夹具设计中,计算定位误差(△_D)一时,通常采用基准位移误差(△_y)与基准不重合误差(△_B)的代数和求得,即△_D=|△_y±△_B|。而△y和△B的数值均取定位元件和被加工零件有关尺寸的公差值。当两者影响同向时,则计算结果△_D很大,反之又极小。这种处于极限值的状态实际是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