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用硅酸盐水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2006,(7):61-69
本标准第6.1、6.3、8.3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参照欧洲水泥试行标准ENV 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修订。 本标准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2.
国内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即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实施是适应与国际标准接轨,以进入国际建筑市场所需要的。标准把强度检验的水灰比定为0.50,取消了GB175—92中的325号水泥品种,使水泥品种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大同  张秋英 《水泥》2001,(9):34-36
GB201-2000〈铝酸盐水泥〉是在修订 GB201-81〈高铝水泥〉和 JC236-81〈高铝水泥-65〉基础上,综合近年来常用铝酸盐水泥特点合并而成的 ,已于 2000年 6月 1日起实施,原 GB201-81和 JC236-81从 2000年 12月 1日起废止。该标准与原标准相比在内容上有很大改变,如水泥强度检验方法率先采用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法 )〉,凝结时间测定改用砂浆,并在 GB/T 1346-2001之前使用 ISO 9597:1989方法的仪器设备等。为了使大家了解和掌握标准,现将有关的修订内容介绍如下。 1 修订的主要内容与理由 1. 1将 …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4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了以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为核心的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即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宣告了这些老标准的废止。这是我国水泥标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六大通用水泥标准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产品流通环节需要更加简单便捷的产品性能评价方法。因此,各国试验方法标准的相互借鉴和统一是今后标准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及欧洲EN、美国ASTM现行的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标准进行对比,探讨了水泥化学分析的主要元素在不同国家标准中的差异,并对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探讨,为我国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制定了GB/T 1596—1979《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1991年和2005年对该标准分别进行了两次修订,GB/T 1596—2005为现行版本,该标准为规范我国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行GB 200—2003《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准自2004年4月1日实施以来已经14年。该标准在指导中、低热水泥的生产、规范产品的质量控制、保障产品的性能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新修订后的GB/T 200—2017已经发布,并将于2018年11月1正式实施。本文针对此次标准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帮助中、低热水泥相关生产企业和用户掌握GB/T 200修订的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2001年4月1日起,我国原有GB177—85水泥标准已停止使用,并全面实施GB/T17671—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及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由于水灰比、灰砂比、标准砂等一系列试验条件的不同,GB法比ISO法强度测定值偏高,而且不同窑型所生产的熟料,其强度偏差不同;不同立窑企业由于工序管理控制不同,配料方案选择上的区别,所生产的熟料产品其强度偏差也  相似文献   

9.
江丽珍  张秋英  刘晨 《水泥》2010,(6):45-46
<正>0引言近几年,随着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和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修订和实施,JC/T602—1995《水泥早期凝固检验方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保护部有2013年12月27日向媒体通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30485—2013)及其配套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海底管道在海底环境下的失稳,常采用混凝土配重层来提高海底管道重量,为海底管道提供负浮力,保证管道在海底的稳定性,同时对海管起到机械保护作用。混凝土配重层的强度、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水泥的性能、水灰比、混凝土配比等,水泥的选择对混凝土配重层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海底管道混凝土配重层常用水泥的国内外标准进行对比,为海底管道配重涂敷业务对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要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不仅要求水泥的强度要高,同时也要求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要低,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要好。通过选择低需水量的原材料,对粉磨装备工艺进行改进,对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优化改善颗粒级配等措施实现了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的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超掺混合材的原因,认为目前水泥生产的乱象是经济活动中信用体制缺失的结果。单纯修改技术标准并不能解决混合材品种和掺量超标的问题,应该改变建筑行业中对于混合水泥的片面认识,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从而提高混合水泥的声誉,促进混合水泥的生产,使水泥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水泥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但受低品位水泥原料及立窑落后生产工艺的制约,小水泥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还未改善。如其产品品种混乱,生产过程滥用“添加剂”现象较多,水泥粉磨站企业的产品质量波动大、品种杂,等等。文章对此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主要是要尽快修订和完善水泥行业标准,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蔡丰礼 《水泥》2001,(11):18-21
研究结果表明,代用ISO标准砂的材质和颗粒形状不同,使相同水灰比和胶砂比的水泥胶砂的用水量和强度表现各异。随着代用ISO标准砂中圆球状曲面体含量的增多,胶砂用水量减小,流动度增大,和易性变好,但强度却呈下降趋势。从影响程度大小来看,钙质砂≥硅质砂;而棱角状多面体≥圆球状曲面体。  相似文献   

16.
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特点和现状,指出持久的增量需求的市场空间、技术创新和技术成熟以及投资主体的到位,促使新型干法水泥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使中国水泥工业进入快速结构调整期。提出了实现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战略目标,应该坚持的“三立足”和“三个不满足”及其相关的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贾兆义 《水泥工程》2020,33(1):31-33
对同一区域不同厂家熟料、混合材、指标控制及粉磨工艺对比,找出水泥标稠偏高原因。通过对水泥配料方案优化、水泥生产的细度控制及粉磨工艺的改进,P·O42.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大幅降低,调整前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下降1.5%左右,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容性增强,用户拌制混凝土和易性改善,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用山西朔州当地价格较为低廉的火力发电厂燃煤炉底渣(即煤渣)并配合一定数量的石灰石,进行了复合水泥的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煤渣、石灰石复合使用时,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SEM,研究了复合水泥的水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渣与石灰石复掺使用时,可以降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强度也能达到要求指标;当石灰石掺量为10%、煤渣掺量为30%时,可以制得28 d抗压强度高达60 MPa的复合水泥。  相似文献   

19.
水泥环保标准与国际接轨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艺治理和设备治理是水泥生产中防治污染物的方法。现行的《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不仅与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还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人们的环保要求不相适应。从我国水泥企业经济技术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水泥环保标准应与国际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20.
张大康 《水泥》2006,(7):27-32
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包装机准确度评定方法。参照包装机行业标准、国家计量检定标准以及主要包装机生产厂对包装机准确度的规定,制定了以袋重标准偏差为主的包装机准确度标准。该方法可以进一步计算与包装机准确度有关的其它参数,如包装机灌装设定值、20袋总重等。给出了有关参数的计算公式,以实际生产数据对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