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生殖生物学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基因芯片技术发展简史 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为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简单的讲就是将大量靶基因或寡核苷酸片段有序、高密度地排列在玻璃片或膜等载体上形成的高密度的DNA微点阵。 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的出现得益于早期杂交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的技术储备,1994年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和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首次研制出生物芯片。此后Affymetric公司开发了直接在硅片上合成的高密度的芯片以及相关的配套产品,在生物芯片领域处于  相似文献   

2.
生物芯片是高密度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上的生物信息分子(如寡核苷酸,基因片段,cDNA片段或多肽、蛋白质)的微阵列。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的一种。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基因芯片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具有高通量、多样化、自动化、反应微型化等突出特点。基因芯片技术已在基因功能表达、基因调控网络、疾病病理、临床诊断、药物开发及筛选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种类,论述基因芯片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或DNA微阵列,是通过微电子技术和微加工技术将大量特定序列的DNA片段或寡核苷酸片段按矩阵高密度固定于玻璃、硅片等载体上制作而成。1994年,用于检测地中海贫血症病人血样基因突变的第一个基因芯片诞生[1]。  相似文献   

4.
大约90%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背景,其病死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HCC癌变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尚待阐明。cDNA微阵列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HCC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1~4],现简要综述如下。1 cDNA微阵列技术生物芯片(b ioch ip或b ioarray)技术最早由Southern在1989年获得专利[5],根据固着的生物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等,其中基因芯片是最早研究也是目前最成熟的生物芯片。1992年,A ffym etrix公司Fodor领导的小组应用半导体照相平板技术合成了第一块基因芯片[6],它克服了传统方…  相似文献   

5.
DNA芯片技术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新基因克隆、疾病诊断等许多生命科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快速准确、多功能、微型化和自动化等无可比拟的优点。营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DNA芯片技术在营养学中也有着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就DNA芯片技术的原理、主要流程、优点及在营养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瑛  温来欣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48-1450
基因芯片技术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一旦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将在一些重症传染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等方面,发生巨大的革命性变革,基因技术在疾病的诊断、检测及治疗用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研究价值。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基因芯片技术主要包括4个基本环节:芯片微阵列制备、样品制备、生物分子反应和信号的检测及分析。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技术可用于寻找新基因,DNA测序,基因表达及基因组图的研究、基因诊断、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农作物优育和优选、环境检测和防治、食品卫生监督以及司法鉴定等等。基因芯片技术为21世纪生物医药铺平道路,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广泛的变革,促进人类早日进入生物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7.
DNA芯片技术与SN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新的遗传标记对基因定位及相关疾病研究的意义亦非常重大。本文主要介绍了DNA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及DNA芯片技术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邢毅 《山东卫生》2004,(11):54-54
一、基本概念 基因芯片也叫DNA芯片、DNA微阵列、寡核苷酸阵列,是指采用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手段,将数以万计的DNA探针固化于支持物表面上,产生二维DNA探针阵列,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来实现对生物样品快速、并行、高效地检测或医学诊断,由于常用硅芯片作为固相支持物,且在制备过程运用了计算机芯片的制备技术,所以称之为基因芯片技术。  相似文献   

9.
美英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DNA电脑,以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微电子电脑。据称这种DNA电脑运行的速度将大大超过现有的微电脑,与人脑的速度相接近,而体积更小、容量更大。构成这种电脑的核心部件就是DNA芯片。目前广泛使用的微电脑核心部件是微电子芯片。那么DNA芯片究竟是一种什么装置呢?DNA芯片又称基因芯片、生物芯片,实质上是一种高密度的寡聚核甘酸(DNA探针)阵列。原始的DNA芯片主要用于生物样品的制备和  相似文献   

10.
生物芯片是21世纪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3个领域,其中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微型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有关试验表明,该技术对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作用。它是继基因芯片后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近年来又与色谱、质谱、凝胶电泳等联用,为阐明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DNA芯片技术因其技术上的普适性,在军事医学研究各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此,总结分析了DNA芯片技术在军事医学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军事医学在应用DNA芯片技术中还面临着诸如应用成本较高、数据不全、比较基因组及缺乏参照等难题;并提出在未来军事医学研究中,DNA芯片技术的发展重点主要是构建参照比对数据库、遴选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研制生物战剂早期诊断工具、建立基因表达与生理反应之间作用关系的分析模型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利用cDNA文库法制备丙型肝炎(HCV-1)诊断基因芯片探针的可行性。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消化HCV1a及1b全长cDNA,所得的酶切片段72℃补平加A,AT克隆,PCR初步鉴定,并测序。结果 HCV两个亚型1a、1b的全长cDNA得到57个大小相对一致(200-1000bp)的片段,平均每个亚型约28个,PCR及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片段均属于HCV-1的特异基因,可做为HCV-1诊断基因芯片探针。结论 利用cDNA文库法收集片段是一种快速、简便制备芯片探针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个体化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DNA芯片技术、肺癌化疗相关基因、及肺癌个体化化疗方面的研究文献,总结并探讨DNA芯片技术在肺癌个体化化疗方面的应用前景。结论高通量DNA芯片技术为肺癌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手段,为肺癌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调整用药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在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芯片是指固定有许多有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的载体 ,通过杂交检测 ,对各种基因进行分析[1] 。由于它所具有的高通量性、快捷、便宜等优点 ,在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也包括分子流行病学领域。基因芯片主要用于菌株的地理流行病学分析、菌株的重要分子特征相关的流行病学分析———分子流行病学的病因学研究及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主要从芯片的原理、应用及所存在问题等几方面 ,初步探讨基因芯片在传染病流行病学应用中的广阔前景。一、基本原理Fodor等[2 ] 于 1991年首先提出了基因芯片的概念 ,进而随着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15.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梅  刘雪峰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32-133
基因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是指按照预定位置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很小面积内的千万个核酸分子所组成的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是将待测样品DNA/RNA通过PCR/RT-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渗入探针分子后,与位于芯片上的探针分子杂交,再通过扫描系统检测探针分子杂交信号强度,并且以计算机对探针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后,即可获得样品大量基因序列既表达信息.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核酸的碱基配对.  相似文献   

16.
基因芯片技术DNA Chip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其原理和在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发快速检测耐利福平与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inhA基因突变的DNA芯片.方法 根据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inhA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基因芯片,从临床样品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DNA,PCR扩增含有上述几个基因突变位点的特异DNA片段,并事先在PCR引物的5′端作生物素标记,然后与膜条芯片上的检测特异突变位点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体系显色,直接观察突变情况,以此来判断耐药结果 .结果 35个利福平和异烟肼单耐药或多药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中有82.9%用芯片法检出的结果 与药敏培养法一致;其中利福平耐药样品突变检出率为100.0%;有20.0%异烟肼耐药的样品芯片未检出突变,可能是突变发生在芯片检测位点范围之外.结论 用DNA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技术在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被科学界誉为对生命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技术工具。基因芯片技术能否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目前芯片技术的应用现状,从基因芯片技术本身的特点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要求等方面综合分析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评估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最基本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人类疾病有密切关系.DNA甲基化改变包括全基因组水平DNA低甲基化和CpG岛局部高甲基化.DNA甲基化分析方法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DNA甲基化芯片技术已成为高通量分析DNA甲基化的快速、有效的方法.DNA甲基化芯片主要包括CpG岛微阵列和甲基化寡核苷探针微阵列.本文围绕DNA甲基化相关概念、发生机制、与疾病的关系及主要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病死率仍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自1996年底,第一块基因芯片在美国加州Affymetrix公司诞生,随后基因芯片技术广泛地应用到药物、癌症、基因筛选、基因诊断、基因测序等方面的研究. 一、基因芯片技术在诊断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 妊娠期乳腺癌是妊娠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在3%左右,Belitskaya-Levy等[1]运用Affymetrix的HG_U133芯片和寡核苷酸芯片,比较经产妇、未产妇的基因组轮廓,观察在以后妊娠中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有208个不同的差异性基因表达,这些基因涉及转录、RNA拼接、细胞周期的控制、黏附和分化等方面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