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卫生部起草的《中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纲要》指出:到2000年,我国卫生发展的总目标是: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需要和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服务体系、卫生  相似文献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以下简称“三个适应”),是我国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重大卫生变革。要在全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构建“三个适应”的卫生管理服务、运行、监督机制,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转变职能。1、从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变。卫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责任,在开放的社会里,卫生产业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卫生事业的管理思雏应从封闭思维模式转到开放思维模式,不论从“办卫生”还是“管卫生”(在现行体制…  相似文献   

3.
1.1 卫生政策背景 1997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卫生工作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尽管我们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卫生投入取得了人民健康综合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的良好效果,但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卫生服务不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仍然是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这是山东省卫生厅党组书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卫生事业“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的卫生发展总目标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九五”期间,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必须根据这一目标的要求,认真、扎实地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适应农民卫生需求”上狠下功夫,做好文章。 一、认真总结,正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卫生需求变化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 “八五”期间,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但对比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体制改革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在整个卫生事业中的位置逐渐滞后。据江西省一项调查反映:近10年来,农民生病在村级诊所就医的比例维持在45—55%之间,到乡镇卫生院就  相似文献   

6.
当前,从思想上认识卫生工作的社会属性,从工作上增强社会参与程度,对完成工作任务,促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卫生工作社会属性的突出表现1.1 工作方针上建国初期“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新近制定的“以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新的卫生工作方针,都充分体现了卫生工作适应社会形势,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民健康,从属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属性。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根据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的“卫生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社会丰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等要求,经湘潭市卫生局批准,市工商局审核同意,湘潭市健康教育馆正式成立。该馆围绕卫生中心工作,向人民群众开展健康咨询、卫生美术、卫生摄影、电化教育、人才培训、制作卫生宣传品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提高毛主席故乡人民的健康水平服务。该馆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8.
鸿翔 《山东卫生》2005,(10):9-10
8月24日,省卫生厅厅长王天瑞在卫生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评价标准,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步伐,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省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行业自律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更好地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山东”服务。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宏观卫生政策的取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新时期卫生工作的角度,对未来宏观卫生政策的政策取向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新时期应首先确立“人民健康福利优先”的思路.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应投资于人民健康,宏观经济政策应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立与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与提高公共卫生的社会职能;指导思想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开放医疗市场,吸收国内外资金、技术和卫生管理经验,发展卫生事业、对宏观卫生政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领域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体系、医疗保障、工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包括3个组成部分的卫生体系,特别是把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卫生工作迅猛发展 ,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明显。但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 ,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为适应人民群众对卫生需求的变化 ,针对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现状 ,加速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1 深化“三个认识”,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1.1 加强卫生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卫生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加强卫生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1.1.1 加强卫生工作反映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卫生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  相似文献   

12.
卫生防病工作是军队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卫生防病工作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军队疗养院的服务对象以军人为主体,要适应“面向战场保打赢,服务市场求发展”就要加强卫生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为我国卫生工作确定了“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基本方针,给新时期的卫生事业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个新方针是对原来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重大发展,它既反映了以往卫生工作的成功经验,又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适应卫生事业发展新  相似文献   

14.
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背景与必要性1.1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突出表现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卫生资源不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对滞后。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优化卫生资源,带动和促进医疗卫生、医疗保险、药品生产流通及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是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切入点,是协调推进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也是加强社区建设,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2人口增长与老龄化…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是江苏省经济最繁荣、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地区,是江苏的“金三角”。改革开放以来,“金三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江苏省对外开放的长廊。随着“金三角”城乡经济和交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逐步提高。作为医疗卫生行业,其改革与发展应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如何在为“金三角”地区经济建设眼务、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服务、保护劳动力,使卫生服务体系符合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达到小康的卫生服务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文就“金三角”地区医疗机构布局现状提出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卫生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卫生事业作为整个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彻底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靠和等待指令性投入的观念,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观念。1 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 “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是卫生改革的主旨内涵,也是检验卫生改革成效的基本标准,更是卫生改革持续深化的动力。只有实现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才能实现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刚刚闭幕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的卫生工作是以贯彻落实《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为中心,以积极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继续深化城镇卫生体制改革,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推动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为重点。张文康部长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和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保证卫生事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随着人群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工作在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卫生部门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将卫生服务定位于社区,这也是基层卫生机构摆脱困境、重获活力、求生存、求发展的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涉及农村卫生机构、卫生队伍和技术设施的建设 ,以及卫生管理体制、卫生经济政策等方面内容。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执法监督构成卫生体系的总体框架。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到 2 0 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的卫生工作奋斗目标。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奋斗目标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城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国家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正>以守护人民健康为己任,以实施“健康新疆”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新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强化系统法治建设、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