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的MRI和超声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NICH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拟诊NICH新生儿70例,同时行颅脑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NICH的MRI及超声表现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70例拟诊患儿中,确诊NICH 46例,计66个部位出血,MRI诊断61处,漏诊5处,其中MRI诊断室管膜下出血(SEH)28例,漏诊4例;脑室内出血(IVH)16例,漏诊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2例,脑实质内出血(IPH)2例,硬膜下出血(SDH)3例;MRI诊断NICH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100%和94%,超声检查分别为79%、100%和84%。两者对NICH及SAH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者对IVH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MRI及超声是诊断NICH的重要检查方法,MRI诊断NICH整体优于超声检查,但对新生儿SEH超声优于MRI,故对临床怀疑NICH,可先行超声检查,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时,再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刘芳  赵芳  马立燕  吕菁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2):786-788
目的 为探讨各种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方法,明确其临床特点与CT的关系。方法 对176例经CT证实有颅内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6例患儿中缺氧所致123例(72.6%),产伤21例(11.9%),新生儿出血症22例(12.5%),早产儿10例。患儿有意识障碍者156例(88.6%),惊厥98例(55.68%),肌张力改变113例(64.2%),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104例(59%),贫血16例。CT示:SAH121例。占68.75%,为NICH最常见类型;SDH17例,IPH13例,IVH5例,混合性出血20例。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考虑NICH者应做头颅CT或头颅B超检查。Cr是确诊的最佳手段,能正确显示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及区分各种类型,头颅B超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IVH、IPH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各种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方法,明确其临床特点与CT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近6年来CT证实有颅内出血的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患儿中缺氧所致123例(72.6%),产伤21例(11.9%),新生儿出血症22例(12.5%),早产儿10例。患儿有意识障碍者156例(88.6%),惊厥98例(55.68%),肌张力改变113例(64.2%),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104例(59%),贫血16例。CT示出SAH 121例占68.75%,为NICH最常见类型,SDH 17例占9.66%,IPH 13例,IVH5例,混合性出血20例。结论凡有窒息史、异常分娩史,系产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未注射过VitK1的小儿,应严密监测神志改变、前囟、瞳孔、呼吸节律、惊厥、肌张力及原始反射及有无贫血,一旦有上述病史体征,应想到NICH可能,有条件者常规头颅CT或头颅B超检查。CT是确诊的最佳手段,能正确显示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及区分各种类型,头颅B超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IVHI、PH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来经临床确诊的维生素K缺乏症19例,着重观察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颅内出血率89.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多见,其次为硬膜下血肿(SDH)和脑内血肿(IPH),脑室内出血(IVH)较少见,有2个以上部位出血者占53%,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大面积脑梗死,随访复查呈现脑软化灶和后遗证表现;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ICH)的发生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8例经头颅CT确诊的新生儿IC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43例(74.1%),其中40例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例硬膜下出血(SDH)均有难产史;32~34周早产儿6例均发生脑室内及室管膜下出血(IVH);脑实质出血(IPH)的CT表现与成人相似。IVH及IPH共11例,其中4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5例头颅CT随访显示有脑积水、脑萎缩、空洞脑,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惊厥、肌张力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在出血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其出血量与临床表现轻重程度密切相关;5例SAH因出血量少,预后良好。早产儿ICH常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上易误诊。结论 ICH是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残疾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来经临床确诊的维生素K缺乏症19例,着重观察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颅内出血率89.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多见,其次为硬膜下血肿(SDH)和脑内血肿(IPH),脑室内出血(IVH)较少见,有2个以上部位出血者占53%,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大面积脑梗死,随访复查呈现脑软化灶和后遗证表现;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颅内出血(ICH)的CT表现、鉴别诊断及发病机理。CT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应作为本病的早期首选和必查项目。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88例CT表现加以分析。结果ICH是HIE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混合性出血中均见有SAH,硬膜下出血(SDH)、脑实质出血(IPH),脑室内出血(IVH)、室管膜下出血(SHE)及混合性出血均发生于中、重度HIE中。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早期诊断的明确与否与治疗密切相关,CT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解剖结构、发育特点、病理特征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为20%~30%,由于胎龄和出血类型的不同,其发病率有所不同.主要类型为硬脑膜外出血(EDH)、硬脑膜下出血(SD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SEH/IVH)、小脑出血、脑实质出血等[1].EDH和SDH多见于足月新生儿,常由机械性创伤所致,SEH/IVH及小脑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原发性的SAH及脑实质出血多与窒息密切相关.目前,随着围产技术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足月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特别是SEH/IVH已成为主要类型.严重的颅内出血病情进展快,常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脑干功能受累,短时间内死亡率高.脑实质出血,出血后脑积水常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因此颅内出血的预防与及时治疗对降低新生儿伤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B超和CT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10月-2006年8月本院收治的具有窒息、异常分娩、产前产时并发症的 320例高危患儿,生后3~7d 行颅脑超声或头颅CT检查.结果:经颅脑超声或头颅CT检查确诊9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ICH),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0例(61.23%,60/98),脑室内出血(IVH)34例(34.70%,34/98),硬脑膜下出血(SDH)1例(1.02%,1/98),脑实质出血(IPH) 3例 (3.07%,3/98).本组颅内出血98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总数1 021例的9.60%(98/1 021),占同期高危儿320例的30.63%(98/320).部分病例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等两种及以上颅内病变.IVH 34例中Ⅰ、Ⅱ、Ⅲ、及Ⅳ级各为4(11.77%,4/34)、24(70.59%,24/34)、4(11.77%,4/34)及2(5.89%,2/34)例.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常规作床边颅脑超声检查,颅脑B超阴性但疑有颅内病变者进一步行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诊断ICH.  相似文献   

10.
B超、CT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和CT对早产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早产儿(男25例,女17例);胎龄(28.0-36.9)周。低体重(≤2100g)4例,高龄产妇(37岁)2例、胎盘老化4例、脐带绕颈2例,双胞胎8例,肺透明膜病(RDS)3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1例。余18例无明确异常及危险因素。超声均在出生后3~7天内进行,CT在2周内实施。以脑脊液检测和MR结果作为标准。结果42例患儿中,经MR或脑脊液穿刺证实为出血者2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2例、(IVH)10例、硬膜下血肿(SDH)2例、脑实质出血(IPH,与SAH或IVH同时存在)5例。B超正确诊断18例,漏诊5例,1例假阳性,其中SAH10例、IVH8例,IPH5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75%、94.7%和85.7%。CT正确诊断20例,漏诊4例,没有假阴性病例,其中SAH8例、IVH10例、SDH2例,IPH5例,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3.3%、100%和90.5%。结论床旁超声是监测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首选方法,CT在少量IVH及SAH的诊断较好。另外,床旁超声和CT对早期的脑室旁白质软化(PVL)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