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科病房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硫辛酸方案,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方案,1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正中神经SNCV、MNCV及腓总神经SNCV、MNCV及MDNS、VAS得分。结果正中神经SNCV、MNCV及腓总神经SNCV、MNCV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NS、VAS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 10例)和对照组(1 17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行肌电图检测症状明显一侧肢体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观察自觉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SNCV、MNCV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SNCV及腓总神经MNCV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DP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DPN患者80例,盲法平分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阳活血通痹方。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FPG、HbA_(1c)、TC、TG较治疗前降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阳活血通痹汤可调节DPN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DPN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鼠NGF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鼠NGF治疗。检测两组左侧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应用运动传导速度(M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TCSS)评分、神经病变主观症状问卷(TSS)进行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SNCV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TCSS评分及T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0%与80.0%,P 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鼠NGF治疗DPN,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及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8周;观察临床疗效,肌电图仪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记录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9、23、8例及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MNCV、SNCV均增快(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快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VIP、CNKI、万方、CBMdisc,收集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干预措施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个RCT,包括2 381例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DPN症状及体征的总有效率优于B族维生素等西药,三组比较结果显示RR(95% CI)分别为[1.42(1.17,1.72),P=0.000 4]、[1.33(1.19,1.48),P<0.000 01]及[3.96(3.01,5.20),P<0.000 01],对DPN腓总感觉、腓总运动、正中感觉、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亦优于西药组.缺乏对黄芪桂枝五物汤不良反应及长期副作用的报告.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DPN的疗效优于B族维生素等西药,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不能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使其对DPN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2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分别为(44.16±1.25)、(47.86±5.67)、(41.33±4.08)、(43.18±9.61)m/s,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硫辛酸治疗,且可改善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疗程4周。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四肢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 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使用强效抗氧化剂α-硫辛酸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在2017年1—7月期间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由此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NCV、SNCV速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西洛他唑与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DPN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神经病变症状、临床疗效,检测血清MDA、SOD水平,同时测量病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结果治疗后,两组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灼热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23%与77.19%,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O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和MNCV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西洛他唑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治疗DPN,可有效改善病人血清MDA、SOD水平和神经电生理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评价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疗效。方法筛选194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并发DPN患者,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97例,分给予甲钴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下肢神经系统检查,获得腓总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传导速度(SNCV),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筛查表(MISI)评价DPN病情,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6.08%高于对照组19.59%,无效率39.18%低于对照组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高于治疗前、MISI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SNCV高于对照组、MIS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均较好,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个月后,治疗组随访84例,显效者复发与加重11例(13.10%),对照组则为12.35%(1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较于单纯采用甲钴胺疗效更显著,有助于减轻DPN症状,且不会影响血糖控制,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能力、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治疗无法有效抑制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治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均为42例;两组糖尿病均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片,联合组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甲钴胺片治疗4周后。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联合组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DPN采取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疗法,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入选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统计两组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疾病相关评分及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乏力倦怠、酸胀沉重、疼痛、麻木、手足心热、口渴多饮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二醛(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DPN患者82例纳为样本,随机均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与干预组(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每组41例,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干预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参照组为7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都明显降低,干预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味补阳还五汤应用在气虚血瘀型DPN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熏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临床疗效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硫辛酸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温阳活血方熏洗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病变程度(MDNS)、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检测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MDN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MDN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升高,观察组MNCV和SN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低于观察组的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基础治疗联合中药益气温阳活血方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明显提高病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病变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收治的64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9,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DPN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共计80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MNCV与SNCV均得到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7例、19例和14例,总有效率为65.0%,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在该院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患者中选取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和单独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控制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尺神经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MNCV、尺神经S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SNCV、神经体征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控制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尺神经MNCV、腓神经MNCV、尺神经SNCV、腓神经SNCV、神经体征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体征、血糖指标,并提升治疗有效率,可见该方法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AIS)所致偏瘫病人血清神经丝轻链(NFL)、磷酸化神经丝重链(pNFH)水平与肌肉萎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IS所致偏瘫病人(偏瘫组),45例未发生偏瘫的AIS病人(无偏瘫组)和门诊30名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检测血清NFL、pNFH水平、骨骼肌质量(ASM)、相对骨骼肌指数(RASM)、握力、步速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分析NFL、pNFH与ASM、RASM、握力、步速以及MNCV、SNCV的相关性。结果:偏瘫组血清NFL、pNFH水平均高于无偏瘫组和对照组(P<0.05),ASM、RASM、握力、步速、正中神经MNCV、尺神经MNCV、胫神经MNCV、腓总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V、尺神经SNCV、胫神经SNCV、腓总神经SNCV小于无偏瘫组和对照组(P<0.05)。偏瘫组血清NFL、pNFH水平与ASM、RASM、握力、步速、正中神经MNCV、尺神经MNCV、胫神经MNCV、腓总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V、尺神经SNCV、胫神经SNCV、腓总...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联合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N、正中神经MNCV水平,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西医联合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