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变主要累及毛细支气管,临床以阵发性喘憋和阻塞性肺气肿为特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我院自2003年2月-2004年2月用沐舒坦针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每年冬、春季在长沙地区均有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本病的重要病原。在我国昆明、北京、武汉等地均有过报道。但对长沙地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性质以往未经证实。为此于1979年1~4月对长沙地区流行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的住院婴幼儿进行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与采取  相似文献   

3.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胸凹陷、喘鸣.主要为病毒感染,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多见,后期多继发细菌感染.<'[1]>本院呼吸科于2009年4月~2010年4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辅佐治疗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肯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 ,病变主要累及毛细支气管 ,临床上以骤发喘憋、肺基底部可闻及细湿罗音及阻塞性肺气肿为特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年 8月 ~ 2 0 0 2年 5月 ,我院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  相似文献   

5.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尤以2~4个月居多.毛细支气管炎多在冬季发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病毒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病与婴幼儿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该病常见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其临床症状似肺炎,但喘憋更显著;临床治疗较棘手且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a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是小于6mo的婴儿.主要病原是呼吸道病毒,尤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见.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用α1-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学,国内外均有报道,均认为引起本病的病毒,最常见者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少数病例亦可由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及流感病毒引起。国外自1961年起即陆续报道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大多系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国内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自1974年冬至1976年春对北京地区毛细支气管炎80例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工作,结果分离出合胞病毒12株,其中10例取了双  相似文献   

9.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V)是最常见的病原(约占58%),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死亡率约为1%,对婴幼儿健康危害极大。为了了解西北地区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发病的相关因素,本文对160例婴幼儿毛支与120例确诊为肺炎的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是病毒,病毒检出率高达66.4%[1],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一种最常见病原,病毒感染可通过多种因素引起心肌损伤.我们对95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肌钙蛋白I(cTnI)的测定,研究其升高的意义及探讨是否需要干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史百芬,王明丽,李京培,胡勇,陈家新,吴汝林,刘德云,刘军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是婴幼儿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主要引起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它们引起的肺炎病程长、病情重...  相似文献   

12.
毛细支气管炎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该病常见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也可见于人类偏肺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其临床症状类似肺炎,但喘憋更显著,临床治疗棘手,疗效不确切。我科自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小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达50%~90%。国内外对其诊治和预防进行了大量研究。多种药物被应用于临床,但迄今仍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就RSV相关性毛支的诊疗和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1982年1~5月间37例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并与同期43例支气管肺炎的结果对照.对部分病例我们进行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分离的尝试,使呼吸道合胞病毒在重庆地区首次分离成功,分离阳性率为16.7%,血清学证实本地区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与肺炎的病毒是一致的,主要是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但以腺病毒щ型占首位.  相似文献   

15.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臻  李欣辉 《华夏医学》2006,19(4):827-830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以咳嗽、喘憋、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认为药物没有明显作用而推荐支持性治疗,但随着药物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病毒病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日趋小龄化,中、重度患儿较过去显著增多。对一些有特异体质的患儿,病毒诱发首次喘息后常可引起喘息反复多次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9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临床特点,比较干扰素、病毒唑、炎琥宁3种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随机分为3组,比较临床症状好转、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的差别。结果:除在气喘消失天数炎琥宁优于病毒唑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除引起合胞病毒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外,可以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喜炎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细支气管炎大部分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2岁以下儿童几乎都有过RSV感染,目前对RSV的治疗尚无特效的药物。我院于2002年2月至2003年10月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急性期往往病情较重,病程进展快,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以急性起病、阵发性喘憋、明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哮鸣音为主  相似文献   

20.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引起,可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并常累及心血管系统并发心功能不全。我院儿科应用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