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实施吞咽管理后其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早期吞咽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冷热口腔刷洗、治疗性抚触、改良吞咽注水实验。比较两组患者在第1周、2周及1个治疗疗程后(3周)吞咽动作的产生、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分值的改善;比较1个疗程后(3周)吞咽疗效、口腔清洁度及误吸发生率。结果:康复组实行早期吞咽管理1个疗程(3周)后,产生正常吞咽动作有24例,而对照组仅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吞咽功能比较,SSA评分随着住院时间延长评分降低,吞咽能力转好,而对照组评分逐渐增加,吞咽问题更加严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吞咽功能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20%,两组吞咽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口腔清洁度比较,康复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误吸发生者3例,对照组误吸发生者9例,两组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实施吞咽管理策略,能及时筛查出吞咽异常者,减少吞咽障碍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冷热口腔刷洗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吞咽功能康复锻炼和咽部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接受冷热口腔刷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效果、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吞咽功能评分与口腔清洁度评分、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及口腔清洁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情况总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冷热口腔刷洗技术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摄食-吞咽培训在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3月我院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护士进行摄食-吞咽培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胃肠道、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摄食-吞咽培训,能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使卒中相关性肺炎等感染率下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将精密型摄食训练监管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奇数病室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偶数病室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精密型摄食训练监管护理,对2组干预后的饮食意外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呛咳、误吸、窒息等饮食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引入精密型摄食训练监管护理,可降低饮食意外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对象生活质量与吞咽障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口摄食管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经口摄食干预,包括对患者吞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进食性状安全指导、制订食谱、实施经口摄食管理、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生活照顾、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口摄食管理可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经口摄食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型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家属参与吞咽康复训练全过程,对照组由康复护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两组实施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实施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呛咳及误吸发生减少(P0.05),家属对患者吞咽障碍训练及并发症预防知识了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家属参与康复训练能减少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并发症,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喂食技巧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运动、理疗、针灸、吞咽训练等治疗及常规喂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喂食技巧,比较两组误吸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喂食技巧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种吞咽障碍压力测定与扩张治疗仪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2018年我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试验组采用自制吞咽障碍压力测定与扩张治疗仪对环咽肌进行扩张,对照组采用传统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环咽肌进行扩张。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变化、扩张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恢复经口进食11例(73.3%),对照组恢复经口进食12例(80.0%),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为(7.00±2.56)分,对照组为(7.13±2.20)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FSS评分在口腔期、咽期、误吸及总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进行环咽肌的扩张次数为(5.67±1.04)次,对照组为(10.33±2.32)次,试验组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粘膜出血、喉头水肿、咽喉部疼痛等并发症分别为1例、1例、(1.07±0.26)分,对照组分别为12例、11例、(2.20±0.6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环咽肌压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自制吞咽障碍压力测定与扩张治疗仪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肯定,扩张次数和局部部位不良反应少于传统导尿管球囊扩张术的患者,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刷牙冲洗口腔护理配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6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舌肌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涮牙冲洗口腔护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透视吞咽造影检查(VFSS)、Barthel指数(BI指数)、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SSA评分、VFSS评分、BI指数、SWAL-QOL量表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量表各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刷牙冲洗口腔护理配合舌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有重要意义,并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孙伟燕  吴丽仙   《护理与康复》2021,20(6):39-42
目的 观察个体化吞咽障碍分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90例按实施个体化吞咽障碍分级护理前后进行分组,实施前收治45例为对照组,实施后收治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吞咽障碍分级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吞咽功能情况、胃管留置情况、误吸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7d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胃管留置例数、住院时间、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吞咽障碍分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不必要的胃管留置及误吸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与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早期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入院第1天和第28天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和出院时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86%和5.71%,对照组为31.42%和17.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入院第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能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优于传统的早期康复训练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吞咽功能筛查的安全饮食指导预防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入住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同意接受吞咽功能筛查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不同意吞咽功能筛查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吞咽功能筛查,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肺炎发生率、饮食恢复时间、摄食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饮食恢复时间和摄食恢复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吞咽功能筛查的安全饮食指导,可降低误吸率,缩短饮食恢复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于容积黏度吞咽试验(V-VST)的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基于V-VST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的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V-VST的预见性护理可加快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回归正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食训练监测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一2017年12月在某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存在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18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容积-黏度吞咽测试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筛查,床头建立食物性状进食监测单,对患者早期进食训练进行监测与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吞咽筛查及饮食护理指导。结果 治疗后两组呛咳、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胃管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综合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自我概念得分明显提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食训练监测单可有效减少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胃管留置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整体满意度,激发护士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张晓敏  朱美红  曾明   《护理与康复》2017,16(3):262-264
目的观察吞咽-摄食管理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运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吞咽-摄食管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障碍等级及干预后疗效。结果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9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患者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吞咽-摄食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杨微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9):657-658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吞咽训练、进食恢复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两组在入院时和干预2个月后分别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疗效评定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摄食-吞咽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摄食-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摄食-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康复组2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和鼻饲插管,康复组除常规治疗与护理及鼻饲插管外,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价及吞咽功能、摄食功能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4周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康复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6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接受吞咽功能和摄食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障碍,可减少并发症,并减轻护士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早期介入吞咽功能训练.结果:经过2周训练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及护理对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加快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