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一种DNC信息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基于以太网的DNC通讯技术,开发厂DNC信息集成系统,系统采用B/S结构,在基于WEB的信息平台上集成了机床状态采集、任务分配、仟务查询、刀具管理等功能。实现了车间管理层、技术层和企业合作伙伴对数控加工信息的实时了解。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并行设计技术,实现产品设计数据的有效管理和产品开发过程的并行化,体现并行工程思想,研究和开发了支持并行设计的HUTPDM/CAD/CAPP集成系统。介绍了该集成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框架以及其关键技术,并就产品结构树的建立、并行化工作流程的实现以及应用系统的集成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设计制造集成系统中的支撑分系统包括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它是设计制造集成系统各子系统实现物理模式、信息集成的关键,也是实现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应用的基础,文章着重总结了某重点型号设计制造集成系统建设中支撑系统的设计原则,产品选型等相关问题及其在信息集成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已有的设计信息,实现设计信息到制造信息的快速转换,针对箱体类零件的几何特点,提出以面为中心的,基于痕迹与规则的混合特征识别算法。实例证明,该文的识别算法能够有效识别箱体类零件中的常用加工特征,并在开发的CAD/CAPP集成系统中利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对所获取的特征信息的充分利用,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CAD/CAPP集成技术能够有效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工艺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将并行工程思想应用于铝型材产品开发中 ,提出了铝型材集成产品知识模型。该模型可满足集成系统在新产品开发中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需求 ,同时具有开放式层次化结构 ,可支持由抽象到具体、由模糊到精确的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过程 ,满足系统的创新性和扩展性需求 ,并对基于集成产品知识模型和STEP标准的信息交换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基于网络技术的数控机床远程监控与数据管理系统结构及实现方法。以C#语言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OPC UA通信协议的本地机床加工监控客户端,实现了机床OPC UA服务器与本地监控系统的连接,对服务器中节点数据进行读取、写入,以订阅的方式实现对机床加工工艺参数、电流、电压和PLC信号等机床内部状态数据的实时监控;开发了监控数据库,可实现对监控数据的管理。最后采用PHP语言和ThinkPHP框架搭建了机床远程监控网站,用户可远程监控和管理机床内部状态数据。该软件具有更好的开放性,能够很好地与具有OPC UA接口的数控系统连接,能够较好地解决数控系统“信息孤岛”的问题,对提高机床智能化、数据可视化和网络化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面向虚拟产品开发的机床动态设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介绍虚拟产品开发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面向虚拟产品开发的机床动态设计系统的意义,并给出了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物理实现。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NX平台下对外部数据库的访问技术,研究了利用NX/OPEN工具实现了应用程序、基础数据库以及NX软件之间通信的关键技术.通过实例实现了基于外部数据及动态链接库的组合机床通用部件设计,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的同时方便了对设计参数和信息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英国机床界开发新产品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观念。主要有超高速磨削、超硬磨削技木、航天材料在测量机上的应用等新技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设计思路;研究开发中推行协同工程,提倡团队精神的观念,从设计、,制造到服务同用户全面结合的观念。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CIMS实例。同时,扼要介绍了英国机床生产和贸易情况,以及对华贸易现状及潜力。本文对改进产品开发的方式、转换产品设计观念及选购设备的观念,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网格技术的基本特点和网格服务开发流程,在对焊接车间管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格技术实现网络中各种资源共享和协同的独特优势,构造了基于网格的焊接车间信息集成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初步完成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该系统能够完成焊接车间生产过程相关信息的集成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助于解决生产管理中出现的人为干预过多、信息传递慢等缺陷。  相似文献   

11.
王菲  刘世豪 《机床与液压》2022,50(20):82-89
为实现对数控机床优化设计知识更精确的查询与管理,以Eclipse为集成开发环境,利用Tomcat服务器、MySQL数据库、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技术,设计基于Java Web的数控机床优化设计知识库管理平台。平台分为专供用户使用的前台和专供管理员使用的后台,并使用B/S结构以体现网络数据信息化的优势。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在解决基本数控机床优化设计知识数据管理问题的同时提升数控机床优化设计知识管理的效率,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控机床优化设计知识数据信息查询环境,有效实现设计知识的检索和应用。通过两个实际应用案例,证明了所设计平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数控机床标准件资源的重用、缩短开发周期,构建数控机床标准件产品的数据库.对数控机床标准件产品数据库的需求分析、实现方法以及功能构架等进行研究,以此构建数控机床标准件产品的网络化三维模型库,从而实现数控机床标准件资源的快速重用,包括标准件模型的重用及其包含的非几何信息的重用.该标准件数据库可为数字化信息集成开发数控机床奠定基础,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对实现标准化、通用化国产高性能数控机床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械制造加工车间多元异构设备接口协议不一、多源异构数据格式语义不一造成的信息集成和设备互联互通互操作难以实现的问题,基于OPC统一架构(OPC Unified Architecture,OPC UA),提出一种集OPC UA信息模型和OPC UA数据通信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监测系统。给出建模流程,采用OPC UA规范、节点和引用等核心技术,设计抽象机器人共有信息模型,分解、归纳私有组件模型,模块化设计构建OPC UA服务器与客户端,综合服务器地址空间映射、OPC UA通信等技术处理异构数据,以此提供规范化数据和标准化数据通信。选择典型刹车盘柔性加工单元进行现场应用,将信息模型应用于上下料机器人监测系统。结果表明:机器人数据格式和数据操作得到统一,设计的OPC UA信息模型能满足上下料机器人监测系统实际应用需求,验证了信息模型完整性、实用性和所提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优化设计中,首先运用分级模块式设计方法进行机床主传动系统传动方案的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优化设计中的内点惩罚函数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后,用共轭梯度法进行机床主传动系统中零件参数的优化。采用以上优化过程和方法可使机床主传动系统方案达到最优,同时可提高设计精度、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Solid Edge的组合机床总体设计三维造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olid Edge变量化造型技术,根据组合机床的组成特点建立了变量化模板库和虚拟机床库,综合利用VB语言、数据库技术、三维造型技术,实现了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和三维造型,是组合机床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数控机床五轴联动加工,基于国内蓝天系列数控系统提出了控制系统结构的改进方法。数控系统分为任务层和运动层,五轴变换单元集成在运动层。在对五轴机床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几何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了机床的五轴运动库。以CA摆头机床为例,推导了其正向和反向运动变换。基于改进系统及五轴运动库,设计并分析了机床旋转刀具中心控制和三维半径补偿端铣。改进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可在数控加工中直接执行刀具位置和方向指令。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NX的组合机床快速设计系统,运用知识工程的基本原理,以组合机床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组合机床传统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将NX技术融入组合机床设计每个阶段,从而建立融合NX技术的组合机床设计流程方案;研究NX的系统建模技术与集成推理技术,建立符合组合机床设计特点的推理机制;通过交互方式和系统的导引、推理,快速完成满足客户需求的组合机床设计.将组合机床的设计知识和规范集成在系统中,提高组合机床设计效率,减少组合机床设计过程中的重复劳动,保证设计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关尚军  杨克 《机床与液压》2012,40(8):7-8,32
导盘专用数控机床主要用于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上的导盘的加工。介绍了该机床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传动原理、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实现数控机床高效化和自动化的核心问题在于解决数控机床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动。通过分析数控机床通信发展的历程,提出基于ZigBee的数控机床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并介绍了通信系统硬件、软件功能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数控机床与工作站之间可以正常收发数据,避免了繁琐的布线,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机床快速设计目标,研究基于特征约束集的用户自定义特征(UDF)定义方法,利用该唯一性的特征描述方法,构建机床常用特征并组建成UDF特征库,结合Pro/Engineer二次开发软件包Pro/Toolkit,实现了UDF信息准确的提取与重用;开发机床UDF特征库系统,为机床等产品的三维设计提供了快速设计手段,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