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伟  钱林  孙宝军  董明 《北京测绘》2015,(3):130-135
介绍了当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情况,阐明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固定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测量实际生产应用中工艺流程,系统论述了该技术在地形图测绘、土方量计算、道路测量、三维建模等方面应用方法。总结该技术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较的优缺点,及其在精细三维建模和复杂工业设备建模方面的成果。基于移动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试验结果,提出可在道路测绘中应用的结论。探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今后的应用方向和前景,为该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工程测量对异型建筑物测量的局限性,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复杂异型建筑物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进行了测量;介绍了扫描仪的主要组成和作业流程,重建了建筑物三维立体模型,通过扫描仪和全站仪对圆形特征反射靶标的测量数据比对,评估分析了扫描仪测量精度。研究结果证明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复杂异型建筑物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异型建筑其外立面极不规则,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进行建筑面积竣工测量,效率极低且精度不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测绘技术,可以高精度、海量、快速地获取被测对象的三维坐标,构建出被测对象精确的三维立体模型,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以重庆瑞安天地一期超高层建筑为例,研究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异型建筑物建筑面积竣工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敏 《北京测绘》2014,(1):111-114
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已渐趋成熟。全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建立市政府6号楼三维模型的应用步骤,通过与传统测量手段获取的数据相比较,充分肯定了该技术在古建筑测绘类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在古建筑测量领域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测量的特点,以RIEGL VZ-400三维激光扫描设备为例,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规划核实测量应用中的技术特性,并通过实际项目论证了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船体型线测量进行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传统型线测量的方法和难点。然后根据型线测量要求,提出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船体型线测量中的技术方案,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船体曲面海量点云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并提取船体型线。最后通过案例实施和成果分析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满足船体型线测量的基本要求,有效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项目进度,技术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西宁市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的适用性,探讨了其应用过程的流程和方法,用坐标对比法评定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精度。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平面精度达到0.032 m,符合城市测量规范要求,说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薛效斌  钱星  马宁 《北京测绘》2014,(1):88-90,110
文章从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测量中的作用入手,重点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并与传统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了比较。结合应用实例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运用这项技术进行外业数据采集,与传统全站仪数据采集进行了精度比较。结果表明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方案能够克服传统测量方式缺点,保证测绘数据质量,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带状图测量中的适用性,探讨了其应用的流程与方法;利用坐标对比法评定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精度,并验证了其工作效率。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平面精度达到0.077 m,符合1∶1 000测图规范要求,且整体效率比传统测量方式提高了50%,证明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带状图测量中的适用性,且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特点基础上,以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测量验收为工程实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型机场竣工测量方法,开拓了针对高速路、快速道路等区域的全新应用——车载激光扫描系统。首先对工程概况及其作业流程进行了阐述,继而分别对地面三维竣工测量数据以及市政道路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工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及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在结构复杂建筑物测量和市政道路测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移动激光扫描技术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测绘技术,也是当今测绘界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可用于工程测量和制图等诸多领域。地面3D激光扫描仪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本文以奥地利RIEGL公司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VZ400为例,研究将其作为移动测量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联机控制、时间基准统一和空间基准统一三个方面:解析了激光扫描仪的接口定义,并结合联机控制的开发库——RiVLIB实现的仪器的联机控与数据通信;给出了基于GPS秒脉冲信号的时间同步原理,实现了系统时间基准的传递与统一;分析了移动测量系统中的坐标系,并根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单站的参数标定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验,使测量系统实现常见移动测量的二维帧扫描模式以及针对重点区域的三维全景扫描模式,同时,当它闲置时还可将激光扫描仪拆卸进行静态的扫描,丰富了系统的测量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与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三维激光扫描仪及其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郑德华  沈云中  刘春 《测绘工程》2005,14(2):32-34,56
回顾了近年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其测量误差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为径向三维激光扫描仪、相位干涉法扫描系统和三角法扫描系统三种类型.从仪器误差、与目标物体反射面有关的误差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依托陕南某地地籍和不动产权籍调查项目,提出了一种结合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混合作业新方案。两种技术的融合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据获取速度是传统作业速度4倍以上)及数据采集精度(界址点误差小于3公分),满足对复杂空间权利的不动产权籍管理和登记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一种非接触数据采集设备,在特殊地貌的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草原石城景区为例,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在这种特殊地貌测绘中的应用原理,数据拼接和配准的方法,并与全站仪全野外数字采集的成果进行了高程和平面坐标的比对,证明了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绘特殊地貌精度高、速度快,地貌表达逼真,为特殊地貌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全自动、高精度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仪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高密度地获取目标的空间点云数据,逼真细腻地描述目标表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一种测量仪器,本身也存在误差。目前,我国三维激光扫描仪检定技术较为薄弱且尚未制定系统的技术规范。本文结合国内外对三维激光扫描仪性能检定的理论方法,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对所用Trimble GX200扫描仪的鉴别率进行检定。  相似文献   

16.
谷田平 《测绘通报》2020,(7):156-158
基于复杂山地面积计量的应用需要,本文采用Trimble TX8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架站扫描测量,采用复杂环境下多架站的方法,对近10万m2的山地地形进行扫描拼接,并利用Realworks后期处理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得出较为清晰、直观、准确的三维建模图形,得到面积计算的系列报表,为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地形测绘面积计量方面的应用拓展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7.
张文春  范洪洋  刘永吉  林楠  张海明 《测绘通报》2019,(11):130-133,144
古建筑保护是当下测绘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非接触测量是克服传统方法数字化不足、容易造成"二次破坏"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哈尔滨红霞街99号外侨私邸为例,提出了一种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技术相结合进行古建筑重建的研究方案。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无人机获取的古建筑内外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利用点云数据生成正射影像并绘制平、立、剖面图,创建三维模型,最后以实地量取的建筑物尺寸数据为参考分析得出图纸和模型误差。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点云联合无人机影像能够高效地进行建筑图纸恢复,创建高精度精细化的三维模型,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地面3维激光扫描仪是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3维坐标数据,根据3维数据可以构建3维模型,为古建筑保护等提供数据依据。本文对地面3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简单探讨,通过具体实例研究分析其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systems are steadily increasing in many fields of engineering, geoscience and architecture namely for fast data acquisition, 3-D modeling and mapping. Similarly to other precision instruments, these systems provide measurements with implicit systematic errors. Systematic errors are physically corrected by manufacturers before delivery and sporadically afterwards. The approach presented herein tackles the raw observables acquired by a laser scanner with additional parameters, a set of geometric calibration parameters that model the systematic error of the instrument to achieve the most accurate point cloud outputs, improving eventual workflow owing to less filtering, better registration and best 3D mode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fully automatic strategy to calibrate geometrically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datasets. The strategy is tested with multiple scans taken by a FARO FOCUS 3D, a phase-based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 A calibration with local parameters for datasets is undertaken to improve the raw observables and a weighted mathematical index is proposed to select the most significant set of additional parameters. The improvements achieved are exposed, highlighting the necessity of correcting the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 before handling multiple data sets.  相似文献   

20.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拼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建模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测站的点云进行拼接。为了提高不同测站点云拼接精度,本文开展了球形标靶表面扫描点数量、标靶的分布和数量及扫描距离4个因素对三维激光扫描仪不同测站下点云拼接精度的影响研究。采用法如(FOCUS)三维激光扫描仪开展了不同扫描分辨率、不同标靶数量、不同标靶分布和不同距离下的点云拼接试验,并采用SENCE软件对点云进行了拼接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两测站的标靶表面的扫描点数量大致相等,并将4个标靶作为连接点,且放置在不同高度不规则排列时,点云拼接的精度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