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医院供氧系统污染与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成正相关性,湿化瓶的有效清洗消毒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的主要措施[1].湿化瓶在急诊科使用率高,而急诊科患者周转率较快,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快速、简便的消毒方法,于2003年7~2004年1月,采用1 000 ppm爱尔施液和酸化水对湿化瓶进行消毒效果的实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济南市区内两所医院内氧气湿化瓶污染状况抽样调查。发现医院在治疗任务繁重时,出现忽视氧气湿化瓶消毒,导致细菌严重污染现象,其污染程度与患者使用频率、消毒时间有直接关系,加强消毒措施后,氧气湿化瓶污染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临床用氧气湿化瓶新的消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减少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全院临床各科室的氧气湿化瓶用环氧乙烷(37℃)进行低温消毒灭菌处理。结论:通过采用环氧乙烷(37℃)进行低温消毒灭菌处理氧气湿化瓶,能有效防止因氧气湿化瓶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口氧气湿化瓶晾干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长玉  黄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51-5051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氧气湿化瓶是医院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必备装置,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针对湿化瓶消毒后需晾干,在晾干过程中,由于湿化瓶口小瓶大,倒放污染瓶口;立放晾晒时间长,容易落入灰尘,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1994年2月~1995年10月,作者对医院临床内科氧气湿化瓶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提示:湿化瓶的液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生长,检出率为78.9%,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选用三种消毒液浸泡湿化瓶消毒,(0.2%过氧乙酸,1:100"84"消毒液与0.1%的新洁尔灭)消毒效果相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消毒后病人使用湿化瓶和干燥备用湿化瓶分别于第4天和第7天有细菌生长。消毒后湿化瓶,病人使用应每周消毒2次,干燥备用湿化瓶超过1周应重新消毒。  相似文献   

6.
湿化瓶系统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姚玉娟  刘月仙 《护理研究》2006,20(8):1987-1988
介绍了湿化瓶系统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常见因素有湿化瓶系统消毒不彻底、湿化瓶系统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淡薄等。提出对湿化瓶系统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臭氧消毒箱用于氧气湿化瓶消毒与保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院的氧气湿化瓶是一个极易带菌的感染源,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为了有效防止因湿化瓶系统的污染而造成院内感染,对臭氧消毒箱用于湿化瓶系统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1方法将湿化瓶和呼吸机螺纹管等器具经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清水冲洗、晾干后放入臭氧消毒箱内,开机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方法 对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进行集中化处理,由供应科专业人员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结果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细菌培养合格率由集中化处理前的45.6%上升为100%,大大提高了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质量。结论 通过对氧气湿化瓶进行中心化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保...  相似文献   

9.
吴小玲  朱晶 《护理研究》2007,21(3):660-660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多有报道。汪涛等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温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不同程度被污染。笔者对“二甲”以上的50多家医院进行调查,对于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98%的医院为浸泡消毒,2%由供应科采取“低温灭菌法”。卫生部要求:氧气湿化瓶24h更换1次,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30min,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为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现将氧气湿化瓶和内芯改为无菌的一次性材料。  相似文献   

10.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输氧装置的一部分,文献报道,氧气湿化瓶污染是造成医院肺部感染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其污染率高达60%~80%。《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明确要求: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等应定期消毒,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无菌水,用毕需消毒...  相似文献   

11.
医用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方法改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据有关资料表明,氧气湿化瓶装置污染率为79.45%,且氧气湿化瓶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为防止因氧气湿化瓶污染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及保存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湿化瓶多采用化学浸泡法或微波进行消毒,消毒后备用的湿化瓶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则有可能再次污染,故对输液瓶防尘盖采用同样方法消毒后用于封闭湿化瓶瓶口,可以有效预防消毒后备用的湿化瓶再次污染.对预防输氧引起的相关性医院感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清洗方法改进的效果和保存期限,为医院制定有效的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组湿化瓶用除锈剂浸泡后消毒,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即清水清洗后消毒,分别于消毒后第1、3、5、7天4个时间段进行肉眼观察和细菌学检测.结果 两组湿化瓶4个时间段的肉眼观察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湿化瓶在消毒后第1天细菌学检测均无细菌生长,实验组在消毒后3、5、7d细菌总数均<10 cfu/件,且未检出致病菌,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湿化瓶经除锈剂液清洗消毒后确保了消毒效果和保存期限,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以前,对我院患者使用后的湿化瓶、止血带由各科室用1∶500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冲净晾干备用。为达到资源共享和还护士于患者的目的,同时也是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的要求,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集中管理。自2013年以来,通过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浓度符合要求,浸泡时间符合要求;医院感染管理科抽检,清洗消毒质量符合要求。1湿化瓶的清洗、消毒1.1湿化瓶的清洗由于湿化瓶是间接接触患者,瓶内装的是  相似文献   

15.
消毒后备用湿化瓶的干燥方法及存放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毒后备用湿化瓶干燥方法及存放时间,为其妥善保存提供依据,减少因湿化瓶保存不当而污染造成的医院内感染。方法对消毒后的84个氧气湿化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个,分别采用自然晾干和氧气吹干2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在不同月份连续7d进行细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氧气吹干法的湿化瓶比自然晾干法的湿化瓶可多保存1d。结论消毒后备用湿化瓶的保存时间,应根据季节不同,干燥方法不同,确定不同的有效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需要先安装湿化杆并旋转多次才能完成,使用极不方便;当氧流量过大和湿化液过多时,容易使湿化液溢入患者鼻内;如果管道扭曲或阻塞,也会使湿化瓶因集气过多压力增高而爆炸;为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湿化瓶和湿化杆的重复应用,全国各医院尚无统一的消毒管理方法,容易造成吸氧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鉴于此,我科与医疗厂家在原来氧气湿化瓶的基础上重新研制新型的氧气湿化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吸氧是抢救危重患者或供氧不足的重要措施。医用氧气湿化瓶是医院抢救和诊疗危重患者的必备装置[1]。氧疗时湿化瓶中的湿化液可湿化氧气,减少干燥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且提高氧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1]。若氧气湿化管道系统(包括鼻导管、氧气管、湿化瓶和管芯)消毒不严格,在患者轮换使用中极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这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2]。氧气湿化瓶及管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根据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310-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之规定,供应室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负责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3];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方法首选机械湿热消毒;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Ao≥3000[4]。目前,我院临床所有耐高温湿化瓶及管芯已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发放。其中耐高温湿化瓶有专用清洗架(市场上购买)可以首选机械湿热消毒,保证消毒效果,但湿化瓶管芯因为没有专用的清洗烘干架而需要与湿化瓶分开清洗,我院通过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为了解决同样材质的湿化瓶和管芯能一起经过机械湿热清洗消毒,因此我科设计制作了一种耐高温湿化瓶管芯清洗烘干架,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8 2 2184115.7)。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很多医院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医院氧气湿化瓶、麻醉面罩、胃肠减压器、麻醉机螺纹管等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进行消毒。但因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性质不稳定,使用中受诸多因素影响,要确保其消毒效果,消毒过程和消毒后管理十分重要。1氧气湿化瓶消毒要求氧气湿化瓶用于对病人吸入氧气的加湿,以减少干燥氧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但氧气湿化瓶及其所用的湿化液会受到细菌污染,成为呼吸道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氧气湿  相似文献   

19.
湿化瓶系统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姚玉娟  刘月仙 《护理研究》2006,20(22):1987-1988
介绍了湿化瓶系统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常见因素有湿化瓶系统消毒不彻底、湿化瓶系统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淡薄等。提出对湿化瓶系统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多有报道。汪涛等[1]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不同程度被污染。笔者对“二甲”以上的50多家医院进行调查,对于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98%的医院为浸泡消毒,2%由供应科采取“低温灭菌法”。卫生部要求:氧气湿化瓶24h更换1次,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30min,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为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现将氧气湿化瓶和内芯改为无菌的一次性材料。1保证消毒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我科平均每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