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了探索烘干温度对褐煤可磨性指数(HGI)的影响,选取不同地区的褐煤,将其在不同温度下烘干,测定相应的可磨性指数(HGI),并通过失重率、热解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HGI值的变化原因.结果 表明:褐煤在热解中的水分蒸发阶段具有较大失重速率,HGI值在不同烘干温度下变化较大;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水分的析出,褐煤孔隙...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12):283-285
编制了Matlab程序对使用R134a工质的高温热泵烘干系统在不同蒸发温度时的循环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在不同蒸发温度情况下中间压力对该循环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该系统的适宜中间补气范围。研究结果可为高温热泵烘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试验室条件下,参照国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碱石灰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实际,从生料浆黏度变化规律、生料浆烘干过程及生料浆烧结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真钙比的变化对同一水分下生料浆黏度的影响不明显,当生料将水分<38%时,生料浆水分和生料浆温度升高对生料浆黏度值影响较大;气态悬浮干燥器中料浆烘干温度应不低于60...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含锌球团的较佳还原工艺,本文首先对内配碳含锌球团进行了脱水抗压试验,得出较佳的球团烘干条件:烘干温度200oC,时间120 min。并在1200℃下进行了球团还原试验得出球团较佳的直径及质量参数:球团直径12 mm,球团质量20 g。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煤样在不同烘干时间下对空干时间的影响,得出分析煤样烘干时间与空干时间的关系,从而优选出煤样的最佳烘干时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煤自燃特性参数,对大南湖煤矿3#煤层不同粒径的煤样进行了程序升温实验,测定了不同粒径的煤样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CO、CO2、CH4等气体的浓度。根据气体浓度变化规律,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气体产生率、耗氧速度等自燃特性参数。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大南湖煤矿的煤自燃临界温度和裂解温度,以及不同粒径对煤自燃的影响,为大南湖煤矿煤自燃的预防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谢丹丹 《矿冶》2011,20(2):76-78
研究了采用旋转真空烘干方法干燥锡酸钠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旋转真空烘干方法干燥锡酸钠是可行的,且锡酸钠的锡百分含量与物料重量,干燥的温度、时间、转速有关。此外,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真空烘干对稳定锡酸钠的浊度有利。  相似文献   

8.
选煤厂煤泥浆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G-DTG-DTA(热重-微分热重-差热)热分析联用技术研究了新集选煤二厂煤泥浆的燃烧特性,考察了不同浓度煤泥浆的着火温度、燃烧速率最大时温度、燃尽温度和最大燃烧速率等;计算了煤泥浆燃烧动力学参数以及燃烧特性的各种参数,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温度曲线确定煤泥浆着火温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煤泥浆在燃烧特性上有差别,浓度为67%左右的煤泥浆的燃烧特性较好;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煤泥浆的燃烧特性得到的信息量大,可为煤泥浆的优化燃烧及锅炉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运行参数下镐形截齿的温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在ABAQUS软件中建立截齿截割岩石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热力耦合仿真分析,得到不同运行参数下截齿的温度分布云图以及截割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截割速度的增大,齿尖升温速度及平衡温度增大,但温度分布无明显变化;截割深度的变化对平衡温度及温度分布二者皆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截割深度增大,高温区域由齿尖逐渐向齿体扩展;锥角的变化对温升速度和平衡温度无明显影响,但对温度场有明显影响,温度分布面积随着锥角的增大而增大。为进一步研究截齿磨损及失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骨料烘干多数采用重油、柴油、渣油作为燃料,然而近年来石油资源的短缺造成骨料烘干所用燃料费用加大,采用煤粉作为燃料烘干骨料可大幅降低燃料成本。结合骨料烘干特点,综合运用湍流燃烧模型和化学动力学模型描述煤粉燃烧器内部流场,以燃尽率和温度场分布作为评价指标,分析煤粉燃烧器内部结构参数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规律,并设计出合理的煤粉燃烧器内部结构参数:前端锥角55°,后端锥角15°。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大采高工作面重复开采沟通至地表水体,发生水害事故,采用关键层理论及相似材料模拟对工作面覆岩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关键层理论,确定了红石湾煤矿五煤及八煤覆岩中的关键层,并计算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根据煤层覆岩物理力学参数及地质条件,建立了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分别模拟了五煤开采、五煤和八煤开采条件下覆岩破坏高度。结合研究区构造发育条件及隔水层的隔水性能,核算了水体下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明确了五煤和八煤开采不受地表水体的威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采高工作面重复开采条件下的覆岩破坏高度,经验公式并不适用,可以采用关键层理论及相似材料模拟来确定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通过实例验证,对地表水体下工作面开采的安全性评价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煤炭洗选产生大量煤泥,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煤泥干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煤泥品质,实现煤泥资源化利用。根据煤泥干燥技术的新进展,进一步阐述了新型低温蒸汽干燥技术及非热传递干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重点综述了空心桨叶式、蒸汽回转式及真空射流等煤泥低温蒸汽干燥技术的设备特性及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微波干燥、添加剂法等非热传递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处理能力、能耗、投资、污染物等角度评价了各种煤泥干燥技术的优缺点。总体上各种煤泥干燥技术研究阶段不同,热传递干燥技术已工业化应用,高温烟气干燥处理量大、污染大,低温蒸汽干燥处理量小、污染少;非热传递干燥技术仍处于小规模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提高处理能力、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是煤泥干燥技术工业化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新 《中州煤炭》2020,(12):121-123,140
临涣选煤厂针对洗选过程中存在的精煤泥旋流器组溢流跑粗、精煤泥弧形筛筛下水跑粗、精煤泥弧形筛脱水效果较差等问题,重点开展精煤泥分级旋流器组入料分配不均匀、筛分错配物影响、弧形筛脱水效果的现场攻关和研究。现场大量试验表明:通过停止精煤泥旋流器组,增加精煤泥弧形筛数量、减小筛缝尺寸,改变精煤泥弧形筛击打,改用高频脱水筛等方式,从源头上解决了精煤泥分级旋流器组跑粗,明显改善了精煤泥弧形筛筛下水跑粗的问题,提高了精煤泥弧形筛分选效果。在降低介泥灰分、减少浮选过程中粗颗粒的含量、缓解浮选回收压力、降低降低浮选油耗、提高浮选精煤灰分、保证精煤产率、节约生产成本方面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勇齐  杜菊红  张瑞瑞 《中州煤炭》2020,(8):64-67,71
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抽采,分析了采动条件下瓦斯抽采钻孔有效范围及瓦斯运移规律,理论研究了含瓦斯煤体的有效应力控制方程及煤层瓦斯扩散控制方程,基于此,建立了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型,分析了距离钻孔不同位置处煤层瓦斯压力分布、不同开采条件下单孔瓦斯抽采瓦斯压力分布以及不同钻孔布置瓦斯压力分布。研究为矿井抽采钻孔参数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清静 《中州煤炭》2020,(9):92-95,100
煤层的物性参数反演是煤田地震勘探的重要技术手段,用于指导煤炭资源的生产与开发。该方法使用地震数据预测煤层物性特征,并刻画煤层的空间变化。但是常规煤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因缺乏高低频信息,降低了煤层反演精度。为了提高煤层物性参数反演精度,将测井数据用于地震数据反演方法,提出了基于测井约束的煤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以准噶尔盆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对反演方法进行应用分析。实际地震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测井约束的煤田物性反演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16.
煤矿井下瞬变电磁法成为煤矿井下超前探测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矿井水害预测预报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随着矿井上组煤层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矿开采资源逐渐延伸向下组煤层。同一井田范围内同煤层及其顶底板的岩性特征一般相差不大,瞬变电磁法在同煤层施工过程中接收到的物理背景场较为接近;而不同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特征通常会有较大的差别,瞬变电磁法在不同煤层施工过程中会接收到差别较大的物理背景场。当矿井存在多煤层开采时,通过大量数据研究瞬变电磁法在不同煤层巷道探测中的响应特征规律,分析并掌握不同煤层条件对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的影响,能够提高瞬变电磁法在多煤层探测成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郑硕 《中州煤炭》2018,(7):132-135
随着煤矿资源的不断采掘,深部开采已成为必然,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深部奥灰含水层对开采的威胁。很多研究已表明奥陶系灰岩顶部存在一层具有相对隔水性能的岩层,对于影响其阻水能力的因素也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影响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往往都是定性分析,用数据的定量分析比较少。通过对层次分析法(AHP法)的研究,发现它可以将复杂的多因素影响问题转化为明确的数值定量分析问题。因此通过研究以前的相关资料和矿区资料构建了奥灰顶部阻水能力模型,将其与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把影响阻水能力的因素的权值计算出来,该权值可为定量研究奥灰顶部阻水能力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胡长勤  刘坤鹏 《中州煤炭》2020,(7):65-69,73
采用多分支水平井注浆技术能较好地解决煤层底板高承压奥灰水突水问题,不同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有所差异,需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优化。以界沟煤矿东一10号煤层下太灰含水层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多分支水平井注浆防水的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对比了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等性能,优选出注浆液;计算确定出水平井分支长度、分支间距、注入压力、注浆量等注浆关键参数,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水泥浆为注浆材料,水平分支长度在800 m左右,分支间距50 m,注入终压10 MPa,预测注浆量62 635 t;通过注浆成功封堵含水层,使三灰含水层及以上成为有效隔水层,为东一10号煤层开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翟锋锋 《中州煤炭》2020,(12):99-105
煤储层物性及特征是煤层气地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加强其研究对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效至关重要。基于天荣矿地质、煤层气勘探及相关测试等资料,采用地质与煤层气地质理论对该矿二2煤储层物性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荣矿二2煤层物理性质良好,生烃物质丰富;煤层含煤性、稳定性、可采性好,煤层气含量和纯度高,可为煤层气开发提供良好对象和气源条件;煤变质程度高,煤中裂隙相对发育,但其渗透性整体较差,渗透率分异显著且普遍低下;煤储层能量较强且分异显著,煤储层压力状态为欠压—超压型,并以正常—超压煤储层压力状态为主,有利于煤层气高产富集。  相似文献   

20.
刘义刚  钟立国  刘建斌  邹剑  张华 《中州煤炭》2020,(8):86-91,108
蒸汽吞吐是稠油油藏开发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对于海上油田的特殊条件,在进行蒸汽吞吐3~4轮后,即意味着进入蒸汽吞吐中后期。此时,如何调整注采参数,是海上稠油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针对LD27-2油田稠油油藏的开发特点,在地质建模和高度历史拟合的情况下,对LD27-2油田稠油油藏开发状况进行多轮次预测;基于生产历史拟合的油藏数值模型,开展了不同蒸汽干度、注汽强度、注汽强度递增等条件下A22H井和A23H井蒸汽吞吐至开采至10年的油藏数值模拟,明确不同注采参数的影响规律,优化了LD27-2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注采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