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重症肺炎采用不同输注持续时间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给予针对病因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静脉滴注,每次输注0.5h,1次/6h;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g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持续泵注,每次输注2h,1次/6h.治疗3d后评价疗效,并统计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5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31例,有效率为75.61%(31/41),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38例,有效率为92.68%(38/4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7.32%(3/4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9.76%(4/41),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通过延长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给药输注时间,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而且无明显增加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现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收治的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试验组患者予以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5、7d成功率、治疗后复发率、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5、7d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鲍氏不动杆菌对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MIC90结果为2μg/ml,未发生变化,细菌培养均未发现泛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与传统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的临床疗效相当,而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国产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观察美罗培南(治疗组)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照组)治疗100例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51例治疗有效率64.70%,细菌清除率73.19%,不良反应发生率7.84%;对照组49例治疗有效率63.26%,细菌清除率73.00%,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国产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舒巴坦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细菌清除率,并检测实验组中7例的血药浓度与8例肺泡灌洗液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浓度。结果:实验组7例肺部感染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峰值浓度为(29.13±0.62)mg/L,半衰期在1h左右;实验组8例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5h肺泡灌洗液中药物平均浓度为(1.45±0.13)mg/L,蛋白含量为(0.21±0.07)g/L,单位蛋白量中药物浓度为(6.71±1.17)mg/g;实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显著(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血药浓度与细菌清除率均具有较高水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霍燕 《中国实用医药》2014,(19):158-159
目的:对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疗效及经济学差异。方法将94例SC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抗菌药物对照组选用莫西沙星,观察组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9%优于对照组的76.59%,治疗成本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SCAP较莫西沙星疗效佳、预后好,具有更好的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以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56%);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体温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指标PCT、IL-6及CRP和肺功能FEV1、FVC以及PEF之间的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指标明显更低,肺功能指标明显更高,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产生头晕、胃肠道不适、皮疹以及身体疲劳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对降低患者炎性因子,促进肺功能恢复,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1月重症肺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则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比较两组重症肺炎治疗效果;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痰液颜色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和肺功能对应指标;不良反应率。结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重症肺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痰液颜色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和肺功能对应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炎症和肺功能对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可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降低炎症水平和提升肺功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XDR-Ab感染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其中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美罗培南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且单独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或美罗培南的患者127例,分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治疗组)56例和美罗培南组(对照组)71例,通过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2.00%和5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细菌清除率分别为43.33%和65.9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1%和15.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疗效次于美罗培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2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气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患者(年龄>60岁)疗效、血气指标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我院74例年龄>60岁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单一组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二联组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6,(8):563-566
目的: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延长输注时间(2 h)和常规输注(30 min)两种给药方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单盲研究。将2014年8月1日—2015年8月31日入住赣州市人民医院ICU经临床评估需要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的10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剔除不合格病例,最终纳入观察组38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药方案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 g溶入100 m L生理盐水中,输液泵匀速静脉滴注,维持2 h,6 h给药1次。对照组给药方案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 g溶入100 m L生理盐水中,输液泵匀速静脉滴注,维持30 min,6 h给药1次。两组至少用药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病情严重度评分的改善程度和药物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8 d生存率明显升高。生存率:81.6%(31/38)比60.0%(24/40),χ2=4.364,P=0.037];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明显改善[CPIS差值(分):-3.47±2.48比-1.50±2.48,t=-3.513,P=0.001]。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天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为一过性肝酶升高和腹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酶升高:28.9%(11/38)比30.0%(12/40),χ~2=0.010,P=0.919;腹泻:7.9%(3/38)比10.0%(4/40),χ~2=0.000,P=1.000]。结论:与30 min常规输注给药方法相比,2 h延长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输液时间给药,可以提高ARDS患者的28 d生存率,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入住到重症医学科需要呼吸机支撑呼吸的重度病危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性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9例,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3~5 d后两组均以细菌学检测和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抗生素调整。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早期治疗危重症感染者有效果,可较早稳定病情,缩短治疗过程、重症病房的入住时间及采用呼吸机维持呼吸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34例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PaO2、PaO2/FiO2的影响.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8例老年SP患者按随机等量原则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及PaO2、PaO2/FiO2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RP、PCT、IL-6水平及PaO2、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SP患者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PaO2、PaO2/FiO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和优化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血流感染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产ESBLs-EC血流感染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耐药监测报告,确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治疗方案,根据各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5种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价疗效和优化出最佳初始给药方案。结果: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 q12h、1 g q8h和1 g q6h,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 q8h和4.5 g q6h共5种给药方案的CFR ≥ 90%,而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所有给药方案CFR均小于90%。结论: 该院产ESBLs-EC血流感染时,经验选择可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 q12h,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 q8h,不推荐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经验性治疗,临床经验性治疗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个体化治疗则应根据MIC值调整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酚妥拉明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每次0.5 g,每6 h给药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酚妥拉明0.2 mg/kg,每天给药2次。两组均治疗5 d。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有效率74.07%比较,观察组有效率88.89%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每天吸痰次数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及用力呼气50%流速(MWV50)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23):3271-327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腹腔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浆内毒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重症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中,ivgtt(时间≥40 min),q12 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间隔8 h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 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中,ivgtt,bid。两组患者均治疗5~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6/IL-10]水平及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腹腔重症感染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内毒素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金丽华 《中国药业》2012,21(15):33-35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不同菌群的清除率.方法 选取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照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病原菌清除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平均用药时间(4.5±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5±1.1)d(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3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和4.41%,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感染细菌的总体清除率为82.54%.结论 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早期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能够迅速清除致病菌,促使病变转归,且不良反应少或轻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作为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推荐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48例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对照组(莫西沙星)各2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优于莫西沙星,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