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积雪草总苷抗乙酸致大鼠胃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积雪草总苷抗试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猴头菌组、雷贝拉唑钠组、积雪草总苷高、中、低剂量组(1.62,0.81,0.405 g·kg-1),每组10只。采用乙酸法致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观察积雪草总苷抗胃溃疡的作用。结果:积雪草总苷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大鼠乙酸致慢性胃溃疡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西药雷贝拉唑钠组无显著性差异。积雪草总苷还可显著增加IL-2(P0.01)及免疫球蛋白Ig A(P0.01),IgG(P0.05),IgM(P0.05)含量,不同程度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结论:积雪草总苷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胃溃疡作用,且成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马兰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小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小鼠利血平型胃溃疡模型、小鼠无水乙醇型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及大鼠乙酸型胃溃疡模型,观察马兰各部位的抗胃溃疡的作用.结果 在这四种胃溃疡模型的实验中,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动物及水部位高剂量组动物的溃疡指数与空白组相比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乙酸乙酯部位(B)及水部位(D)可能为马兰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主要药效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建立束水应激法致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和乙酸灼烧法致慢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将健康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康复新液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纯水,康复新液各剂量组分别按20、10、5mg·kg~(-1)·d~(-1)灌胃康复新液原药;束水应激法试验中阳性对照组灌胃硫糖铝0.5 g·kg~(-1)·d~(-1),乙酸烧灼法试验中阳性对照组灌胃奥美拉唑2.09 mg·kg~(-1)·d~(-1);分别给药7 d和14 d。给药结束后,对束水应激法建模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和胃黏膜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对乙酸烧灼法建模大鼠检测胃组织形态学,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胃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_2(PGE_2)的表达。结果:两种胃溃疡模型大鼠的胃黏膜均可见大面积溃疡点,病理检测显示胃黏膜缺损的溃疡样变化,提示模型成功。在急性胃溃疡试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5-HT、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GAS、MTL含量具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在慢性胃溃疡试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NO、T-SOD含量呈升高趋势,胃组织中VEGF、PGE_2含量均升高。结论:康复新液对急性和慢性胃溃疡大鼠均可改善胃黏膜损伤,作用机制与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黏膜血流量和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泽兰提取物对无水乙醇诱导小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泽兰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泽兰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0,0.5,0.2 g/kg灌胃泽兰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按0.2 g/kg灌胃西咪替丁,共5 d.第5天,除正常组外,采用无水乙醇灌胃致小鼠胃黏膜损伤型急性胃溃疡,比较各组胃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测定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泽兰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无水乙醇引起小鼠胃溃疡的溃疡指数(P< 0.05),溃疡抑制率分别为72.0%和57.4%,并均能明显升高胃组织SOD的活性(P< 0.05),降低MDA含量(P< 0.05).结论 泽兰提取物通过抗氧化活性对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束缚水浸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完全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雷尼替丁30mg/kg、60mg/kg、90mg/kg剂量组;比较各组胃溃疡指数的变化,计算溃疡抑制率;采用One-way ANOVA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雷尼替丁30mg/kg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溃疡抑制率为34.36%;60mg/kg及90mg/kg组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均有十分显著的预防作用(P<0.01),溃疡抑制分别为84.60%、97.49%;雷尼替丁各剂量组间溃疡指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雷尼替丁在30~90mg/kg剂量范围内有显蓍的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冷水浸拘束法致小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和幽门结扎法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观察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结果:白檵木花正丁醇部位组小鼠胃溃疡溃疡指数和大鼠胃溃疡溃疡指数均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说明正丁醇部位组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此外白檵木花其他提取部位对实验性胃溃疡也有一定的疗效。结论:白檵木花各提取部位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抗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冷水应激和幽门结扎法制造大鼠胃溃疡模型。实验动物分为12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吴茱萸水煎液组,吴茱萸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吴茱萸内酯高、中、低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天,第14天造模后处死大鼠并观察胃溃疡指数。结果:冷水应激实验中,水煎液组,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内酯高、中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结扎实验中,水煎液组,多糖高剂量组,内酯高、中、低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结论: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对胃溃疡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逆散的古今用法对无水乙醇法致小鼠胃溃疡的影响差异。方法:采用无水乙醇法复制小鼠胃溃疡模型,以溃疡指数为检测指标,比较四逆散的古今用法的抗溃疡作用。结果:生理盐水模型组、四逆散水煎剂组、四逆散散剂组、米汤加四逆散散剂组和米汤组均能降低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米汤加四逆散散剂组作用最显著,四逆散水煎剂组和四逆散散剂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四逆散对无水乙醇法致小鼠胃溃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伤寒论》中"四逆散"原方的煎服方法比现代用法的抑制小鼠胃溃疡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固体分散体(SDS,姜黄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质量比1:8)对大鼠胃溃疡的作用.方法:大鼠设为模型组、姜黄素SDS低、中、高剂量(含姜黄素10,30,90 mg·kg~(-1))组,阳性对照雷尼替丁(27 mg·kg~(-1))组.每组10只.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连续口服给药14 d后,取血测定血清NO、血浆ET,测定胃溃疡指数;制备幽门结扎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给药3 d后禁食36 h麻醉条件下施幽门结扎术,16 h后解剖收集胃液,测定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溃疡指数;小鼠口服给药3 d后禁食24 h,第5天皮下注射利血平10 mg·kg~(-1)制备胃溃疡模型,6 h后处死测定胃溃疡指数.结果:乙酸致胃溃疡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溃疡指数5.87±0.48,血清NO(23.63±5.73)mmol·L~(-1)相比,口服姜黄素SDs中、高剂量组大鼠溃疡指数显著降低,分别为4.59±0.96,3.33±0.93(P<0.01),大鼠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29.75±5.90)mmol·L~(-1)(P<0.05),(39.63±12.73)mmol·L(-1)(P<0.01);与模型组血浆ET(163.65±63.84)ng·L~(-1)相比,姜黄素SDS高剂量明显降低大鼠的血浆ET水平(104.22±63.84)ng·L~(-1)(P<0.05).幽门结扎胃溃疡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溃疡指数相比,姜黄素SDS高剂量能够显著降低大鼠溃疡指数(P<0.01);与模型组胃液量、胃酸分泌以及胃蛋白酶活性相比,姜黄素SDS中、高剂量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胃液量,分别为(12.68±1.46)mL(P<0.05),(9.99±0.79)mL(P<0.01),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胃酸分泌(77.62±8.34)mmol·L~(-1)(P<0.05),(65.77±8.19)mmol·L~(-1)(|P<0.01),能够明显抑制大鼠胃蛋白酶活性(358.13±37.44)U·mL~(-1)(P<0.05),(292.13±41.93)U·mL~(-1)(P<0.01).利血平诱导胃溃疡模型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溃疡指数相比,姜黄素SDS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利血平诱导胃溃疡的溃疡指数,分别为3.88±0.40,3.03±0.64(P<0.01).结论:通过多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证明:姜黄素SDS具有明显的抗胃溃疡作用,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降低胃液的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进溃疡面愈合,达到抗胃溃疡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仁青常觉的抗炎、抗胃溃疡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考察仁青常觉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急性应激性溃疡、大鼠乙酸胃溃疡模型观察仁青常觉抗溃疡作用。结果:仁青常觉灌胃给药333mg/kg可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83、167、333mg/kg可降低角叉菜胶致小鼠急性足肿胀度;83、167、333mg/kg可减少小鼠急性应激性溃疡指数;67、134、267mg/kg可减少大鼠乙酸胃溃疡面积。结论:仁青常觉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