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聂思怡 《南昌教育》2004,(12):23-23
每逢星期天,只要天气好,外公、外婆都带我出去,逛商场、去书店、参观名胜古迹。绳金塔、腾王阁、海洋公园……我都去过。外公的说法:“社会处处是学问”要我到外面“求学问”。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心想:今天外公又要带我去哪里“求学问”呢?  相似文献   

2.
“作文难,作文难,听说作文就心烦”目前,作文教学处处都听到一个字——“难”。诚然,作文难写,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声。要想将作文教学的“高耗低能”转变为“低耗高能”,让学生“乐”写作文,让教师“轻松”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留学生出现的话语偏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了“到处”、“处处”及相关句式的使用情况:一“到处”“处处”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句法功能;二、相关句式的语义类型及常用句法格式;三、相关句式中“都”的使用情况;四、“到处”“处处”相互替换的制约因素,在对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描写和解释了“到处”、“处处”及相关句式在语境中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红 《山东教育》2004,(26):24-24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的地方去浏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会使人飘飘欲仙。许多年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大山实在太遥远,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去,结果什么也不能看到,真叫人伤心。”苏格拉底掸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上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拉克苏一脸的尴尬:“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苏格拉底说:“那就太遗憾了,旅途处处有美景!”  相似文献   

5.
佚名 《师道》2003,(3):53
大学公选课上,老师和同学对爱情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问:“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们想不想谈恋爱?”大一:“该出手时才出手。大二:“众里寻她千百度。大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大四:“我等到花儿也谢了。问:“你们选择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大一:“相貌、财富、学识……一个都不能少。”大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三:“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大四:“处处要小心,慎防节外生枝。”问:“你们对爱情的态度是怎样的?”大一:“爱情存永远,一个永流传。”大二:“我不要你的承诺不…  相似文献   

6.
《红领巾》2005,(12)
外婆一直都住在我家。她处处关心我,冬天怕我冷,夏天怕我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感到外婆的关心有点多余,有时甚至烦人。我好端端做功课时,突然外婆叫道:“头抬高些。”看电视时,她又会叫:“坐远点,别太近!”晚上睡觉时,她  相似文献   

7.
毛荣富 《新读写》2013,(10):36-38
一 写作是表现自我的,文中即使不出现“我”,也是处处有“我”,就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相似文献   

8.
把自己培养成为自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说,人“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又说,对于人,“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本文按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审视了一下我们常说的教育目的。在本文之结尾,我们提出了“有我而忘我,忘我而有我”的相关观念。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我的一个“弟子”一脸苦相地对我说:“老师,这次摸底考试,我的物理、化学、数学成绩都名列榜首,就是语文令我头痛。我每天都要拿出两个小时学它,怎么就是不见效呢?”说实在的,我也替他着急,可这语文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速战速决的。今天我要谈的语文学习方法就是:散积累。所谓散,就是没有约束、分散零碎不集中的。就是说,语文教育除了学校的语文教育还有家庭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教育,做到在生活中处处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还得到语文能力、智力和思想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10.
积累知识就像攒零用钱,每天存一点,就会越攒越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把那些零散的知识收集起来,存到“知识小银行”里去吧!学对联春节到了,快看看你家和邻里都贴了哪些春联,然后读一读,写一写,不懂的就问问大人。我还会编……我会读:祖国山清水秀中华人杰地灵我会写:庆丰收家家欢笑贺新年处处春光他们的朋友还有“拔”。苗仔把学问存进“知识小银行”@莫彬  相似文献   

11.
当年一个刚刚加入工农红军的青年同志问胡耀邦同志,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同志说:“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就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我以为耀邦同志所说的“坏处”,即是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处处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占有了这些“坏处”,人民群众便拥有了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2.
<正>故事缘起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之处,这里不仅人杰地灵,美食更是一绝。著名美食家蔡澜曾说:“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处于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如他所言,每天早晨,武汉街头巷尾都充斥着浓郁的美食香味,  相似文献   

13.
“当当,当当”,新学期第一堂语文课的钟声敲响了。待孩子们坐定后,我轻点鼠标,优美的旋律随即在教室响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孩子们没有像以往一样静静地趴在桌子上休息,而是满腹狐疑地看着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相似文献   

14.
月亮弯     
5月1日的一大早,爸爸妈妈一边忙着收拾衣服,一边嚷嚷:“笑笑快起来!我们要到繁昌去了!”我们吃过饭,就上车了。到了目的地,处处风景如画,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月亮湾。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有创造,处处有创造,时时有创造。”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良好情境。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情境,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16.
我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处处关心我,冬天怕我冷,夏天怕我热。不知什么原因,渐渐地我感到奶奶的关心有点多余,有时甚至烦人。我好端端地做作业时,奶奶突然叫道:“头抬高些。”看电视时,又会叫:“远点,别太近!”晚上睡觉时,会不厌其烦地说:“手伸进去,别打散被窝。”这些话天天听,我常常会厌烦地哼一声:“知道了。”我想我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奶奶不必唠叨。去年寒假,我去亲戚家小住了几天。好几天半夜里,我被冻醒,发现被子滑落在地上。我好奇怪,怎么在家里从不把被子踢掉呢?回家后的一天夜里,我似睡非睡,觉得很冷…  相似文献   

17.
一位大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不能使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模式,我们留有何用?”毫无疑问,以人为本,是把好前行的舵。我们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在作文教学中,只有以人为本,快乐作文,才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具体地说,作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者就要将“人”放在第一,处处都为“人”着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良好的生活情趣,并且用人性化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智慧,净化他们的灵魂。多年来的写作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  相似文献   

18.
6月27日 晴 盛夏来临,校园里处处可见大大的舞会海报。室友小美一边咬着热乎乎的肉包子一边问我去不去。我双手插在外衣的口袋里,看着海报上画着的火树银花,笑道:“去,当然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笔者到某小学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人教版第九册的《青山处处埋骨》。听后觉得不太理想,朗读没有感情,讲解支离破碎。课后交流时,我问那教师:“上课前,课文你读了几遍?”那青年教师说:“记不得了,七八遍肯定有的。”“你是怎么读的?”我追问。那青年教师有点惘然,似乎想说:读书还有怎么读的?她想了想解释说:“就这么一遍遍读过去,想过去,有时还做些记号。”  相似文献   

20.
鲁迅说过:我是为三种人写作,一是那些为中国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给予哪怕是微弱的慰藉。第二是青年,是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内心深处所感到的悲凉感有所扼制。第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让他们那么愉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